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爆炸袭巴格达10多个城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3 07:4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22日发生一系列爆炸袭击,涉及全市10多个城区,目前至少导致63人死亡、180多人受伤。由于部分人伤势严重,死亡人数还可能增加。
爆炸事件时机微妙。最后一批驻伊拉克美国军队18日撤离,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当天要求议会解除副总理萨利赫·穆特拉克的职务。
一天十几起爆炸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内政部官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巴格达当天发生4起汽车炸弹袭击,其中最为严重的一起发生在繁华商业区凯拉代区。一名自杀式袭击者驾驶救护车,在一座政府建筑旁引爆,造成至少13人死亡,另外36人受伤。爆炸激起一大片尘云,炸碎的救护车碎片飞入附近一所幼儿园。
当天,巴格达还发生10起路边炸弹袭击和火箭弹袭击。发生袭击的地点涉及10多个区。
伊拉克安全部队已封锁全城各主要交通要道。各处街道均可见军车、警车,警车和救护车鸣笛声持续不断。
疑有策划协调
卫生部官员和警方人员说,当天连环爆炸袭击方式包括汽车炸弹、路边炸弹和自杀式爆炸,涉及的社区大部分为什叶派聚居区,逊尼派聚居区也有波及。
没有组织立即宣布对这次的爆炸事件负责。
美联社分析,这次袭击看起来事先经过策划和协调,以多个地点为目标,按照策划和实施能力猜测,袭击者可能来自活动在伊拉克的“基地”组织。
在伊拉克的“基地”组织已经受到重创,但军事分析师普遍认为,现有“基地”组织势力仍然能够策划和发动死亡袭击。
政坛显内斗迹象
这次爆炸袭击前,伊拉克政坛内斗迹象初现,焦点为涉嫌参与恐怖活动的副总统塔里克·哈希米。
伊拉克司法机构19日对哈希米下达逮捕令,哈希米当天前往北部库尔德自治区。哈希米是逊尼派职位最高的政府官员。他否认对自己的指认罪名,说这些罪名由他的政敌、什叶派领导人马利基捏造,对他的指认有政治动机。
总理马利基21日要求哈希米的支持者把这名副总统移交司法机构。
逊尼派政党同一天拒绝参加有马利基出席的党派对话。逊尼派政治联盟“伊拉克名单”声明,马利基“是这次危机和问题的主要原因,他不是解决问题的积极因素”。
马利基22日说,当天的连环爆炸袭击背后存在“政治动机”。他认为,袭击者在学校、集市等公众场合对无辜民众发动袭击,意在破坏国家政治进程,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但他没有明确指出哪些政治势力可能是策划袭击的幕后力量。
马利基表示相信,伊拉克政局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他同时呼吁伊拉克民众不要采取报复行动,以免落入袭击者煽动内乱的圈套。(综合新华社报道)
快评
血腥袭击“试探”伊拉克政局
持续近9年的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人们对该国安全形势的走向十分关切。充满血腥的数据,是对这种关切的一次残酷的回应。
22日的袭击遍及全城,已经查明的有4起汽车炸弹袭击,路边炸弹和火箭弹袭击相加超过10起。内政部官员认为,在如此接近的时间点,动用如此多的爆炸物和武器,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准备。由此可以判断,袭击者早有安排,一直在等待时机。
这是什么样的“时机”?近期伊拉克政坛发生的震荡给出了答案。
本月19日,国家最高司法机构最高法律委员会以涉嫌恐怖活动为由,向属于逊尼派阵营的副总统哈希米发出逮捕令,哈希米否认指控。作为回应,逊尼派议员和内阁部长在议会和政府开展抗议活动。马利基21日号召各派政治力量开会协商解决争端,逊尼派阵营予以拒绝。
爆炸案件尚在调查中。伊拉克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波可称为“浪潮式袭击”的暴力活动表明,仅靠安全部队的严防死守,不足以维持伊拉克稳定。知名观察家、巴格达大学政治学教授易卜拉欣·阿梅里说:“目前伊拉克安全的最大敌人并非恐怖分子,而是政治内斗和教派、种族仇杀。”
当前的境况凸显这样一个现实:美军撤离后,伊拉克面临复杂的挑战,各政治势力必须求同存异,团结协作,铸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才是国家安宁的根本保障。
分析人士认为,对立政治阵营之间的冲突可能引发国家安全形势的震荡,但由于马利基政府基本控制了军队,因此暂时没有发生大规模内乱的危险。
新华社记者 张宁 王宏彬
(责任编辑:彭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