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目标或催化金融财税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9:56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陈伟

  “稳中求进,扩大内需”——12月12日~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勾勒出明年经济运行轮廓。而在此之前,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实际上已提前为2012年宏观经济运行定下了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不变。

  然而,在很多经济界人士看来,为了抗通胀,今年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紧缩的。而在2012年“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的新要求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何落实引发热议。时值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之际,《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陈佳贵、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王松奇。

  控物价仍有难度

  《中国经营报》:明年首要任务从治理通胀转变为“稳增长”,是否意味着通胀已经得到控制,接下来的任务主要是防止经济出现“硬着陆”和二次探底?

  陈佳贵: 治理通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现在也初见成效。7月份后,物价逐月回落。全年CPI预计仍会高于5.0%。 然而目前造成通货膨胀的一些基本因素仍存在。

  首先是农业基础不牢固、生产率低,农、畜产品的商品率低。而对农畜产品的需求又旺盛,因此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价格必然呈上升趋势。

  成本上升也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随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政策的逐步实施和劳动力人口增速的下降,职工工资必然呈上涨趋势;价格改革的推进也会增加部分企业的产品成本。今年受宏观调控暂缓涨价的部分商品和服务,随着经营成本的上升,明年可能进行调价,增加新涨价的因素。

  此外,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原油、铁矿石、粮食、油料、棉花等大宗进口商品价格仍在高位波动,随时推高国内商品的价格。

  当前我国物价总水平主要受供求关系和成本上涨的影响,其中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受供求关系影响要大一些,CPI受成本上升推动的因素要大一些。随着经济增速回落,PPI总水平的下降较容易,而粮食等产品是刚性需求,所以对CPI的上涨控制难度要大一些。

  张平: 现在影响物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消化并不那么简单。公共产品由于长时间的低价格,现在都有调价压力,比如最近就调高了电价。大宗商品价格现在完全取决于国际市场价格,中国的农产品生产能力比较脆弱,现在每年都在提高收购价,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依然继续会推高粮食价格;中国正在消费升级,对农产品的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潜在压力还是很大的。

  不论是外部冲击和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还是公共产品调价以及长期积累导致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都还没有根本性的消解。我认为CPI增速明年能够降到4%左右就是比较成功了。即使这样仍是负利率的状态,所以物价保持平稳从而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仍然是一个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执行应适度放松

  《中国经营报》:中央对2012年的宏观经济已经定调,但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都会与基调有所差别,2012年中国经济的实际走向会怎样?

   张平:现在经济增长乏力已经很明显了。从政策角度来说,要保证经济增长有几件事需要做:第一,要稳定金融形势,不要让太多的地方债务爆出危机,所以一定的货币定量宽松对稳定金融体制是很重要的。

  第二,货币供给与增长率预期都会适当下调。现在外部需求比较弱,还有很重的节能减排压力,明年经济增长适当减速是对的,货币供给和经济适当减速应该保持步调一致。

  第三,增加更多的金融创新,让企业尤其是创新企业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而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不断放松信贷、甚至大放信贷来刺激经济增长。未来还是要以改善经营环境、消除垄断、消除歧视、减税来刺激中国企业创新。

  陈佳贵: 今年国家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本身就比较中性,关键在于实际操作时的走向。从实际执行看,与2009年和2010年比较,货币政策是适度从紧的。

  当前由于物价上涨过快的趋势已经得到了初步抑制,经济增长速度也回落到合理区间,明年货币政策在操作层面可以适度放松。

  同时,要切实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利用利率、汇率杠杆对经济进行调节。金融管理部门出台货币政策和进行监管时,要考虑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也要处理好储户、工商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偏向商业银行而损害储户和工商企业的利益,打击实体经济。

  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在执行中应该以稳为主。要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微调。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到8%~9%之间,通货膨胀率降到4%左右,宏观经济政策就应该保持中性。

  王松奇: 积极的财政政策肯定不会有变化,因为中央财政不缺钱,但货币政策会面临比较大的调整。2011年的货币政策字面上是“稳健”的,但在实际上紧缩得非常厉害,企业的融资都非常困难。

  2011年11月30日央行已经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从21.5%降到21%。我估计,这样的调整明年至少要有6至7次。在此之前,央行曾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2次,如果明年每次降0.5个百分点,每次释放3800亿元流动性,一共就是两万多亿元。如果能保证这两万多亿元不流向房地产行业,而是用于支持实体经济,是有利于经济平稳发展的。

  我认为2012年合理的货币政策实际应该是“全面宽松、定向紧缩”,紧缩应该只针对房地产行业。

  金融、财税改革或迎机会

  《中国经营报》: 中央经济会议确定的新工作目标可能催化哪些调整和创新?

  张平:明年的调整应该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税政,一个是金融创新。地方独立融资发信用债今年试点起步,明年会加大步伐。在今年税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应该加快扩大试点范围。服务业增值税改革目前只有上海一个试点,明年应该扩展。一些抑制投机活动的税种,如不动产税,已经试点几年了,也应该加快推广。在税收政策上应该要有些作为的。没有作为,所有资金都在投机行业上、进入不了实体,一个应靠着勤劳致富的国家全去搞虚拟经济,这会非常危险。金融创新方面主要应该推三板市场和加快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推出REITS基金等,继续优化社会融资结构。

  王松奇:我认为现在和明年是利率改革的最好时机。今年黑市利率与官定利率之间的利差已经达到历史高位,一些地方“全民高利贷”就反映了官定利率实际上是不起作用的。

  多年中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难以推进的症结,就是在于如何为存款人的利益建立保护机制。但现阶段,一旦利率实现市场化,各大金融机构都会用有竞争力的利率去拉存款,这就给小的金融机构未来的破产埋下了伏笔。实际上,央行在2008年前后已经做了一个预案,就是设立存款保险公司,但至今国务院没有批准。

  陈佳贵:从财政政策看,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时期,许多民生问题又急需解决,赤字占GDP的比重还没有超过3%,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也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需要,也有条件,但是要严格控制赤字规模和债务余额规模,特别要加强对地方债务的监管,反对铺张浪费,避免出现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多发挥财政政策在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快结构性减税的步伐,减轻企业的负担;加大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