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苏州市工商联助力民企提升“软实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 通讯员丁艾吴铭

  如何提升民营企业的“软实力”?苏州市工商联给出了答案。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日前苏州市工商联成立了苏州市民营企业文化促进会。江苏省工商联主席李仁,中共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丽新,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姚东明等出席,100多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和商会代表参加了成立仪式。

  据了解,目前苏州市累计拥有私营企业超过20万户,注册资本总额突破7000亿元,为苏州市创造了2/3的GDP,30%的财政贡献和70%左右的就业岗位,民营企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苏州民营企业家在转型升级进程中,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的“软实力”。苏州市民营企业文化促进会就是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文化促进会旨在加强民营企业文化成果和经验的推广应用,树立典型,引导和促进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同时,开展企业文化培训、咨询、诊断等服务,为企业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服务支撑。

  在文化促进会成立现场,沙钢、恒力、永钢、亨通等20多位著名企业家以视频访谈形式,畅谈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以及企业开展文化建设的体会。企业家们一致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优秀的文化,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赢得竞争的新优势。

  李仁说,目前,民营企业经济总量约占全国GDP的65%,创造了约2/3的社会就业岗位,地方财政收入的70%来自于民营企业。苏州市的民营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成为江苏省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李仁指出:“小型企业看老板,中型企业看管理,大型企业看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对民营企业文化进行建设与完善,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建设第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二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三要吸取西方企业文化发展的精华。

  蔡丽新表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民营经济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超越了全国一些传统的民营经济大市。究其原因,苏州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先知先觉的民营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早就看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长期影响和重要作用,并摸索总结出了符合自身企业的企业文化,如沙钢的自我超越文化、恒力的和谐文化、亨通的创新文化、永钢的廉洁文化等等,这些都为苏州民营企业提供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典范。

  姚东明告诉记者,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出了动员令,中央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发展观空前地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它让我们认识到,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不是科学的发展。

  姚东明说,民营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丰富企业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苏州市民营企业文化促进会的成立,为民营企业搭建了又一个特色服务平台。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根良当选为苏州市民营企业文化促进会第一届理事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