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税”冲击进口车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3 20:13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CUBN记者 周洪博 北京报道
自2011年12月15日起,中国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实施期限2年,到2013年12月14日止。
这是商务部2011年12月14日发布的2011年第84号公告。该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制定,并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同意,参照了商务部2011年第20号公告发布的最终裁定。
中美激辩“双反税”
在12月15日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美国商务部部长约翰?布赖森发表上任后首次关键政策演讲,表明了对中国贸易政策的强硬态度。约翰?布赖森指出:“现阶段,美国的忍耐已经达到临界点,再也不能无声接受中国忽视诸多贸易规则。”
他认为,中国在上个月举行的高级别谈判中做出了部分“有希望的承诺”,但希望中国政府按照时间框架加以执行并实现具体成果,“如果中国不能实现承诺,美国将不能接受。”
而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出席稍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说,中国根据世贸的规则和企业的申请进行了公开的和符合规定的调查,对从美国进口的大排量汽车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措施,符合世贸规则,并非贸易保护主义。他希望各方正确区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正常的贸易救济措施之间的区别。
据世贸组织提供的资料,2011年该组织成员使用“双反”措施的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美国“双反”措施数量甚至增长了400%,其他一些经济体使用“双反”措施的数量也增长了200%,而今年中国实施“双反”措施的案件数量却减少了50%。
陈德铭表示,若有关方面对中国实施的“双反”措施有不同意见,“最好的方式就是请世贸的专家来评定”,中国将尊重世贸的规定及该组织对此案的最终裁决。
据了解,自今年5月5日终裁公告发布之后,原产于美国的上述汽车产品进口呈较快增长态势,5-10月,环比增长33.5%,同比增长1.3倍;平均单价呈下降趋势,10月份进口汽车单价比5月份下降12.4%。鉴于此,商务部认为有必要实施征税措施。
路透社15日报道称,中美两国之间因贸易问题的“敌对气氛日益浓重”,甚至“主导了当日开幕的WTO部长级会议”,中美代表在发言中均不点名批评对方“破坏规矩”。路透社16日的评论则指出,断言中美之间爆发“全面贸易战”为时过早,但中美贸易关系日益“充满火药味”对处于低潮中的世界贸易是一个“不祥的征兆”。
受伤的不仅是美系车
商务部公告称,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以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从价计征,计算公式为:反倾销税额=海关完税价格×反倾销税税率,反补贴税额=海关完税价格×反补贴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以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加上关税、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作为计税价格从价计征。
其中,克莱斯勒税率最低,两税相加后为15%;通用汽车两税相加税率为21.8%;福特汽车的税率则高达34.4%。
“按照这一税率,美系进口车成本少则上涨数万元,多则上涨十万元以上。”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一位销售人员告诉《中国联合商报》,尽管克莱斯勒的税率最低,但其在中国销售的所有车型均需进口。即使是最便宜的车型,也将增加进口成本15000多元,有的车型甚至增加进口成本6万元。
然而,受拖累的不仅仅是美系进口车。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双反税尽管针对美国进口车,但宝马和奔驰两大德国豪华车品牌将受到拖累,原因在于上述两款豪车在生产方面甚为倚重美国工厂,而其美国分公司同样为中国双反税所覆盖,因此难逃受累。
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对《中国联合商报》等媒体表示,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的进口数字看,美系车进口总量不过1.5万辆,份额也就在5%至6%之间;德系和日系车才是大头,两者相加份额达到70%左右。
加速进口车国产化进程
“我本想在年底前买一辆雪弗兰科迈罗,但‘双反税’的开征会不会让生产厂家将成本转嫁给我们消费者呢?”一位消费者给《中国联合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2011款3.6L传奇性能版指导价为45.58万元,针对通用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为8.9%和12.9%,再叠加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影响,如果成本上涨30%,那么终端销售价格将达到59万元。
“购车款一下子增加了10多万,完全超出了此前的市场价格。我准备改换其它车型了。”上述消费者如是说。
“目前亚市的美系进口车暂未出现涨价局面,但不排除未来不会涨价,因为目前已有经销商准备囤货惜售。”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上述销售人员表示。
对此,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双反税”的开征,可能会加速上海通用、长安福特等美系车企在华合资企业的产品引进速度。
目前,通用方面已经对外发表声明称,“通用汽车通常贯彻在本土市场生产制造产品的原则。”资料显示,上海通用目前已有丰富的产品线,仅今年一年就上市3款新车,提前做好了“双反税”开征的应对准备。
业内人士表示,为了规避这一影响,扩大市场份额,未来美系大众化车型的加速国产将成为企业的策略化选择,成为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