分享更多
字体:

刘士余:鼓励和支持创新促进信用增进行业健康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8:07 来源: 金融时报

  牛娟娟

  本报北京12月16日讯记者牛娟娟高国华报道今天,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出席第一届信用增进行业高端论坛并发表了题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信用增进行业”的开幕主题演讲。

  刘士余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多年来一系列关于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内涵上一直强调要坚持市场化发展的方向。人民银行多年来始终坚持市场化的发展理念,一直鼓励并支持符合市场发展的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2007年,交易商协会的成立填补了我国银行间市场发展长期缺乏自律组织的空白,也为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依法行政进行了很好的制度安排探索。2009年,协会联合六大会员出资创建了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创新。近几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和工具,市场成员参与广泛,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信用增进行业已初具雏形,显示出勃勃生机。

  在谈到对信用增进行业的认识时,刘士余认为,信用增进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是金融市场发展中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其本质与风险分散、分担密不可分,信用增进是信用风险分散分担的重要实现手段,在制度功能上表现为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备,风险分散、分担渠道的完善;在服务效果上,既可以体现为信用等级的提升,也可体现为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实现风险在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优化配置、市场流动性水平的提高;在产品形式上,可以是基础性的债务偿付保证,也可以是信用风险管理产品。总的来看,信用增进是一种管理信用风险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制度和工具,所有与信用风险的分散分担有关的金融服务,都应认为是信用增进。

  在谈到信用增进行业的定位时,刘士余指出,信用增进行业要加快发展,不断壮大,努力探索一个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路径,是当前信用增进行业面临的首要任务。关于信用增进行业的定位,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它是完善市场风险分散分担机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只有针对行业特点,通过开发完善新型的风险对冲和风险管理工具,研究推出既符合国际标准,又适应中国国情的风险管理技术,逐步扩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才能更好地契合金融市场多元化的风险结构特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转移、缓释风险的需求,促进金融市场定价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和宏观调控职能的有效发挥,推动市场不断向前发展。其次,它是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渠道。信用增进行业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市场参与者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效率,并且通过对风险的集中优化管理以及违约代偿降低市场的整体风险,将较弱信用级别的企业引入直接融资市场,扩大发行主体范围,充分发挥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刘士余说,当前要促进信用增进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做好几方面工作。第一,信用增进行业作为新兴事物,其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要加强对信用增进行业的理论研究。第二,需要有关方面不断完善立法,行业自律组织也应从自律管理的角度多发挥作用,监管制度的安排也需要尊重市场、重视创新。第三,各市场主体要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研究和创新相关产品。各相关市场机构都应共同参与研究,努力向市场推出好的信用增进产品。第四,信用增进行业的发展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这个大局就是科学发展和结构调整。行业的发展要立足于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如何让市场的发展更好地符合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等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这是摆在信用增进行业前面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刘士余最后表示,人民银行将切实依法履行职能,推动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推动信用增进行业健康发展,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国家金融安全以及为我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本次论坛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德意志银行、中信证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嘉实基金等六家机构协办,来自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以及中外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市场中介机构、企业、媒体等100余家机构的180多名代表出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