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死刑迷恋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10:08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亢霖

  深入日据时代的台湾历史是一种心灵冒险,我相信拍出《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的魏德圣有同样心得。按照传统爱国主义史观,日据时代是日本殖民者残酷剥削压迫的历史,也是台湾人民的反抗史,这固然不错,但失之简单。如果愿意诚实面对世道人心,应该承认,任何时代都有复杂的面相,就像任何一个人,将其脸谱化肯定是草率的。

  佐久间左马太正是这样一个人,重要性不次于他的前任儿玉源太郎和实干家后藤新平。这位伯爵和陆军大将还占了一个“最”字,从1906年到1915年,他担任台湾总督九年,是任期最长的一个。

  早在台湾被割让之前的十多年,佐久间跟这岛屿的渊源就开始了。1874年,日本人借口台湾岛上的牡丹社原住民杀害了琉球的船民,发动企图入侵台湾的“牡丹社事件”,30岁的佐久间以中佐之职参加了这次行动。这个资历三十年后发挥作用,使他接任出尽风头的儿玉源太郎,成为第五任台湾总督。在这三十年里,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和台湾的命运天翻地覆,佐久间也攒足了资历,包括在甲午战争中和同僚消灭了北洋舰队的历练,让他养成冷酷的手腕和刚毅的性格。

  在本质上,佐久间是典型的日本军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镇压占领区的反抗,内心充满对武力的信服。他就任总督之初,台湾岛上武装反抗仍然此起彼伏,前任儿玉总督离职了,却留下了最有才干的民政长官后藤新平。佐久间和后藤两人无间合作,镇压了包括林圯埔事件、罗福星事件等至少十次成规模的抗日暴动。

  对于台湾岛上汉人和原住民的差异,佐久间等殖民者心中有数,分而治之。镇压了上述的汉人反抗后,他开始了心目中更重要的另一项血腥事业──对付原住民。在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之前,清政府对原住民聚居的许多土地山林采取隔离政策,而这些山林正是日本人寻求开采的。当日本的工作人员深入到高山林地时,必然受到为保卫家园而战的布农族、泰雅族等原住民的攻击。因此,用武力压服原住民是殖民当局的必然选择,这个举措被冠以一个中国味十足的堂皇名称,叫“理蕃”,显示了日本人多年受中华文明滋养后,已经以正统自居,将他者称为“蕃”了。

  佐久间决心在任内永久解决原住民问题,实施了“五年理蕃计划”,不断地对原住民用兵。拥有近代化装备的日军,“理蕃”的技术和效率自然跟历代中国统治者不可同日而语。佐久间在台湾岛上北讨泰雅族,南抚布农族,架设高压电铁丝网、埋设地雷以围堵原住民聚居的所谓“蕃界”,身先士卒亲自出征对于这个台湾最高统治者毫不稀奇。原住民携带弓箭和一些简陋的枪支等武器,利用熟悉的地形同日军周旋,有时还运用雪崩及森林大火来隔绝日军。面对困难,佐久间逐渐增加兵力,从4000人加到12000人,动用飞机及军舰大炮,攻击地面部队无法到达的原住民村落,并使用酷刑。在不少场合,日军将俘虏的原住民战士在村民面前屠杀,不分青红皂白摧毁整个村子。1915年,血肉汇成的“理蕃”事业达到成效,多数原住民地区被平定,但偏远村落仍持续反抗。

  既然深信武力,佐久间更进一步的思想是相信死亡的震慑。身为严酷的军人,他除了在战斗中对敌手无情外,还在战后上瘾一样宣判和执行着死刑。在各类抗日事件被平定后,由于日本警察及眷属被杀,他展开报复性的后续处理。他试图将死刑范围尽可能扩大,并且期望每年都处理一些类似案件。在1915年的西来庵事件之后,有1400多人成为被告,900多人被判死刑。这种做法引起了在台北的日本人的抱怨,他们担心这样搞下去迟早会引发全台暴动,到时候遭殃的还是这些在台湾的日本人。日本媒体对此也做出批评。1915年大正天皇加冕,为显示新天皇的恩典,东京当局下令佐久间左马太将死刑改为终身监禁,但这时,这位“高效率”的总督已经执行了96件死刑。天皇加冕仪式结束后,他又处死37名台湾人。直到他离任为止,最终结果是200多人被执行死刑,700人被判无期。佐久间留下的浓重阴影,此后十多年一直笼罩着台湾人的内心。

  攻杀刑罚之外,佐久间左马太也没忘了总督还有治理建设的职责。他扩建基隆、高雄两大港口,辟建了阿里山森林铁道,积极筹划日本农民移民来台湾,开辟多个“日本村”。他当然自诩为文明和先进的代表,在社会上致力于废除“三恶”陋习,所谓“三恶”,是指鸦片、缠足和辫子,后两者跟当年大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运动方向相同。佐久间和后藤新平还加强卫生体制,改造下水道,进行捕鼠工作,改农历为公历,在街头放置时钟,培养台湾人的守时观念。他的市区改造计划对后来台湾城市的规划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佐久间左马太于1915年4月底结束总督任期,3个月后病死。手上沾满的鲜血证明,他是货真价实的战犯、屠夫;站在当年日本国家利益的观点上,他是鞠躬尽瘁的一代忠良。考究东亚及全球的沧桑变幻,佐久间和其他明治时代的“俊杰”一样,是日本成长为新兴东亚霸权国家,并与古老中国发生碰撞的产物。这样的碰撞,彻底改变了宝岛台湾的命运。

  作者为专栏作家,某媒体驻台湾记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