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谨防戴维斯双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8 13:46 来源: 北京晚报

  

谨防戴维斯双杀

  利率,利率!

  《财道》:国内一些地方如温州、鄂尔多斯等出现高利贷资金链条断裂现象,在你看来对经济生态和投资环境是否有大的影响?

  杨玲:我们有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原来GDP增速在9%至10%之间,接下来将过渡到7%至8%的增速这样一个平台。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价格位于高位的资产,包括高利贷在内,都会出现问题。因为这种变化不是一个连续曲线。

  我们实际上更关注利率的变化,利率对股价的影响很大,投资者会因利率的不同而转换投资方向,选择利息更高的地方。原来高利贷不会产生很大影响,是因为它在广谱利率中占比比较低。高利贷是一种高风险的收益模式,愿意参与的这部分人在整个融资体系中总量占比较低,实际上影响不大。

  但从去年到今年,由于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正常融资体系的货币不足。我们从间接渠道了解,高利贷的融资量占整个体系占比迅速提高。风险更大的是,金融企业也参与到了其中。

  《财道》:现在公开的市场利率和真实市场利率有多大的差距?

  杨玲: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实际上比我们看到的利率有很大的提升。贷款利率一般在15%左右的成本。就是优秀的地产龙头企业,无论是信托融资还是贷款融资,平均成本在15%左右。存款利率方面,安全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化利率在5%以上。

  现在通货膨胀为什么这么高,4万亿砸下去之后,推起了一个资产泡沫。国内房价不断上涨,房产投资又可以用杠杆,价格涨一倍收益好几倍,与做实业相比差别太大了,这对做实业的人是一种导向,出现实业空心化。

  今年实际是一个变相的泡沫挤出过程。一般泡沫从形成到破灭,最后阶段会有一个加速过程。但是房产因为限购,最后的加速阶段并没有出现,而是在刚刚形成趋势的时候就被限购压住了。从股市创业板的例子可以看出,股票的估值贵到很多创业“富豪”急于抛出手中股票的程度,相当于干一辈子在成功的前提下才能赚取这么多的利润。

  所以此前流动性宽松推高资产泡沫,但未来会有明显变化。

  《财道》:那么你预期未来利率会有什么变化?

  杨玲:11月CPI数据公布比人们的预期要低,但不是治理通胀的行政手段有多么有效,而是因为经济增速下来了。从三季报看已经有这个趋势,为什么盈利增速回落?收入没变,费用率上升,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但到四季报,成本不可能很快下来,所以盈利增速还会回落。所以CPI肯定会下来,明年广谱利率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原因一是通胀下行,二是经济增速下行,资金需求减少,真实利率下行。

  储蓄替代到泡沫破灭

  《财道》:房地产现在成为很多市场参与者的隐忧,你提出“储蓄替代”和明年地产泡沫破灭的观点,那么其中的逻辑是什么?

  杨玲:在住房商品化和城市化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房价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中,再辅以低利率环境,信贷促使更多的人有条件买房,即有效需求增加,房价的上升出现了持续性和稳定性的特征。这点和美国地产初期繁荣的理由是一致的,但我国的特殊国情体现在另一方面,即信贷的行政控制和房地产的“储蓄替代”。

  由于我国房地产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出色表现(自2007年高点算来,上证综指被腰斩,而一线城市的市区房价上涨至少一倍),在我国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房地产的“储蓄替代”。随着房价神话的延续,金融市场改变了房产的基本面,房产的主要属性不再是每年折旧的自住功能了,而变成了流动性很好的投资品。

  现在房产在每个人的资产配置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一定高位,超过50%的人比比皆是,超过100%的人也不少见(通过按揭)。但我国毕竟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高安全性和高流动性的资产仍是人们储蓄的首选。当房子对储蓄的替代到达了尽头时,房价无法继续上涨,房产的流动性降低,人们就会降低对房产的配置。房价下跌,导致人们进一步降低房产的配置,从而引发房价逐轮下跌。

  不过,政府对此已经有了足够的警惕,为抑制个人对房地产的超额配置,从去年开始“限购”。今年以来“限购令”又延展到了二、三线城市。这样的措施大大延缓了“储蓄替代”的速度,控制了泡沫的形成,使得我国房地产价格在全球经济动荡中依然坚挺。

  《财道》:那么地产泡沫破灭的可能性有多大?

  杨玲:虽然房地产的“储蓄替代”还没有到达尽头,可是目前房地产“储蓄替代”的比例已经比较高了,处于一个高度不稳定的状态。

  这种高度不稳定状态,将给政策的制定者带来巨大的考验。我个人认为,这里的危险点在于,为控制通货膨胀,国家将维持稳健的政策,这有可能迎来经济增速的逐渐回落。当通货膨胀因此而得到控制时,经济增速回落也可能随之不断加大,届时放松性的政策就可能被推出,如果那时选择的是放松房地产,那就很有可能迎来“储蓄替代”的加速,从而导致泡沫的快速聚集和破灭。

  “硬着陆”与“软着陆”

  《财道》:银行股一直是市场上颇有争议的板块,你们是如何看待的?

  杨玲:分两种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如果明年中国经济“硬着陆”,引发市场的非理性暴跌,那么银行股是一个很好的标的。如果是“软着陆”,那么银行股现在就可以买了。

  你看银行股现在很便宜,只有6倍市盈率,“看上去很美”,但如果风险集中爆发,坏账率会大幅提高,形成“估值陷阱”。

  这里有两个简单的逻辑,首先是银行不会倒掉,就算出现“硬着陆”也不会倒掉。另一个是如果明年贷款质量有问题,比大家担心的还要严重,业绩掉下来,估值马上就上去了。所以市场对此有所担心。

  《财道》:在你看来,“硬着陆”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杨玲:有两个明确的信号,一个就是之前提到的地产泡沫破裂。现在大家乐观预期下跌10%,达到调控的目标。而且很多研究报告认为成交低点已经3次确认,预估明年限购会取消。但如果限购取消,地产价格上冲后再快速下滑,下跌幅度较深的话,那么影响会比较大。

  地产在国民经济中连接着上下游产业链,如果地产泡沫破裂,会引发一系列资产质量问题,极大地影响到银行的贷款质量。

  另一个信号启动点是热钱流出,原因是原先的套利模式不存在了。人民币一直是稳定升值的态势,美元是量化宽松的贬值趋势。现在美元贬值趋势因欧债问题等发生逆转逐渐走强,人民币稳定升值和息差套利的模式不存在了,进入的热钱就有可能发生“解杠杆”。这又会影响人们好房产不会跌价的固有观念,引发对地产的冲击,银行业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如果现在买银行股,需要承受或有风险。

  估值与业绩

  《财道》:请问你对2012年的市场预期?

  杨玲:估值到底了,但业绩底没有出现。

  市场现在已经体现了悲观预期,但业绩差到哪个地步还需要观测。估值是股价与业绩的比,市盈率体现业绩,一旦业绩下来,市盈率就会上升。所以我认为估值底部已经到了,选择业绩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的行业和个股,现在就可以买了。

  《财道》:你们公开表示反转的时机已经到了,理由?

  杨玲:我们认为目前市场进入一个反转点,处于一个可投资区域的上限。最近调研比较密集,后期仓位会逐步提升,投资的面也比较大一些。

  反转是两到三个季度,但不会是V字形反转,估值上已经到了,但还会有小幅调整。例如一些后周期行业、泡沫受益行业的结构性 调整。

  《财道》:什么是泡沫受益行业?

  杨玲:泡沫受益行业,例如白酒行业,这个行业作为一个单类,某些产品已经成为奢侈品,很多人买酒是为了保值抗通胀。白酒在通胀的过程中,有很强的议价力,可以不断提价,成本冲击很小而收入大幅提升,业绩当然会很好,大家也都抱团在一起投资这类企业。

  白酒企业在通胀时期有很强的议价力,但在经济下滑的过程中,需求下降、收入下降,业绩自然会掉下来,形成戴维斯双杀,属于典型的后周期行业。

  《财道》:你们认为未来还有哪些股票会出现戴维斯双杀?

  杨玲:创业板的伪成长股,还会有下跌的可能。

  和艺术品、红木等一系列收藏市场一样,创业板也是资产泡沫的一种体现。正常、成熟的市场,蓝筹股估值要高于创业板。创业板,也包括中小板,具有成长性、盘子小的特征,去年是结构性的牛市。但新兴市场泡沫不可能再继续维系下去,高价位的所有类别的资产,包括艺术品、房产、创业板……都会挤泡沫。如果泡沫挤掉之后,一些很好的成长股也是投资的标的。

  《财道》: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未来大类资产配置你有什么建议?

  杨玲:我们担心相当一部分资产存在泡沫,未来新兴市场资产会出现泡沫的破灭。高位资产中房产、艺术品是其中典型的两类。

  房产和股票不同,价格有一定的“黏性”,就像日本,10年前是这样,也许10年后还是这个价格,不会一下跌下来。除了热钱急于撤出,一般投资人不会在价格不合适的时候抛出。从长期来看,房产价格不会一下跌到位,而是到了交易量的冰点之后呈现长期萎靡不振的状态。买房的人除非自住,或者是价格上租售比合适,否则你买它干什么呢?这时购买投资性住房,没有多大意义。至于收藏品,更加没有量,属于流动性更差的品种,包括红酒。

  相对来说,现在低位资产可以适当介入,股票则是其中之一。

  丁文亚J145 宋溪插图H185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