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安徽政采电子化助力“金财工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23:04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

  将预算编制全覆盖的管理目标纳入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

  本报记者戎素梅袁瑞娟

  临近年末,政府采购工作步入了最忙的阶段。然而,对于安徽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处长宋宝泉而言,年底的各项工作却是井然有序,甚至有些轻松的感觉。有了电子化采购平台,以往繁杂的政府采购工作全交由机器和系统完成,人自然得到了“解放”。

  据了解,自2008年起,安徽政采人白手起家,聚焦于电子化系统的开发与研制,并将预算编制全覆盖的管理目标纳入政采电子化平台,契合了财政部当前推行的“金财工程”,逐步走出“安徽模式”。那么,该省政采电子化平台建设有着怎样的理念和目标?为寻求答案,记者在日前安徽省政府采购工作会议召开之际进行了实地采访。

  “金财工程”框架下的电子化建设

  “我省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不敢说在全国排在前几位,但将预算管理纳入电子化系统中,真正实现从预算到预算的财政资金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说独一家,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谈起安徽的电子化采购平台,宋宝泉颇有几分自豪。

  据宋宝泉介绍,安徽省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是在财政部“金财工程”大框架的要求下,按照“财政资金全生命周期”和“政府采购全生命周期”理念,以契合财政资金管理要求、监管和执行功能并重为目标而建成的。

  “财政预算资金从货币形态到实物形态的转化,主要是通过预算编制、政府采购、资产配置、再回到预算编制这一全生命周期的循环完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财政资金全生命周期’。”宋宝泉进一步详细解释说,“同时,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财政资金执行管理的延伸,也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命题。这一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始于采购预算,经计划审批、采购执行、履约检查、国库支付、资产管理等环节后,最终回归指导采购预算,也是一个闭合管理。我省电子化系统的操作流程,严格遵循了这两个循环周期。”

  如此看来,预算编制是安徽省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也是要回归的终极目标。倘能从源头上控制好预算编制,中间的很多环节可省去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此外,安徽省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12345”构架体系也为人称道。所谓的“12345”,即一套覆盖全省、统一规划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财政内网和财政外部互联网2个网络;省级系统上接财政部、下联全省各市县的纵向信息管理一体化,财政内网中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支付、资产管理的一体化,体现电子政务的采购监管平台与体现电子商务的采购交易平台一体化等3个一体化;监督管理平台、操作执行平台、公共资源平台和技术支撑平台4大平台;项目库、供应商库、商品价格库、采购代理机构库、评审专家库5个资源库。

  在管理功能完善、操作公开透明、执行规范统一、网络安全可靠总体目标的指引下,该省政府采购电子化系统以资金监管和业务监管为主线,通过资源共享、严格规范政采活动,努力向全流程操作电子化、全过程监控网络化、全覆盖业务一体化迈进。

  由省级向市、县推进

  电子化管理应用系统是对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和操作方式的重大改革,不仅涉及传统采购方式的转变问题,也涉及制度重建、流程再造和职能调整等诸多问题。当记者问及下一步工作重心时,宋宝泉踌躇满志地说:“‘十二五’期间,我省的电子化政府采购建设,将遵循全省统一规划、规范标准、分级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加以推广”。

  “整个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将以人性化、规范化为起点,以电子化、信息化为手段,以提升政府采购管理、执行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目标,形成全省范围内省、市、县三级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纵向贯通的网络体系。”宋宝泉说。

  据介绍,今年年初起,黄山市招投标局进行了市级政采电子化系统的试点推广工作,截至目前,该市电子化平台试运行较为稳定,基本实现了与省本级系统的数据对接、信息及资源共享等预期目标,为市级电子化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采访即将结束时,宋宝泉向记者勾勒出未来几年内全省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推广的美好蓝图:明年年底,力争完成所有市级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系统的推广工作,并选择若干代理机构进行电子评标室建设试点;2013年底,完成全省县级政府采购电子化系统建设及所有代理机构电子评标室的建设,并以省政府采购公共资源平台建设为基础,建立以安徽政府采购网为中心,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共为一体的全省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