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怪圈:谁来认证认证机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17:37 来源: 《商界》杂志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本刊记者 李 楠 任忠君
中国的认证市场正在怪圈中徘徊。
“有机”、“绿色”、“纯天然”,各种夹杂着英文缩写的认证标志铺天盖地,认证体系名目繁多,却真伪难辨;认证咨询、认证中介、认证代理,各类身份不明的认证服务机构遍地开花,有钱就能买认证仿佛不再是黑幕,而是最普通的常识。
种种隐秘的潜规则,使本该是诚信砝码的各种认证体系,成为新的利益蛋糕。围绕认证,仿佛正上演着一场无中生有的圈钱游戏。
苹果四代VS四袋苹果
乔布斯的苹果四代卖到中国,从不需要打上“质量经某权威部门认证”的字样。即使有一天,这只苹果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有了办理某种中国认证的需要,凭借其企业实力,甚至不用自己动手,也可以方便快捷地“搞定”一切。
山东省沂源县的四袋苹果,却迫切需要那张“有机认证”证书来实现身价的倍增。然而,要想最终进入有机市场,等待它们的则是相当漫长的认证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追踪体系……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冗长的时间和高昂的成本。
苹果四代从不需要认证来提升竞争力,四袋苹果却只能把附加值押宝在认证身上。同样的认证规则,从不会成为苹果四代的门槛,但对于四袋苹果,无论时间还是金钱上,却都是巨大的“机会成本”。
中国认证领域由此产生了一个悖论:认证市场的大客户,其实正是产业链上的弱势者;认证的利润,更多地来自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有需求之处,自然是商机。当众多企业迫切地将附加值的来源寄托在一张认证证书之上,围绕认证及其相关服务,正形成一块巨大的利益蛋糕;有竞争之处,自然有内幕。当众多认证服务的利益相关者为了争夺客户“各显神通”,种种隐秘的潜规则,使得本该成为诚信砝码的各种认证体系,演化为一场近乎无中生有的圈钱游戏。
从CCC到ISO9000,从绿色到有机,从“市场”到“市长”,各种名目繁多的认证,给了急于取信于市场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一条“提升身价”的捷径。以效果为导向,繁荣昌盛的认证市场,的确创造出了庞大的价值体系。
作为一种无形的合格性评定,认证怎样成为一种产品?其价值从哪里来,为何会成为一座丰厚的“金矿”?
名叫认证的金矿
你不知道的那些认证
2011年11月初,河北石家庄某家具制造商刘琪几经考虑,终于接受了一家咨询公司找上门来推荐的“安全健康家具”认证服务,虽然在这之前,他从未听过这个认证的名字。
在家具领域,最权威的认证无疑是以“十环”为标识的“中国环境标志”。然而,其认证标准无疑是刘琪这样的中小企业难以企及的。两年前,他曾经试图通过一些代理机构代办“十环认证”。就在与对方签订服务协议之前,随着一个名为“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GEP)”的假认证被曝光,掀起了家具环保认证的打假潮,“十环认证”的办理变得格外严格,代理机构以“风声紧”为由终止了合作。
这场打假,反而炒热了环保家具的认证行情。当竞争对手们一个个相继打出类似“环保原料无毒无害权威认证”的宣传语,贴上“环保产品”、“安全产品”等绿色家具的相关标识,即使明知这样的认证并不规范,刘琪也只能选择办一个。
“填写申请表,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和样品检测报告,缴纳认证的相关费用,100%通过……”花了3.5万元,十天后,刘琪拿到了一份证书和标识使用许可文件。
中国市场上到底存在多少种认证?
普通消费者很难想象,光是以ISO打头的认证,除了ISO9000,还有ISO9001、ISO14001、ISO22000、ISO14064……而ISO体系下的认证,还仅仅是整个质量体系认证中的一个小成员。至于TL9000、WRAP、ICTI、BSCI、SGS、FSC、ROHS、ITS……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认证,到最后都会变身为同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经权威机构认证!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一位唐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经官方许可的有28种认证,每一种认证下面又细分成诸多小类,几乎涵盖了所有企业从生产到管理到销售的所有环节。
如果具体到一家养鸡场,可供选择的除了有机产品认证之外,还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良好农业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等近十种认证。当然,这还不包括认监委许可之外的其他地方性、行业性或是纯粹只是一个名称的各种认证。
在这些认证中,除了以最基础的安全认证CCC为代表的少量强制性认证之外,大多数是可以由企业自主选择的自愿性认证。正是这些认证,给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留下了属于他们的操作空间。
“GMP可以办,但没有几十万拿不下来,而且需要近一年时间,成本高,时间长。如果不走药店,只是为了打个品牌,或是网络销售,不如办‘卫生安全产品’。”当记者以中药饮片加工方的身份向郑州某企业管理公司咨询是否能代办药品GMP(即“良好生产规范”)认证时,咨询师在电话中向记者建议。
当消费者看到一个认证标识时,很难注意到背后的认证机构。因此认证市场上便出现了以“安全健康家具”代替“十环”,以“卫生安全产品”代替GMP的乱相。
认证出生证明
无论“环保”、“安全”、“绿色”还是“有机”,各种认证名称在伴随产品进入市场时,总会冠之以“权威”的出身字样。然而这些认证都是从哪里来?其出身真能保证其含金量吗?
1983年,一个名为IECQ即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的标准,被成立不到两年的中国电子元器件认证委员会引入中国,成为国内质量认证的开端。
IECQ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现行认证体系的成长路径:成立国家代表机构——引入国外现成体系——扩大体系的认证适用范围。
大众所熟知的ISO9000、CCC、CE、API等知名认证均由此而来。
除此之外,随着中国产业的健全、认证市场的扩大,一批在政府主导下自行研发的认证体系开始出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26条,认证机构可以自行制定认证标志,并报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标志备案成功后,认证机构即享有该标志的授予权。
国内某咖啡馆经理人向记者透露,他们正在自行研发一套关于咖啡冲泡流程规范的认证:“只要自己能拿出一套标准,接下来的事只是报批问题。”
无论是国外引入还是自行开发,这些经过国家认证监督部门批准备案的认证,仅从体系上而言,都具备相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它们的审核权和授予权属于经过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这样的认证可以说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质,可以作为鉴定认证出身是否正规合法的一个标准。
而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名目繁多的认证,其来源远在这些官方认证之外。
除了全国范围内的认证之外,各地方政府往往也都有一些地方性的认证,以地方性法规等形式,在当地实施。
而随着认证之风的兴起,一些不具备认证资格的组织也开始自行制定认证名称。
通过一家制造企业,记者了解到一项名为CCECS的中国信用企业认证。作为商业领域最重要,却又最抽象的元素,对企业的信用作出“权威”考评的,竟然是一家名为“中国供应商”的网站。
记者注意到,该网站的主办单位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看似与信用全无关联的“国字号”主管单位,使得该网站在“中国信用企业”的宣传资料中,公然冠以“唯一由中国政府推出的针对企业的认证”的字样。
机构本身不具备认证资格,认证体系自然也无需经过谁来批准,认证能否通过、怎样通过,完全由机构说了算,更无从规范和监管。借认证之名,行“卖名”之实,这些“认证擦边球”,正成为一座巨大的灰色金矿。
认证需要多少钱
尽管各种认证名目繁多,真伪难辩,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却不得不将认证纳入自己的经营成本。在一个个纷繁复杂、价码不一的认证项目背后,要想获取这些认证,企业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企业申请CCC认证,包括申请费、产品检测费、工厂审查费、批准与注册费、监督复查费和年金在内的所有单项收费,总额大概在7000元左右。
这代表的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收费基准。
而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一份收费说明上,记者了解到了机构审核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整个收费构成:初审费用+监督审核费+预审费+复评费。由此计算,在正常申请且一次通过认证的前提下,企业需要花费的费用大概在25000元左右,之后每年都需要重复缴纳标志使用费及复审费用。
以上仅仅是申报认证本身的费用。而对于企业,想要通过某项认证,往往还有很多前期投入。
认证咨询便是绝大部分企业无可避免的一项前期服务。正规的认证对于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以申请ISO9000认证为例,企业需要按认证体系的要求,在内部进行管理系列标准培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编写质量体系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这些专业化的程序都必须由具备认监委批准的具有认证咨询资质的机构来介入完成。按照国家标准,为期52天的质量体系认证咨询服务费用约为5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21条规定,所有认证机构应当公开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收费标准等信息。但这里显然忽略掉了那些未经批准却又真实存在的诸多认证服务组织。
“有机认证4.5万元,ISO9000认证5万元,CCC认证10万元……”这是上海一家“认证代理”机构给记者的报价单。其咨询师一再向记者强调:“时间短,包通过。”同样是申请正规认证,这些非正规渠道的价格,往往反而低于官方认可机构。对于急需认证又饱受成本压力的中小企业,这无疑是巨大的诱惑。价格上的优势为这些灰色认证服务组织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至于那些不具有正规出身的认证,收费标准则更多取决于机构的包装水平与市场人员的业务能力。刘琪总结他这几年接触到的此类认证:“同样是关于环保家具的认证,多的五六万元,少的几千元,价格大多‘有商量’。”
被标价的公信力
当认证成为明码实价的商品,其所贩卖的究竟是什么?
“规范市场”、“保障产品安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追问任何一个认证项目在中国诞生的初衷,我们都可以听到同样的字眼。然而认证机构本身的性质,似乎正与认证的初衷产生某种错位。
中国的正规认证机构,是经认监委批准的法人组织。既然是企业,利润必然是离不开的主题。
曾经轰动一时的“全国牙防组”事件,让认证行业与他们的客户同时看到了认证的另一种价值。
2002年起,全国牙防组开始作为“权威机构”在牙膏、口香糖广告中频频露脸。直到2005年,才被揭露其整个机构只有两个人、两张办公桌,其所谓的权威认证全部出自自行制定的认证标准和标志。就是这样一个不具备授予任何认证资格和条件的组织,不但轻而易举地骗过了13亿消费者,还使其认证一度成为产品“身价倍增”的秘密武器。
当“全国牙防组权威认证”可以变成现实的销量,认证开始对企业有了真实而强大的吸引力。
看起来,这似乎满足双赢的合作基础。认证机构需要依靠企业的认证业务获取利润,企业也需要依靠机构的认证来增强竞争力,而站在市场的终端,广大消费者更需要认证——除了认证,他们还能相信什么?
认证的根基,是第三方所产生的公信力。然而这样的利益共生关系,却使得认证的公信力注定要大打折扣。
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合法认证机构名单上,记者查询到的具备有机产品认证资质的机构有17家。但到目前为止,全国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已经超过5000家,而大量的认证证书并非出自这17家机构。
“李鬼”公司们在整个认证市场上扮演着制假售假抑或是中介的角色,他们与正牌认证机构一同炒热市场。只要具备足够的利润空间,哪怕像“有机人种”一般匪疑所思的认证,都有可能在市场上出现。
产品质量、科学管理、企业公信力……这些本需要认证来证明的结果,却被重新包装成为认证交易的核心价值。看似无中生有,却又真实存在。
办认证?买认证?
2011年11月,一场曝光有机食品行业炒作概念的风暴中,花钱购买认证的黑色交易频频被从台面下拖出,引爆了公众关于整个中国认证市场的质疑。
除企业与认证监管部门之间的直接权力寻租行为之外,目前的认证市场上,企业究竟能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获取认证?需要花费多大成本?在这条认证产业链上的各个利益方,遵循的又是怎样的利益分配方案?
一、直接申请
企业怎样直接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
2011年10月31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该中心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设立,委托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国家级认证机构。
记者以办理ISO9000为名向工作人员咨询,得知按照正规程序,ISO9000认证申请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向企业员工灌输ISO9000的基础知识、成立文件编写小组、接受质量体系培训、编写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标准试运行、内审等环节,最后由认证机构组织模拟审核、现场评定、颁发证书等工作。
按照认证流程,在所有项目一次性通过的前提下,办理ISO9000认证从申请到审批最少需要9个月的时间,企业规模在30~99人范围内第一年费用为31000元,之后每年还需要交纳复审和标志使用费用。
时间:长
费用:按国家统一规定
难度:困难
适用对象:本身已达到认证条件、具备较高管理水平和组织才能的企业
利润解析:认证申请费、专家评审费、标志使用费
获利方:认证机构
二、委托咨询机构代办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直接向认证机构申请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因为认证体系要求企业进行一系列专业的培训与体系建设,而这些必须在专家的针对性指导下完成。
委托认证咨询机构代办无疑是更现实的选择。经过认监委批准的认证咨询机构虽然不具备认证资格,但其咨询服务中可以包括受企业委托,代为办理认证申请手续。
记者从一家外贸物流企业此前与认证咨询机构签订的服务项目单上看到,这张项目单上列出了专门针对ISO9000认证的培训辅导明细,整个培训周期为52天,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全程按照通过认证所需的标准对企业进行改造,重点完全放在认证机构需要检查的项目上,咨询费用为5万元。
“咨询机构进驻之后,完全按照ISO9000需要考核的指标对企业进行逐项改造,并帮助我们补充了大量的文件说明,这成为之后一次通过申请的关键。”该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委托认证培训机构代为办理,避免了在文件制作上的频频修改,这大大缩短了认证申请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该企业仅用5个月的时间就拿到了ISO9000认证,比直接向认证机构申请在时间上缩短了一半以上。
这或许更应该看成是正规渠道申请的升级版,当企业已经具备相当的条件,委托申请成为节约时间成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时间:较长
费用:高,包括认证费用和认证咨询费两块
难度:较困难
适用对象:基本具备认证所需硬指标,但管理体系不完善的企业
利润解析:认证培训咨询费、认证申请代理费、认证申请费、专家评审费、每年都需缴纳的标志使用费
获利方: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
三、认证包装方案
广东某电器零部件生产商黄品杨,在申请IECQ认证的过程中,对比IECQ需考核的各项指标,有部分是自己明显未达到的,便通过业内人士介绍,联系上一家可以提供认证服务的商务服务公司。
这些未经许可的认证服务公司大多以“咨询公司”、“商务公司”的名义开展认证服务。签订合作协议后,该商务公司便着手为黄品杨准备相关的认证材料。如认证专家组在考察黄品杨的企业质量目标的分解是否适宜时,为企业“设计”了一系列可考的证据:用与其“签订”的培训协议证明企业的员工上岗培训率100%;从有合作关系的检测机构拿到报告,证明产品最终检验一次合格率98%以上;用伪造的顾客调查表证明顾客满意率在95%以上,这就意味着企业完全达到了“确保客户满意”的质量目标。
而在认证要求的相关体系建设上,该公司也为黄品杨量身定制了全套的文件,以作为企业“达标”的证据。
这样的认证服务与正规的认证咨询相比本质的不同是:正规的认证咨询公司是帮助企业建立相关文件和体系,最终达到认证的标准,而这些非正规机构则仅是从检测报告、文件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能够通过认证的证明资料,却并未改变企业不符合认证标准的真实情况。
然而,经过这种根据认证需要评测的各个指标对企业进行的全面包装和设计后,黄品杨最终一次性通过了IECQ认证。
时间:较短
费用:较高,包括认证费用和服务费
难度:较容易
适用对象:广泛,尤其是有部分指标达不到认证要求的企业
利润解析:认证服务费、认证申请代理费、认证申请费、专家评审费、每年都需缴纳的标志使用费
获利方:认证机构、各种认证服务组织、相关检测机构及培训机构
四、包干价
无论是委托正规的认证咨询公司,还是求助于其他认证服务机构的包装,本身都还需要企业具有相应的规模与起码的场地、设备等硬件条件。如果连这些也不具备,是否能有别的办法通过认证,市场上又是否真存在着“买认证”的情况呢?
针对目前正处于风口浪尖的“有机认证”,记者以一家养鸡场个体企业主的身份打通了北京某认证机构的电话。在电话那头,工作人员当即表示只要是在工商局注册后的企业,他们都能保证一个月左右时间拿到认证证书,整个过程所有费用为2.5万元。
面对记者的犹疑,该工作人员为了进一步打消记者顾虑,自称他们跟国内某认证机构“长期合作”,从事认证代办服务,因此能保证100%一次性通过。“现在‘有机认证’风声这么紧,没有过硬的关系也不敢继续办。”
据内部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在业内被称为“包干价”,这也是目前一些完全不具备认证条件的企业最常使用的获取认证的方法。“这些提供包干服务的机构其实是代理或中介的性质,他们往往打着认证机构的名号先拉到客户,再利用关系从具备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处拿到证书。”
当然,获取证书并不意味着一切就可以高枕无忧。一旦企业委托了这样的机构,就必须一直依托该机构的服务。否则,每年一次的复审能让企业获取的证书随时被撤销。
时间:短
费用:较低
难度:容易
适用对象:完全不具备认证条件的企业
利润解析:认证手续办理费、认证中介服务费、每年的复审服务费
获利方:认证机构、认证中介、认证代理
五、没有办不了的认证
除了认证培训与咨询之外,更有一些“神奇”的认证服务机构,能够提供“一条龙服务”,把企业从一穷二白打造成“符合认证要求”的“优质”企业。
企业规模十人左右没有进行过任何技术改造、生产条件极其简陋,甚至还没有成熟的品牌和产品……记者以一家中药贸易企业的身份,带着这样的条件走访了位于北京的一家百度搜索关键词“认证咨询公司”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咨询是否可以办理GMP认证。咨询师开门见山地表示:这样的企业实力离认证标准还很遥远,除非“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交给他们公司全权代办。
记者表示“钱不是问题”之后,并向其咨询具体的办理流程。据该咨询师介绍,企业与他们签订服务合同并交付首期服务费之后,他们首先会对产品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升级”,包括寻找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出具检测报告,上报国家药监局审批,获取保健品文号及生产资格,确定产品包装,申请相关专利等。
记者故意提及自己的企业情况,表示担心难以通过这些要求。听到记者的疑虑,该咨询师笑了:“如果你自己能办,还用找我们?既然我们敢接你的业务,就一定能办得下来。”
按照GMP认证的相关要求,具备上述申请条件之后,还要对生产环境、设备等各项环节进行符合认证标准的改造。在该咨询师看来,相比上面那些“硬指标”,这都是“有投入就能解决”的小问题。从他们介入服务,到最终取得认证,“所有费用不会超过100万元。”——当然,这仅是指他们的咨询服务费。
只要“不差钱”,没有办不了的认证。从一无所有,到完善的检测报告,批文、生产许可、专利、品牌……神奇的空手道式运作背后,是一张深入到检测机构、监管部门等各环节的关系网和利益网。
时间:依项目而定
费用:高
难度:容易
适用对象:完全不具备认证条件的企业
利润解析:认证手续办理费、认证中介费、认证服务费、咨询费、各种相关环节的手续费与服务费
获利方:认证机构、认证服务机构、其他所涉及的各个组织
六、量身定做
无论各种认证服务机构如何“无所不能”,企业毕竟都还要面对规模的限制和成本的硬门槛,毕竟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实力去砸出一张GMP证书。
当企业必须通过认证来提升身价,又确实无法通过现有的认证体系,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些未经许可,却又的确存在着市场需求的认证项目就这样出现在企业面前。
“绿色中药认证”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该认证号称是通过国家中药部审批的一项认证,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实施认证。记者伪装身份致电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一位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这个认证是国家中药部审批通过了的,绝对合法有效。”而对于认证的标准,该工作人员称,“只要生产基地是绿色、产品都是绿色、空气和环境符合要求就可以。”随后指点记者:“我们审核时只要看相关的检测报告,这个检测报告你可以自己找机构去做。”
在该工作人员提供的资料上记者看到,认证费用为6.8万元。这种渠道获取的认证在现行的认证目录下是找不到的,但对于企业,却像是花钱买了一句广告词。
时间:短
费用:较低
难度:非常容易
适用对象:无法通过现有的认证体系审核、而又有认证需求的企业
利润解析:认证申请费、专家评审费、检测费、标志使用费
获利方:认证体系的制订者
七、你可能还需要……
在供需双方的共同作用下,围绕认证,也发展出诸多的附加业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相关规定,企业在获取认证之后,每年都需要进行一次认证审查,三年过后还需要一次全方位的资质复审。任何一次审查未通过,轻则责令整改,重则吊销认证。
这样的规定催生出了后续的认证维护业务。前文中提到的外贸物流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就委托了咨询公司专门负责ISO9000认证证书的维护,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维护费用,咨询公司可以保证每一次审查都能顺利通过。
某业内人士也向记者提到了这项业务,“认证机构或认证咨询机构往往将这项业务跟认证申请捆绑在一起销售,从而将企业发展成为机构的长期客户。”
这更像是认证行业版的经纪公司,一旦企业签到公司名下,之后只要有任何关于认证的事宜均由经纪公司代为处理。
利润解析:各种名目的企业培训或服务费
获利方: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认证培训机构、行业协会、检测机构、认证中介、认证代理等各种相关组织……
当各种“有机食品”一再创出天价,当GMP、CCC成为行业和市场的准入门槛,对于认证需求量的暴增刺激大量的认证机构和认证项目诞生。关于认证的黑幕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认证机构资质不合格,认证体系本身子虚乌有;第二种是本来科学合法的认证体系被滥用,“给钱便认证”。需求与供给的共同作用下,商品化了的各种认证及相关服务,发展成为一种能够创造利润、实现利益共享的圈钱模式。
认证圈钱模式
身价高昂的“野认证”
市场上的各种认证,其“售价”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认证的价格取决于什么?调查中记者发现,背后是一套诡异的价值逻辑。
在外界的普遍认知中,一些强制性、规范性的认证,因其带有“准入”、“必须”的性质,身价必然高高在上。然而记者通过调查却了解到,认证的权威与价格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以ISO9000为例,一个100人以下的企业,通过正规渠道办理,第一年需要的费用约为3万元左右,这一价格,还不到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所推行的“绿色中药”认证费用6.8万元的一半。
决定认证价格的不是权威性,又是什么?
一个商会推行的认证,其价格何以高过权威的ISO9000认证?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接触到另一个认证体系:中国信用企业认证。记者以供应商的身份在“中国供应商”网站进行注册,打通咨询电话,客服在了解过基本情况后,很快进入到推销环节。
据客服介绍,信用认证主要从几个方面考察企业资质,如调查核实组织最近年度的诚信表现、评价组织的诚信意愿、评价组织的信用管理能力等,而涉及到具体如何考评,客服给出的答案却显得含糊其辞。——“我们有专门的考评方法,这都是经过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批准过的。”至于收费,一切包干大概在3万元左右。
记者辗转拿到了中国信用企业认证的内部销售人员培训手册,就在这份内部资料上,销售人员的说辞被统一定调为“认证就是让产品可以卖得贵!”“有没有认证、有没有品牌,谈判时候的价格是绝对不一样的!”
在偌大的认证市场上,诚信只是企业认证的其中一个环节。除此之外,前文提到的质量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等一系列认证,早已渗透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ISO9000到底是什么,不一定每个消费者都知道,但“绿色中药”打在包装上,却可以马上转化为购买力,挂上“中国信用企业”的招牌,也能让企业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多了一个胜出的筹码。通过对比不难看出,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认证,价格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于其认可程度,取决于企业能从中获取的直接利益。而市场对认证认可度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证机构对其认证体系的推广结果。
除此之外,决定认证“身价”高低的,还有其背后的利益链。
代办的利润从哪里来?
对于正规认证机构和认证服务机构,利润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认证审核相关费用(包括颁发证书与标志)、认证咨询费用、认证代办费用、认证标志使用费、认证定期审查的相关费用等。
以办理有机食品认证为例,记者从国家认监委批准设立的国内第一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处了解到,从申请到颁发证书,整个流程上的费用约为3万元。而记者以客户的身份咨询了市场上一些代办有机食品认证的机构,发现价格竟也与此并无太大差距,有的甚至还略低于通过机构进行认证的费用。
显然,这些代办机构赚的并非代办手续的服务费。那么,认证代办机构的利润从哪里来?代办机构赚的是什么?
直接通过关系产生的寻租是一种直接的获利渠道,除此之外,这一利润还有更隐蔽的实现方式。
曾经身为一家认证代理机构法人的齐亚军(化名)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内幕:
对于需要办理认证的企业,规模化、品牌化优势企业,或是早已通过了各种需要的认证,如今又有新的认证需求时,完全可以凭自身的“硬指标”走正规流程去办理相关手续。需要通过这些代办机构的,几乎都是达不到认证要求,或是在标准线上徘徊的初创企业或中小企业。在办理认证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哪个企业不需要咨询,不需要整改。随之产生的各种咨询费、培训费、服务费,才是这些机构主要的利润来源。
从任何一家可以提供代办认证服务的机构资料上都可以看到,这些机构的业务大多包括企业培训、管理咨询。借认证之机,赚咨询培训之钱,已经成为这些不具备认证资格的认证服务机构的主要赢利方式。
而即使是官方批准的认证机构,也并非完全没有“操作”的空间。“国家规定认证机构不能同时从事认证咨询业务,但在现实中,绝大部分认证机构与认证培训机构之间都有心照不宣的合作关系。通过与认证机构有合作的咨询公司来代办认证,通过率明显要高得多。”齐亚军透露,现在市场上的认证中介、认证代理,又大多与这些正规的认证咨询机构有密切的合作。这样,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认证中介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利润链。
还有一些认证,本身便是一些机构基于自身行业特征打造的一项附加服务。如上文提到的绿色中药认证。当提到68000元的认证费用,其推广人员很自然劝说记者加入该商会的会员,因为认证费用“对于会员会有折扣”。
怎样让认证“卖得贵”
调查过程中,记者以企业的身份咨询了一些认证机构和相关服务机构,从此,邮箱中便每天都会收到大量邮件,推荐某种认证体系,或是与各种认证相关的咨询、培训服务。而在采访中,几乎所有被记者问到这一问题的企业都表示,经历过不同形式的认证服务推销。
齐亚军向记者道出了一项认证从引进或制订,到进入市场的整个过程。
首先,作为认证审核方的机构根据市场需要,确定认证的名称,并引进或自己制定一套认证体系。“如果是自己制定,在类别上会以产品认证为主,因为对于企业,能直接用于产品、面对消费者的认证才能带来直接的利润。”制定出的体系,在经过认监委批准后,便可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当然,对于本身便不具备认证资质的机构而言,连这一步骤也可以省略。最常用的手段是,设计一个标识并以商标的形式进行注册,便拥有了这一标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在认证品类的选择上,这些新的认证体系自然会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最简单的例子是,如果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当一个行业、一种产品出现争议性事件,或陷于行业性危机,马上就会有众多关于这一行业和产品的新认证出现。”齐亚军说,当年三聚氰胺事件刚被曝光时,他和一个地区性的行业协会曾经试图做一个关于“无添加牛奶”的产品认证,但由于“风头太紧,关系不过硬”,未能如愿。可以想象,如果在当时的行业危机下有这样一个认证,尽管在权威性上有所缺陷,但无论喊出怎样的天价,依然会有厂家趋之若骛。
有时候,他们还会给认证“买”一个出身。“比如与行业协会合作,与地方性相关部门合作,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出一项认证,利润按约定进行分成。”有了这种出身的认证,面对企业和消费者无疑都更有说服力。
有了认证体系后,“认证机构”会对自己的“认证产品”进行市场化推广。通过媒体、互联网进行直接宣传固然是一种途径,而更有效的则是一些软件营销手段。“比如会和一些网络推广公司合作,在相关的行业论坛以及百度知道、搜搜等开放性平台上发贴、提问。”
为了使自己的认证体系更具说服力,认证机构还会特意打造成功案例,以一些企业通过该认证之后带来的实际效益,吸引更多的企业来申请该项认证。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便是,与广告公司合作,让认证的名称出现在广告语中,并对其公信力大加渲染。
为了推广某个认证体系,认证机购甚至还会主动炒作出一些行业内幕,“揭黑、曝光行业质量隐患都是常用的手段”。当行业陷入信誉危机,自然会催生出企业的认证需求。
除此之外,认证机构和相关服务机构还会有一套内部的激励机制。记者从一家认证咨询机构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认证咨询师的收入一般由“底薪+企业认证咨询辅导费+业务提成+奖金”构成。以进行ISO质量认证咨询为例,咨询师可提取客户所支付费用的10%。
“ISO9000认证1万元,20天拿到证书,包通过!”
“代办QS认证16000元,通过率高!”
“代电子产品CE认证,6000元包干。”
……
种种认证乱相背后,是疯狂而沉重的圈钱逻辑。从认证机构到灰色中介,从追逐认证的企业到迷信认证的消费者,谁又能说自己没有在其中推波助澜?
谁来为认证埋单?
或许我们应该追问一下,谁该对认证负责,谁又能为认证埋单?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拥有审核和授予权的认证机构,却并不对认证的结果承担相应比例的责任。有法律界人士解读,如果消费者能证明自己买到的通过某种认证的产品并未达到相关标准,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追究认证机构的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只能将认证机构作为第二被告,列于企业之后。
相对于认证带来的巨大利益,这种责任显得微不足道。权责的错位下,低廉的违规成本,成为种种怪相与潜规则得以生长的温床。
在这场认证圈钱游戏中,有着这样一些游戏参与者:
高居金字塔顶端的监管部门,把握着整个市场的走向;监管部门批准的认证机构,拥有着整个行业的利润核心;正规的认证咨询与培训机构,享受由认证附加服务创造的利润;非正式的认证服务机构,通过寻租或是包装,分享认证产业链下游的利润;种种非法认证的生产者,从行业中疯狂挖掘剩余价值;寻求认证的企业,试图将认证变为附加值、变为竞争力、变为现实的产品销量;终端的消费者,在混乱的市场上,只有通过认证来寻找产品质量与安全的保障。
然而,这利益链的构成,从产业的根源上便是如此脆弱。当产业链上的各方肆意挥霍着这种第三方带来的公信力,动摇的却正是认证得以存在的根基。
公信力从来不是商品,如同除了诚实的经营与优质安全的产品,从没有什么能证明企业的诚信。
编 辑 白 灵
E-mail:bl@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