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专稿:侨联现身亿税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19:12 来源: 上海侨报访上海市静安区部分楼宇侨联专员
在职场,他们多年在海内外打磨锻造,已是企业总裁、董事长和企业“中流砥柱”型高管;在侨联,他们利用自身资源,主动参与区里经济规划和社区发展并反映需求,搭建政府与楼宇沟通的桥梁。
在上海静安区的“梅恒泰金三角”以及中欣大厦、越洋广场、嘉里中心、南证大厦等十余个高档楼宇中,活跃着30多名楼宇侨联专员,他们来自辉瑞、毕马威、欧莱雅、玫琳凯、九龙仓等500强企业。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名楼宇侨联专员。让人感慨的是,这些高级写字楼里的“专员”,做起侨联工作同样令人刮目相看:“001号”侨联专员侯建平、姬红夫妇借鉴欧美先进经验管理大厦,为海归、新侨创造一流办公环境;“献策王”冯丹龙几年来提出多个高质量、有建设性和操作性的议案并被政府接受采纳;前毕马威华振会计事务所华东、华西区首席合伙人蔡廷基在轻松的聊天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带动海外出生长大的白领。这些爱国、爱侨、热心公益事业的楼宇侨联专员,成为静安区侨联工作创新的一道风景。
本报记者/李宇萍 摄影 见习记者/陶辰
“夫妻档”侨联专员 海外理念掌管“亿税楼”
地处静安区黄金地段的中欣大厦,入驻了包括美国通用等多家500强外资企业,上海四季同仁房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中欣大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建平和上海中欣长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姬红便是这栋大厦的管理者。他们以“夫妻档”的形式,于2007年正式“上岗”,成为了静安区侨联第一批侨联专员。 “我记得我是侨联专员001号。”侯建平说。“刚被新加坡总公司派来上海工作,我们俩还不是上海户口,但是回到祖国心里感觉非常亲切。尽管工作上千头万绪,但总想着有机会可以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姬红回忆道。 不久之后,侯建平和姬红与静安区侨联结缘,“我们对侨有特别的感情,愿意为侨多做工作。有机会服务侨界,我们当然
义不容辞。”还在印尼等东
南亚国家工作时,侯建平和姬红就经常为大使馆接待国内重要领导义务出力,热心肠和爱国情怀从来就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
侯建平告诉记者,“担任侨联专员以后,能够更好地凝聚高层次的华侨华人,尤其是新侨。我们在成立业委会的时候,也注意吸收那些在国外出生并生活过很多年的新侨,借鉴欧美和日本的经验来管理大厦。例如在电梯管理方面,我们在高峰时段有专门的电梯管理员。白领就餐方面,我们开辟地下室作为员工食堂,并且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解决了白领午餐难的问题。” 据侯建平介绍,原本入驻中欣大厦的企业100%是外资和跨国企业,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部分港澳台和内地企业也能够承受大厦的租金,相继将办公室迁至于此。“现在有20%的境内企业。”侯建平说,“后期
等待的清单已经排到了明年4、5月份,其实管理有方也能够为政府多缴税。”
据悉,静安区的高档写字楼中,原先称得上“亿税楼”(1年上税1亿元以上)只有嘉里中心一座楼宇,而现在静安区有19栋“亿税楼”。“我们这栋楼一年交税6-7个亿。我认为,静安区的楼宇经济做得如此好,与静安区委、区政府等有关部门细致周到的工作分不开。”侯建平说。
侨的精神渗透公司文化热心侨务受董事长影响
2000年,侯建平和姬红被新加坡长远集团总公司派到上海,“总公司做的是金矿项目,到上海我们投身房地产,也是从头学。”
姬红告诉记者,夫妻俩10年前带着一张上海地图,开始在上海“跑地”——寻找合适的地块,“当时压力蛮大的,幸好有董事会鼓励我们一直坚持。”回忆起这段经历,侯建平感慨地说:“当时我们就想着,等拿到合适的地块时,两个人要跳起来欢呼一下。”
如今两人在松江新城开发的楼盘正在动工二期,这也是松江地区第一家外资房地产开发商。“松江是上海之根,所以我们决定开发上海老洋房。我们的原则是要做精品,不会盲目拿地扩大业务,那样反而拳头攥不紧。如果做一堆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业主会很失望,我们自己也会失望。”姬红坦言。
“国家的调控政策,包括限购令等,确实很有必要。因为房价疯涨给民众带来的误导能得以及时调整。目前对我们的影响不大。现在一期照卖,二期也在动工,我们没有向银行贷款,全部靠自有资金。”姬红开玩笑说,“如果我们现在降价的话,老业主也要来砸楼盘了。”
“国家对于内资和外资的控制是不同的,内资可以滚动开发,外资只能做一个项目,所以我们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强。”侯建平补充道。
姬红认为,目前楼市会平稳发展,因为政府不愿意看到大涨和大跌。“有一点我觉得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公司的董事长他本身是老华侨,一直愿意为国家建设出力,他身上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我们一直把他作为榜样。我们热心侨的工作,或多或少受他影响。”
侯建平和姬红告诉记者,爱国爱乡的精神一直深植在海外打拼多年的侨界人士心中,“这种精神也就成为华侨华人创办的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不管生意做到哪里都想着回报祖国。”
身兼数职不嫌累点滴小事加速与上海融合
除了担任静安区楼宇侨联专员,姬红还担任江宁路街道侨联分会主席、怡景苑业委会主任、景苑居委会主任。据姬红介绍,怡景苑小区里的外籍人士和华侨华人特别多,作为租客的侨界人士也特别多。“我总想着把区里的工作和小区工作结合起来,为静安区和上海市的发展建设多做事情。”
姬红告诉记者,靠近小区的武定路,有一阵特别乱。由于到处是菜摊,时常弄得马路又臭又脏,血水四流,甚至还有小贩沿着围墙大小便。“小区居民的素质都很高,很多开的是好车,这样就给高档小区住宅环境蒙上了阴影。”接到居民的反映后,作为静安区政协委员的姬红不仅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还亲自做了调研,写了“社情民意”,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其实我们在为他人解决问题的同时,别人也在帮助我们,这是相互的,而且绝不空泛。”姬红有感而发,“我们一直把静安侨联当成自己的家,遇到问题他们会尽力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他们会为我们牵线搭桥,和有关部门联系。”姬红说,如果两人没有担任
侨联专员,“眼光和信息来源就会比现在少很多,接触面也没那么大。正是这些点滴小事让我们真正与上海融为一体。”
无论开发房产,还是担任侨联专员,侯建平和姬红都步调一致、互相扶持。当记者问及,姬红的社会职务多,又长期出差在外,是否太太更为强势时,侯建平一语道破二人关系:“她的工作我都能做,我的工作她就不一定做得了了。”
将门之女心系侨联“献策王”促成“无烟世博”
上海市十三届人代会代表、静安区侨联副主席、美国辉瑞制药中国企业事务部总监冯丹龙的办公室,坐落于中信泰富广场38楼。放眼望去,中心城区的繁华和喧闹尽收眼底。
身为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后代,这位将门之女凭借伶俐的口才和多年奋斗锻造的自信,先后担任辉瑞中美合资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秘书助理、发展部经理、人才资源部总监及事务部总监,并于今年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超过20年的工作历程和丰富的领导经验,造就了冯丹龙独特的观察视角、高度的政治敏锐度和企业社会责任心。“担任静安楼宇侨联专员,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将更多高档楼宇内的海归和新侨人士凝聚在一起。”冯丹龙说。
长期以来,冯丹龙积极呼吁建设无烟环境、促进公众健康,最终促成了上海首部地方控烟法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实施和首次无烟世博会的召开。从2008到2009年,在卫生部及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她多次组织上百名人大代表参加控烟讲座,牵头商请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实现“无烟世博”,加快上海市控制公共场所吸烟立法的议案》,发动大众媒体宣传控烟立法和“无烟世博“的意义,赢得广泛的舆论影响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该议案以超出一般议案讨论周期的速度被迅速地商讨、听证,2009年12月10日《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获得人大批准并于2010年3月1日正式实施,冯丹龙因此荣获卫生部及中国控烟协会颁发的“控烟特别贡献奖”。
据冯丹龙介绍,此前她还向上海市人大提出了“在上海人大网站上加入英文版”的建议,上海市人大于2010年推出上海人大英文网
站。
今年3月,针对上海城市老龄化、慢性病和癌症对人民健康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的现状,冯丹龙代表领衔向上海市人大提交了《关于控制慢性病、加强上海市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医保费用支出科学管控的议案》和《关于推进上海市常见癌症筛查服务的议案》,引起媒体及政府高度关注,两份议案均被相关部门采纳解决。上海社保局、医疗办公室、卫生局联合发文,明确“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治疗药品的慢性病患者,应开具2-4周用量”,从而切实缓解群众看病就医中的突出问题。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出高质量、有建设性和操作性的议案,冯丹龙可以说是静安区楼宇侨联专员的典型代表。
侨联有个“老蔡语录”潜移默化影响侨二代
冯丹龙认为,楼宇侨联专员目前的作用还是有限的,只是为所属企业的海归和新侨提供一些服务,但对于整座楼宇来说凝聚力还显不够。对此,记者从静安区侨联了解到,目前静安区楼宇侨联专员正处于涵养阶段,希望通过他们反映侨情民意、倾听心声,以侨联专员的形式搭建高级楼宇和政府沟通的桥梁。 前毕马威华振会计事务所华东、华西区首席合伙人蔡廷基担任侨联专员以来,呈现的便是这样一个角色。去年从毕马威退位,蔡廷基现任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来沪20多年的他坦言,“现在已经更习惯上海的节奏。” 蔡廷基告诉记者,在刚刚接触侨联时,他脑子里的概念只是停留在服务老归侨上,“逢年过节送上慰问和爱心。”随着新侨人士日益增多,蔡廷基意识到,侨务工作的部分重心也转向了如何为他们服务。“我做侨联专员,并不是给他们提供多少实质性帮助,而是在潜
移默化中向他们灌输思
想。”
据不完全统计,位于恒隆广场的毕马威上海办事处,新侨占据了全部员工的20%。“我们基本上还是招收本地员工,不过海外回国和香港等地派来工作的不在少数。”蔡廷基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到沪的香港金融专业人士,对于内地的工作方式早已完全融入。“不过对于从小在海外长大,刚刚到上海的年轻人来说,要适应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一些员工从小在国外长大,受的是西方教育,习惯了国外的思维。平时我会讲一些内地的办事方法,还有一点很主要,让他们认识自己是中国人。当然,你不能每星期规定他们要听一两个小时的讲座,那他们肯定没法接受。”蔡廷基笑着说。 作为静安区侨联名誉主席,蔡廷基亦经常为“国际静安”的建设献计此献策,他的“老蔡语录”更是引起了各方重视。 在蔡廷基看来,现在内地金融人才的素质和香港已经不相上下,“大量的香港金融业者都来到了上海发展,但不论是回国,还是香港过来的朋友,目前在上海碰到的最大的问题,一是小孩读书难,二是看病费用贵。如果上海能成为一个真正可以健康成长、教育和医疗有保障,并且安全的城市,那么必定会吸引更多的海归和新侨将这里作为落脚点。”蔡廷基总结说。
延伸阅读
安商、留商少不了的侨联专员
静安区地域7.62平方公里,人口30万,归侨侨眷约占20%,近6万人,在楼宇工作的侨界人士比例也很高。2007年开始,静安区侨联聘请了毕马威、欧莱雅、辉瑞、玫琳凯、九龙仓、第一东方基金等部分500强企业高管在内的30名楼宇“侨联专员”,主要做留商稳商、参政议政、楼宇党建(党建之友)、公益事业、企业文化等工作。
30名侨联专员具有较强的统战性和代表性,并有丰富的工作资源和较强的政治诉求。他们爱国、爱侨、热心公益事业。作为区的纳税大户,他们希望能主动参与区的经济社会规划,并在发展过程中反映他们的需求。同时作为区侨联在楼宇的代表,也有能力联系企业和新侨,反映情
况,起到联系沟通的作用。静安区积极开拓的侨联工作品牌,
为全市侨联乃至全国侨联的工作创新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