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病在骨髓的企业就让它死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09:55 来源: 深圳新闻网-晶报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不少企业之疾“今在骨髓”,抢救至多是延缓几日,终归救不了它的命。

  晶报讯(记者 习风)珠三角中小企业中,1/3活力正常,1/3步履蹒跚,1/3则是摇摇欲坠,怎么办?香港中文大学EMBA课程主任陈志辉的回答是,“病在骨髓的企业就让它死吧!”

  陈志辉教授是在“商界先锋论坛——品牌之道”上与记者交谈时说这番话的。

  陈志辉教授说,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如果还能救企业的命,当然得救,但不少企业之疾“今在骨髓”,抢救至多是延缓几日,终归救不了它的命。他认为,许多企业家的悲剧就在于,当企业发展顺利时,他们不会居安思危,而当企业摇摇欲坠时,他才想到去抢救,但这时候为时晚矣。

  会上,陈志辉教授、《世界经理人》杂志出版人裴克为与企业主们交换了对创品牌的看法。裴克为先生认为,目前中国外贸企业绝大多数缺少品牌或品牌知名度不高,因而需要较长时问来培育市场。“建设和提升自有品牌,可以创造更高利润并有助于摆脱低价竞争的困扰,同时,成功的品牌还可以带来美誉度及持久的合作关系,因此,品牌之路是中国制造商未来发展的不二选择。”裴克为说。

  裴克为分享了《世界经理人》1 1月刚完成的一项针对6000位中国高级经理人、出口商及专业买家的调查。 “本次调研最值得欣喜的是中国厨房电器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已经形成了一批领军企业;同时中国家电行业中的LED电视品牌已经与国际品牌不分伯仲。”

  裴克为表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开始受到威胁,在新且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海外采购商不再仅仅关注产品质量,他们更加看重的是产品的独特性和品牌口碑,因此整体行业正在从“数量消费”向“品牌消费”转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