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危机” 总是如影随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19:12 来源: 上海侨报

   2011年,有人新解了“危机”一词,说所谓“危机”就是有“危险”也有“机遇”。 本期的海外华人新闻盘点是从字母I到字母Q,这里面的新闻就体现了新解的“危机”。里面有些是“危”,有些是“机”,还有一些是“危兮机所倚,机兮危所伏”。

   No.9

   Pad2

   “苹果黄牛”的另类生意

   I

   3月11日,iPad2在美国上市了。许多人都在商店门口排队想第一时间感受一下这款新上市的产品。我们在排队的人群中发现了许多黄皮肤黑眼睛的华人,他们并非都是坚定的“果粉”,他们是来兼职赚钱的。这个职位就是兼职黄牛。

   根据《侨报》的采访,iPad2开卖当天,纽约苹果专卖店门口早上7点开始就排起了长队,最多时其中有近1/3是黄牛花钱雇来排队的。

   在纽约的中国留学生算了一笔账,在中餐馆打工每小时5到10美元不等,去为代购排队一小时有将近15美元可赚,如果代购成功,还可以拿到10美元的提成。黄牛之所以如此慷慨,是因为他们在其中的

   利润将近1000元人民币。

   无论大陆的“果粉”怎么看这些黄牛,他们只是把这事当成一件工作。面对我们的采访,有的人表示:“虽然外人对黄牛褒贬不一,但是我们一没偷二没抢,只不过排排队替人买东西。”

   一句点评:

   代购是一项好生意,代购iPad2只不过是众多海外代购中的一种,当代大陆时尚的年轻人对代购这个行业不会陌生。在国外,代购成了留学生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对一些学业压力不是很大的留学生来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当地的商铺建立稳定的联系,甚至他们毕业后直接以代购为谋生职业。

   No.10

   ekyll & Hyde

   J

   哈尔科夫警察前倨后恭

   Jekyll & Hyde是小说《化身博士》中男主人公的两个身份,是双重人格的代名词。不过这里我们说的是一贯对华人骄横的哈尔科夫警方突然向华人道歉了,这个反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中秋节,两名乌克兰哈尔科夫中国留学生在地铁里遭到警察的无端刁难,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这事情让留学生界群情激愤,但他们用克制和最合理的方式来推动事件的解决,先是请中国驻乌克兰大使向乌方施压,然后由学生团体代表出面和警方以及学校交涉。一个月后,当局向两名中国学生道歉了,尽管是在私下里的。

   一句点评:

   这事更可贵的是,中国留学生既没有冲动也没有退缩,而是充分利用了所有有效渠道,用常规和理性的方式对当局施压,最终圆满解决了此事。警方还承诺今后将只检查护照和签证等常规证件。

   No.11

   orea

   中国渔民和韩国的纠葛

   K

   今年下半年,捕鱼的中国渔船和韩国海警发生了多次冲突。最近一例导致一名海警死亡,并且韩国警方拟提高武器级别应对中国渔船。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仁川海洋警察署表示,韩国当地时间12日早上7时,仁川海警警长李某等两名海警队员在仁川市瓮津郡小青岛西南85公里海上扣押“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时,被中国渔民挥舞的玻璃碎片刺伤。随后,李某被直升机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但因左肋被捅,内脏破裂,最终不治身亡。另一名海警腹部受伤,已接受治疗。

   海警当局计划一旦调查结束,将以杀人罪及伤害罪、违反专属经济水域法等罪名,对船长实施拘留。

   韩国海警厅称,迄今为止,韩国海警在执法中首先使用的主要武器是橡胶弹发射机、电子冲击枪等非杀伤类武器。只有在发生暴力抵抗导致警察人身

   安全受到威胁时,才会使用枪支。目前韩国海警正在研究,如果再次发生中国船员携带凶器负隅顽抗事件,海警将会从逼近阶段开始就使用枪支,“以瓦解对方的抵抗意志。”

   一句点评:

   这件事情的焦点在于为什么一直有渔民跑到韩国的海域违法捕鱼。据渔民们说,因为在那附近的中国海域里已经很难捕到鱼了。表面上这是一场涉嫌异国违法的事件,实际上这是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No.12

   abor Law

   西南非纠结:对华人又爱又怨

   L

   今年秋天,西南非几个国家的劳工组织再一次对中国公司发表警告,要求他们遵守当地的劳动法,否则就“走人”。《侨报》相继报道了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劳工抗议活动。其中,赞比亚的事态发展非常具有代表性。

   这两国的当地工人都提出了中国公司的工作环境不达标,违反了当地的劳动法以及相关法规。为了向政府和公司施压,部分工人举行了抗议活动。

   9月份,萨塔获选成为赞比亚的新总统。萨塔在竞选期间多次说出对中国公司有敌意的言论,他的当选被舆论看作是在赞比亚中国公司的冬天到来了。萨塔当选后,中国公司里的当地工人开始了罢工,事态一度很紧张。但接下来的发展颇有戏剧性,萨塔宴请了中国驻赞比亚大使和中国企业代表。之后的发布会上,萨塔表示欢迎中国企业的投资,并且保证加强两国关系。事情到此告一段落。

   一句点评:

   萨塔前后反差极大的表态代表了西非许多国家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认为中国在当地投资过多,使得国家对于一些关键行业缺乏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他们又离不开来自中国的条件较少的投资。毕竟中国公司在赞比亚创造了很多工作岗位。很长一段时间,非洲对中国资金依然会依赖性很强,因此遵守法律,在那里,有很多机会。

   No.13

   美国城市相继出现首位华裔市长

   ayor

   M

   以往,华裔很难登上美国政治舞台成了华人圈的“共识”,而事实上,最重要的原因是华裔传统上对政治冷淡,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很少通过投票去支持代表自己的候选人。然而,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巨变,上半年的关丽珍(奥克兰)和下半年的李孟贤(旧金山)都当选了当地首位华裔市长。在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我们终于看到了华裔出现在美国政治舞台的高光处。

   以李孟贤为例,他的成功完全来自于勤勉,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华人的陈

   旧观念。他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华裔社区出入,和华裔居民近距离接触,劝说他们去投票。他成功了。当然,他的当选还和旧金山的华裔人口根基厚实有关。再者,李孟贤经验丰富,虽重视华裔,但没有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华裔身上,而在平衡城市收支和引进企业上也颇有建树。

   一句点评: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华裔会融入所在的国家和所在的社区,政治上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希望他们能改变公众对华裔的固有印象。

   No.14

   Nervous

   税检风暴,华商忐忑

   西班牙政府在今年2月底发起了名为“亚洲风暴”的行动,对华商展开了税务大稽查。虽然早在今年1月,西班牙的《国家报》就透露说,税务检查就在眼前,针对华商尤其严格。然而,华商们却习惯了雷声大雨点小的行动,并没有重视这件事,结果这次检查史无前例地严格,稽查人员挨家挨户查、一件一件审,甚至派专人监视华商。

   华商最常用的手段是在商品进出口价格上做手脚,由于这次检查力度很大,而且许多是突然袭击,有不少华商“内部流通”的交易单据被西班牙当局查获。罚款单是不可避免的,接受采访的华商说,接下来很可能还会收到法院的传票

   一句点评:

   逃税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严令禁止,处罚力度极大。西班牙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差,相应的税务检查肯定越来越严,不少华商一时难以适应。一些有经验的华商通过《侨报》提出建议:华商要安分守己,用好包税制。

   No.15

   伦敦奥运里的忧虑与展望

   lympic games

   O

   今年的英国骚乱相信大家记忆犹新,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平息,而且华人商铺遇袭事件很少,但是华商的营业情况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中餐馆。据中餐馆的工作人员说,因为社会不稳定,白天的生意没受什么影响,但是晚上的客人较以往少了三分之二。一些平日营业到很晚的华人超市不得不早早关门。

   华商对在英国的生意充满期待,因为明年就是伦敦奥运会了。很多行业都

   想借着奥运的东风,增加自己的营业额。这次骚乱让他们产生了一丝不安,最担忧的莫过于旅游业从业者。他们怕游客会因此对英国敬而远之。

   一句点评:

   骚乱已经过去,看上去虽是一次偶然事件,是少数人借着群众的正当抗议进行的不法事件,然而这次骚乱反映了英国民众对经济变差的不满。奥运年,英国应该会力保社会稳定,但是未来的事情又有谁说得清呢?祝愿华商2012年生意兴隆。

   No.16

   eace

   法国华人呼吁少数族裔间和平

   P

   2011年6月,数千名在法华侨华人举行了游行活动,主题是“安全、权利”,起因是巴黎华人聚居的美丽城一起治安事件:一名华裔餐饮者因试图用手机拍下一起非裔袭击华裔事件,结果被打成重伤,躺在医院昏迷不醒多日。

   在2010年的6月,巴黎华人已经因为华裔和非裔的冲突举行过游行了。由于事件敏感,法国媒体不敢过多涉及,然而据《侨报》采访得知,少数族裔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深了。冲突原因有二,一是华人口语差,在警察面前,非裔往往占有很大的优势,这让他们在发生矛盾时不怕冲突;二是华人爱炫富,2010年游行的起因正是由于华人以往办婚宴时过于铺张,结果招来了匪徒。

   因为一直以来海外华人都给人低调和沉默的印象,甚至让人觉得软弱,在有些国家,华人一度有“模范少数族裔”之称,所以法国华人希望通过这次游行改变这种印象,表达自己的诉求。

   一句点评:

   法国少数族裔的矛盾短期内很难解决,因此像去年和今年这样的团结行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华人离真正的族裔内团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No.17

   ualifcation

   不达标成欧洲中餐业最大困境

   Q

   在欧洲,说起中餐馆的不达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卫生不达标。法国公立电视二台今年再次曝光了华人地下食品加工作坊的恶劣卫生状况。同期,捷克的“中餐馆卫生风波”也重创当地的中餐业。据《侨报》了解,大多数中餐馆并未制定卫生规范。而另一大问题是家族式经营,使得管理不达标,导致中餐馆往往呈现出一种速开速倒局面。

   第三个不达标是今年意外出现的。英国突然提高了签证要求,以后厨师的英语能力要达到雅思成绩4.0-5.0的水平。中餐馆厨师普遍文化水准不高,英语不达标将导致英国中餐馆的厨师荒。

   一句点评:

   中国菜虽被老外接受且越来越喜爱,但不达标的问题都发生在基础领域。中餐馆只有跨过这道坎,才能有更大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