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石头城,一个消失了的古国(组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13:5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古老的石头城,依偎在巍峨的雪山下,岁月磨砺让她具有了雪山一样的高度、俊美和刚强。孙荣刚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0日讯 (记者李树贵 通讯员孙荣刚)很早,我就知道昆仑山这座名山。我向往昆仑山,是在很小的时候,听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美丽的女神西王母就住在昆仑山。《淮南子?原道》说:“经纪山川,蹈腾昆仑,排阊阖,沦天门。”但是直到今年的金秋,我才有幸登上昆仑山,一睹她的壮丽。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旅游摄影节在昆仑山隆重拉开了帷幕,我欣慰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我与来自全国20家新闻媒体的20名摄影记者在举办单位的组织下,先汇聚乌鲁木齐,经过一段漫长的跋涉,到达喀什市,然后开始向喀喇昆仑山深处的帕米尔高原挺进。我们要采风的是昆仑山的北麓,滋润着一片广大无比的帕米尔高原的东部,并赋予她一个驰誉中外的响亮的名字——世界屋脊。
两道城墙,宛如两道屏蔽的山脉,它从往古横亘到今天,虽然伤痕累累,但仍旧风姿绰约。孙荣刚 摄
那层层而上的,似山壁,那断立高耸的,似峰岭。高原的历史,就刻写在这断壁和山岭间。孙荣刚 摄
废弃的巨石上,又堆叠起小石块,这是信仰者的“杰作”。它高高地危立,向上苍传达着祈祷者的心迹。孙荣刚 摄
不知从什么时候,古城墙在这里打开了一道缺口。就这样,它静静地眺望着外面的世界,眺望着人世的变迁。孙荣刚 摄
我们的行程艰难而又兴奋,沿着南疆天山南麓的阿合奇县、奥依塔克、盖孜河谷、布伦口沙湖、慕士塔格峰、塔合曼草原、塔什库尔干县、红其拉甫口岸等边城和地区穿越。虽然高原缺氧下的强烈反应苦苦折磨着我,但对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的昆仑雄奇景色,我还是不断地拿起相机拍摄。且不说昆仑三雄——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给我带来的惊叹,也不说阿合奇县那雄姿英发的猎鹰队表演的一场场真实、勇猛、惊险的“鹰兔之战”给我带来的刺激,更不说那各色各样奇特的民俗风情给我带来的情怀缱绻,只说那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境内的石头城古遗址,就令我永生难忘。
夕阳斜下,岁月如歌,是悲是喜,待看明日。孙荣刚 摄
那些消失的早就无踪无影了,只剩下这几块突兀兀的石头,虽然不免冷落,但残留的城墙告诉人们,它是“功臣”。孙荣刚 摄
石头城的历史就崛起在这儿,哪怕其它全部烟消云散了,但只要她还存在,石头城就没有消失。孙荣刚 摄
一堵城墙,一道峭壁,重重叠叠,峥嵘嵯峨,往昔的风流,尽写其中。孙荣刚 摄
据说,世界有四大著名石头城,中国就有三大著名石头城,塔什库尔干县的石头城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从县城驱车出发,不过三里路,就远远看见了古城的残垣断壁。古城雄踞在一座不高的山头,海拔3099米。我们顺着一条众多的脚板踩出的小道,曲折而上。满地乱石硌着脚心,高高低低,渐近城址地势渐高。待到气喘吁吁爬上去,四面一看,绝大部分城墙早已在岁月的摧败中圮毁,但昔日的规模还隐约可见。外墙基址周匝3600米,城墙消失殆尽,仿佛化着一道青烟散去了,只有用石头和黄泥砌成的城墙痕迹清晰可辨。城墙一带分布着民宅、寺庙、炮台以及其他建筑遗址,依稀看得出既往的战斗生活轨迹,演绎千百年来一段一段军民共处的纷繁场景。遥想当年,这里人群杂处,各安其居,井然有序。一座寺庙就能暗示人们的共同信仰。内城建筑在石丘基部之上,因此显而易见,要比外城地面高出许多,大部分城墙、女墙、角楼保存完好。尤其东北角,连大门都还巍然屹立显现着昔日的风采。内城的建筑物不知什么时候,坍塌在历史的烟云里了,唯有石块堆积一片,偶或裸露出一段巨石和土墙。但许多屋壁上的神龛、壁橱及烟囱和槽道还残留着本来的面孔。毫无疑问,内城布局上的壮观,说明它是王宫,由官府、军政官员宅第和佛庙组成一个整体,形成石头城的中心。
一道城墙的墙基,也是一道石梁,它在塔吉克族人心中,却是一道宁摧不折的脊梁。孙荣刚 摄
残存的古城墙,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它向后人讲述着斑驳的岁月,女墙的风霜,以及它屹立不倒的秘密。
留给后人的虽然是残垣断壁,但心仍如石头般坚固,岿然在时空中与岁月抗衡。
夕阳斜下,岁月如歌,是悲是喜,待看明日。
有人考证说:这石头城就是公元初期塔吉克人的先祖建立的“朅盘陀国”的都城,那么,据《梁书》记载就应是:“朅盘陀国,所治在山谷中,城周四十余里,国有十二城,风俗与于阗相类。出好毡、金、玉。”我环眺一周,四围果然群峰峥嵘,雪山驰舞起伏着,皑皑的与蓝天上的飘渺的白云相辉映;峭壁这里一垛那里一座耸立着,似乎一道道屏障,将石头城与外界隔绝开来。“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意境便不知不觉地从我心里弥漫出来。但当地人告诉我,石头城恰是个交汇要冲。昔日,喀什、英吉沙、叶城、莎车至帕米尔的几条山路都延伸到这里,石头城既是古代的一个军事城堡,又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中道、南道的过往交聚处。
一段缺口,似乎在仰天呐喊,呼吁,哀吟,但两边坚硬的石城,至今尚不肯坍下。
这横卧着的,既是山,又是城基,透过城墙的影子,它横亘出一座山岭。
我不禁想起一千多年前的初唐著名僧人唐玄奘。他冒险偷出国门,西往天竺求经,十七年后,满载而归,途经昆仑,就在这帕米尔高原上留下了他不屈穿越的足迹。他在《大唐西域记》里追述道:“朅盘陀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基大石岭,背徙多河,周二十余里。山岭连属,川原隘狭。”那时的情景是“谷稼俭少,菽麦丰多,林树稀,花果少;原隰丘墟,城邑空旷。”
的确,石头城一带,除了空旷还是空旷,只在远远的地方,散落着几户零星的人家,偶尔有几簇杨树的绿叶,点缀着山地的寂寥。好在有片宽广的沼泽地,滋润了石头城的单调,在城脚随随意意、散散漫漫铺展开去,草色一片,鲜嫩中透出淡黄的色彩。似乎秋天对她并不发生效力,她的春天永不枯萎,任凭鸟儿、牛羊无拘无束地来去。一条横贯县境的河流就从她的胸膛上悠悠淌过,波光粼粼,有雪山的影子,有鸟儿的飞掠,有牛羊的拜访,更有草色的衬托。众流,有潜在的,有明显的,有大片的,有小股的,纷纷无声无息地向河流汇聚而去。我站在石头城的废墟上,顿然感到了一种生机,勃勃地在我心中生长。
石头城的沦桑,从我思绪里飘过。石头城的生生灭灭,必定饱含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有的悲凉,有的悲壮,有的激烈,有的激奋,有的平淡,有的奇崛。你看,城的四角有四座大门,其中东北角的城门至今保存得相当完好。而城的最上部是椭圆形的,留有很多的垛口,垛口高城墙内侧地面约一人高,垛口由上向下倾斜,由此可见,石头城的防卫系统的完备。还有它的炮台,充分说明了古城生活中的刀光剑影与血雨腥风。也许,石头城的生存,是石头城人们的一种沉痛。考古专家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石头城的变迁图景:石头城起源于汉代的“蒲犁国”,三国时期,受朅盘陀国的统治,唐朝开元年间,安息都护府又在这里设置“葱岭守捉”,清朝期间,又先后更名为“包勒库尔回庄”和“蒲犁厅”。
我到过著名的南京石头城,那种“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低吟萦绕了千百年的深夜、女墙和淮水西边旧时月,只剩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慨叹。听说辽宁也有座石头城,但我与之无缘。不过我想,那种残迹中透出的氛围,不外就是雪山环裹着的这座石头城,在兴废更替中默默地书写一串串历史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昆仑山的魅力如神女西王母的故事,在人间传播得很久很久了,她还将一代一代传播下去,美丽如昔。
此时的我赶紧拿出相机,趁着熹微的晨光,从不同的角度,力求反映古城的全貌。有的城墙,岿然在清丽的山色中,壁面完整,女墙高列,浸透了远古的苍凉;有的断壁兀立,似欲跃然凌空,再现过去的搏击雄姿;但更多的是孤石颓卧,残砾磊磊,质朴有如高原村民黝黑的脸孔,驳蚀有如老人般枯槁,有一种安宁,恬淡,宛如高原人现今的生活。
这里的高原人,就是塔吉克人的后代。自从他们的先祖在这里建立起最初的朅盘陀古国,就一直顽强地生活在这高原的风霜雪雨中。在与他们接触的第一天,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一首著名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就是脍炙人口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拍摄的经典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歌曲。影片从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描绘了边疆地区军民惊险的反特斗争生活,惊险紧张、引人入胜。同时,影片融入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抒情调子,运用镜头画面和音乐音响等各种视听手段,抒情而传神地再现了祖国西北边疆的绮丽风光和塔吉克族人民的风情民俗。那是建国初期,塔吉克城局势混乱,在代号“真神”的神秘人指挥下,国民党残部、特务、土匪、投降我军的不安定分子等反动势力纠结在一起,做着反扑新疆的美梦。驻守在祖国最西部边陲的人民解放军各族官兵,和当地塔吉克族人民一起,为捍卫共和国新生政权,团结战斗,共同摧毁旧社会反动残余势力的阴谋,维护祖国统一。而石头城,就是故事发生的原地和当年拍摄电影的所在地。
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和我们一样,面对石头城,有的只是惊叹和称赞。有一位欧洲来宾,身材魁梧,满面黝黑,在一对塔吉克族青年男女举行的奇特的婚礼上,我见过他。那时,看到一个小孩敲打着一面手鼓,他极感兴趣,要过来仔细询问,还试探着敲击出嘭嘭的声响,嘴里不停的“嗨,嗨”地随着节奏伴着手鼓,在场的人们也完全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我忽然觉得,有时,消失也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种比先前更特别的存在。也许,这种存在,才是千百年来塔吉克族人所一直憧憬和追求的存在。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