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印度市场廉价车大行其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3 07:4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最近几年间,印度汽车市场取得惊人的发展,在汽车销量上,从2004年的销售134.5万辆,提高到2010年的302.2万辆,6年间翻了一番还多。

  本月上旬,在印度普纳(PUNE)——距该国金融中心孟买约120公里的通用汽车TALEGAON工厂内,一辆前后都有伪装的五菱宏光引起记者的特别注意。经询问,这是通用汽车将在当地引进生产的车型之一。

  通用汽车联手上汽开拓印度汽车市场本不是什么新闻,但现今的印度汽车消费到底是怎样一种状况、有什么样的市场机遇?通用汽车与上汽联袂出击的缘由何在?五菱产品的导入又是为什么?

  光怪陆离

  

  在孟买、在德里、在印度的多个大城市,由三轮车、四轮车(主要是铃木品牌的各款小型车和一种酷似但又略小于前苏联生产的拉达轿车——即印度自主品牌的“大使牌”轿车)组成的堵车“洪流”中,不时可以看到通用、现代、本田、大众等品牌的小型车,甚至还有更高端的BMW和奔驰的身影。

  大街上,黄顶黑车身、计价器安装在发动机盖上的出租车是“大使牌”轿车,据介绍,印度各级政府官员同样是乘坐“大使牌”,显示着对自主品牌的鼎力支持。而在距孟买机场约5分钟车程的五星级ITC酒店,门前排队为客人提供出租车服务的是本田三厢飞度轿车。陪同我们参观的导游说,在印度,能够驾乘BMW、奔驰品牌高档车的,非富即贵。

  令人颇感诧异的是,虽然已经为印度一家公司收购,但捷豹、路虎在当地却非常非常罕见。在印度采访近一周时间,记者只见到过两辆捷豹轿车和一辆路虎揽胜,而捷豹汽车的广告也只见到过一次,路虎的广告根本就没有见到。对此,有同行的媒体朋友打趣说,是精明的印度商人把捷豹路虎都卖给“人傻钱多”、而且偏好加价几十万元人民币提车的中国富人了。

  多元化汽车消费的存在,真实地反映着如今印度汽车市场的现状。据了解,最近几年间,印度汽车市场取得惊人的发展,在汽车销量上,从2004年的销售134.5万辆,提高到2010年的302.2万辆,6年间翻了一番还多。特别是2009年,首次超过200万辆之后,在2010年又超过300万辆。其中,在2006年,乘用车首次超过100万辆,2010年,商用车也首次超过100万辆。

  印度汽车产业的起步并不算晚,据称是缘起于上世纪40年代,但由于种种原因,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并不顺利,特别是乘用车产销微不足道。据资料记载,直到1980年,印度轿车销量也只有30989辆。

  印度汽车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随着日本铃木汽车公司的到来而改变。1983年,铃木汽车与印度官方背景强烈的马鲁提(MARUTI)公司合资,同样是生产之后曾引进到中国市场的、发动机排量只有800毫升的奥拓(AUTO)微型轿车。

  十年之后,印度政府解禁严格的轿车生产许可证制度,各跨国公司如通用、现代、本田、大众、丰田、福特等纷至沓来,合资或独资建厂并铺设销售与维修网络。

  由于有着仅次于中国的人口数量(目前已经超过12亿人口)、较为辽阔的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持续向好的经济增长,在几年前,印度汽车市场一度被外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个别偏激的媒体甚至认为会“挑战”中国汽车产市场。

  在本次采访中记者还得知,印度汽车业界年初对本年度增长16-18%的乐观估计已不复存在,可能的增长幅度只有2-3%。

  差距悬殊

  

  同为新兴市场,印度汽车市场与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此,恰好有通用汽车分别在印度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供比较,或许可以解释这中间的差异。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严格的轿车准入制度解禁不久,通用汽车开始进入印度设立工厂。

  1996年,通用汽车在古吉拉特邦建成第一家合资企业——HALOL工厂,年生产能力为8.5万辆汽车;1999年,由于收购合资企业印方股东的另外50%股份,该工厂成为通用汽车的独资企业。

  2008年,通用汽车在印度的第二家工厂——位于普纳的TALEGAON工厂建成,一期整车生产能力为15.4万辆;而规划中的二期项目完成后,该工厂总产能将达到34.6万辆。2009年底,年产16万辆发动机的工厂也建成投产。

  至此,通用汽车在印度的两家工厂形成23.9万辆的生产能力。同时,还在印度的199个城市设有259家经销店和256个维修站。此外,通用汽车在印度BANGALORE设有技术中心。

  同样是在1996年,通用汽车开始在中国谋求合资建厂,并与多个对手在3.0升排量发动机的中高级轿车领域展开竞争。1997年3月,在与福特、丰田的决战中胜出后,通用汽车终于叩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与上汽集团签约共同投资设立产能为整车10万辆、V6发动机15万台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同时签约的还有中美合资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2002年11月18日,随着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公司的成立,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出现“双线运行”状态。

  从市场业绩比较,到2010年,通用汽车在印度销售汽车110804辆,占汽车市场份额为3.67%,在当地企业排名第五。

  也是在2010年,通用汽车两家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销量达224.66万辆,占汽车市场12.44%的份额,位列各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第一。其中,上汽通用五菱销售123.45万辆,上海通用销售101.21万辆。两家企业的销量之和,与上一年印度全国汽车销量相当(2009年印度汽车销量为225.7万辆)。

  11万辆比224万辆——很显然,通用汽车在印度市场的表现根本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再拿年销量突破10万辆来说,早在2002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投产仅3年多,即突破年产10万辆大关,当年实际销售近11万辆;而通用汽车在印度销售首次超过10万辆(2010年),则用了大约15年时间。

  至此,人们已不难理解:通用汽车为什么不但要向印度市场导入五菱宏光等产品,而且还要导入上汽通用五菱的管理团队,因为这里最缺的是对当地市场具有深刻了解和把握的人。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副总经理、通用印度总经理姚佐平对记者说,再给一点时间,明年这个时候,你就会看到巨大变化!

  记者手记

  

  开拓市场15年,份额只有3.67%——通用汽车的印度之旅并不平坦。对此,所谓的“分析师”常常就事论事地看表面现象,认为产品“不对路”、没有竞争力。但是,如果对当地市场没有根本的把握,更缺乏谙熟当地市场运作的团队,即使拥有丰富的产品阵容,又怎么样呢?

  目前,通用汽车在印度投放8款车型,产品阵容不谓不丰富,但平均每款车型销量不足1.5万辆,那又何来竞争力呢?因此,通用汽车痛下决心携手上汽合作“出海”,恰恰是看中了这一体系的能力和力量。真诚希望姚佐平们复制一个成功的印度版“五菱”模式。

  堵车“洪流”中,不时可以看到通用、现代、本田、大众等品牌的小型车,甚至还有更高端的BMW和奔驰的身影。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商务时评”

  

印度市场廉价车大行其道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