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联合起诉欧盟 四大航鸡蛋碰石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9:57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宋文明

  “在欧盟的法律体系下,起诉其征收碳排放交易税的计划,胜诉的可能微乎其微。”12月14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下称“中航协”)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但他们也已决心“放手一战”。

  2012年1月1日起,航空业将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届时,全球4000多家经营欧洲航线的航空公司均须为碳排放支付“买路钱”。

  欧盟此举无疑也将大大增加中国民航业的运营成本。据中航协预计,中国民航业仅2012年就将支付约8亿元人民币成本,到2020年时则将增至30亿元人民币,9年累计支出约176亿元人民币。2011年第三季度,国航、东航、南航、海航的净利润约118亿元人民币。

  中航协已决定起诉欧盟的碳交易排放计划。参与联合起诉的,还将包括中国国航(601111.SH)、东方航空(600115.SH)、南方航空(600029.SH)和海南航空(600221.SH)等4家中国主要航空公司。

  联合起诉

  中航协市场研究部部长朱庆宇告诉记者,之前中航协已与对方进行了几轮接洽,欧盟方面坚持要“一意孤行”,现在看来双方对簿公堂已经在所难免。目前,中航协和国航等航空公司仍在积极准备起诉欧盟ETS实施的相关资料。

  ETS交易,是Emission Trading System的简称,即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欧盟ETS被称为EUETS。EUETS运行的关键是对温室气体高排放部门在排放量上实施强制约束,使碳排放权成为具有价格的稀缺资源。

  根据欧盟的2008/101/EC指令,从2012年1月1日起,所有在欧盟境内机场起飞或降落的航班,其全程排放二氧化碳都将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但在国内业界看来,欧盟此举或为显示其在国际政策、市场机制和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领导权,以及为欧盟在国际贸易中设置“碳壁垒”。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即认为,一旦收了碳税,航空进入欧盟的成本就会大幅增加,而欧洲当地的企业可以通过其他交通工具进行运输,所以它的竞争力就会加强。

  不过,中航协此番拟作起诉的理由,还将是欧盟的ETS计划,未对发展中国家的航空运输业发展需要做出合理的安排,违背了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领域普遍遵循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也违背了《芝加哥公约》和国际民航组织对航空减排的基本立场。

  但中航协及国内航空公司也早已做好败诉的心理准备。“就好比去告诉狼妈妈,你们家小狼吃了我们家的羊。对方或会告诉你,狼本来就是吃羊的。”朱庆宇表示,在欧盟控告其自身法律不合理,除了程序的复杂外,还有很多天然的屏障。

  何以胜算机会微小还要打官司?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黎雪荣认为,起诉的意义在于,中航协及国内航空公司,将通过此举明确自己的立场,并为未来的谈判争取更多斡旋的空间。比如说推迟碳排放交易税的实施,或者降低实施的标准。另一方面,欧盟举出的是环境与道德的大旗,中国航空业需要一个与其公开说理的平台,来阐述自己的主张和这个制度的不合理性。

  成本之痛

  在欧盟设计的这个游戏规则里,一个航班所需支付的碳排放费用=出发地到目的地里程×每公里碳排放量×单位碳价。

  据中航协预计,中国飞往欧洲的航班每增加一班,一年将增加1500万元人民币的额外成本。

  国航目前拥有14条欧洲航线,是中国国内拥有国际航线最多的航空公司。中航协预测,规则执行第一年,仅国航一家即将增加2亿~3亿元的额外成本。

  黎雪荣表示,对于刚刚从2008年巨亏中缓过神来的中国民航业来说,8亿元的额外成本实在难以承受。具体到航空公司,国航虽然在国际航线上领跑,但也仅仅在2010年才刚刚实现欧洲航线的盈亏平衡,盈利主要还是依赖国内航线。现在如一年增加2亿元的额外成本,负担很重。

  而东航、南航等也均已启动国际战略,欧洲航线本应是国内四大航的兵家必争之地。但碳排放税的横空出世,让这些公司在欧洲市场的争夺前景产生变数。

  国内某航空公司高管表示,更为可怕的是,如今碳排放交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都掌握在欧盟手中。未来对方如果提高标准,或者抬高碳排放的交易价格,这方面的成本将是一个无底洞。

  据了解,针对国内航空公司的顾虑,欧盟方面也多次派专人来中国,做出碳交易属于市场行为,政府不会随意干预标准及价格的说明,但未获认同。“此番针对航空业的ETS交易计划,本身就是其政府有预谋的行为,说他们不会再有新动作,谁还会信?”上述高管说。

  两手准备

  在中国之前,代表美国航空业的美国航空运输协会(ATA)在2009年末就已和3家美国的航空公司,在伦敦的法院起诉欧盟的这一决定。英国法院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整个欧盟共同体的利益,在2010年5月上诉到欧洲法院(ECJ)。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处长李静云撰文表示,从目前欧美争辩的结果来看,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国际航空业纳入EUETS这个政策从整体上站住了,但是根据《美欧双边开放领空协议》的规定,美国航空企业可以排除在这个政策之外而不用支付碳排放费。也就是说,美国这个最大的航空团队,通过交涉被排除在EUETS之外。这也许是中国航空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朱庆宇表示,这也是中航协积极起诉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筹备起诉事宜外,中航协及国内航空公司也将这一困境上报给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希望能够得到政府层面的力挺,在法规及立场等方面给国内民航业予支持。

  据悉,目前中航协已要求中国航空公司采取“三不”对策,即不参加欧盟碳市场交易,不向欧盟管理成员国提交监测计划,不与欧盟谈判优惠条件,以求在最终谈判时形成合力。

  但各家航空公司也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记者了解到,国航于2011年初即已向欧盟提供碳减排以及核证报告,其他航空公司也已做好两手准备。它们也将就此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接受欧盟碳排放交易计划,各家航空公司只有通过提高票价来转移成本。但国内民航在国际航线上本身竞争力就不足,提高票价又很可能以牺牲客座率为代价。

  黎雪荣认为,即使提高票价,航空公司预计也只能收回约1/3的成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