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深圳跨境人民币结算占全国15%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3 09:36 来源: 深圳新闻网-晶报

  晶报记者 余彦君/文

  近日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跌停,停止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也在抬头。在昨日举行的“人民币国际化与深圳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上,专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不可避免。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深圳将可发挥深港联动的优势和机遇。

  应对

  人民币连续跌停无需紧张

  “近来,随着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人民币开始双向浮动,而且中国外汇储备增速从减缓到少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要求人民币国际化暂缓执行,停止的呼声比较高。”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说。

  对这种波动,她认为没有必要惧怕,实际上人民币双向波动正是汇率改革的目标。目前,人民币只是从单方向升值的趋势,转为升值预期和贬值预期并存的阶段,这反而是推进人民币市场化的好时机。

  她表示,从趋势上看,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市场需求推动的结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当国际货币体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看到人民币的坚挺和中国经济成长的良好的潜力,市场希望得到人民币、希望用人民币来结算。

  预期

  明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小

  “尽管近期人民币波动不同寻常,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人民币目前仍然是亚洲区最稳定的货币。”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何东认为,从近期的走势看,人民币的离岸汇价主要是受在岸汇价的引导,只要在岸人民币市场不出问题,人民币汇率就不会出现严重问题。不过,明年全球经济非常困难,避险情绪会加重,人民币市场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但这种短期的市场波幅不用担心,短期的波动为人民币长远的发展打下基础。

  专家和学者表示,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减弱。

  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称,未来一年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小,明年中国的贸易盈余肯定会大规模下降,没有那么多热钱进来。今年10月份FDI已现负增长,同时,国内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去,而从欧洲情况来看,金融危机后的去杠杆化过程远没结束,市场还在担心欧洲,如果在明年3月份前没拿出一个有效解决方案,就有可能会出现新一轮减债,可能对亚洲造成很大的冲击,这些因素都将大大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发展

  深圳迎来人民币

  国际化机遇

  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行长张建军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积极参与人民币走出去的进程。

  据介绍,2004年香港从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开始,深圳就一直提供安全高效的清算服务。2009年7月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在全国现行开展试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后,业务发展迅速。截至今年11月末,深圳有47家银行开放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办理业务企业数量超过2200家,涵盖52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到11月,全市跨境人民币业务占全国的15%,不仅为企业带来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规避了风险。以华为和中兴通讯两家为例,两年来华为仅汇兑成本就减少2000万元,跨境人民币业务为中兴通讯规避两亿多万元的汇兑损失。

  他说,人行正大力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建设,推动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重点的金融领域创新,目前该行已将全国首创的“人民币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落户在前海地区。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称,目前,香港银行处理人民币贸易结算当中超过五分之一是以广东包括深圳的银行的支付往来的,未来深港两地银行可继续推动企业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并加强有关服务的产品开发合作。人民币的国际化会让香港和深圳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未来通过前海的发展,进一步巩固深港作为中国贸易企业和资金进出的跳板和枢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