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英特尔“移动”起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11:38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文|CBN记者 文姝琪

  传统PC芯片巨头英特尔,

  在移动领域却光芒暗淡。

  现在它正在做出改变,

  以试图在移动市场夺得话语权。

  它能获得成功吗?

  眼见移动互联网已经势不可挡,英特尔沉不住气了。

  2011年12月15日,英特尔宣布组建一个新的移动通信部门。新部门由此前的上网本和平板电脑部门、超级移动部门、移动通信部门和移动无线部门合并而成。

  英特尔发言人罗伯特·曼尼塔说,公司此举是为了“加快和改善产品的研发过程”。合并之前,移动无线部门主要负责包括Wi-Fi在内的短距离网络,而超级移动部门则负责开发智能手机芯片。

  作为PC时代芯片的霸主,英特尔至今仍占据着全球PC市场约80%的份额。但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ARM架构芯片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显然,在这两个意味着未来的领域,英特尔还没找到状态。

  也不全然是坏事。美国《巴伦周刊》的记者蒂尔南·雷就认为,考察英特尔的股价走势,避险安全系数之高已经使其成为全球半导体股市投资的避风港。未能打入平板电脑市场反而帮助英特尔因祸得福,因为除了iPad之外,其他平板电脑一直未能取得预期销量。

  但这也只是暂时的安慰: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42.6%,平板电脑销量同比增长264.5%。

  竞争对手ARM作为核心技术供应商,凭借着低功耗这一最大优势占得了先机。而且与英特尔不同的是,ARM聪明地选择了另一种商业模式:对外授权。

  ARM的创始人赫尔曼·豪瑟在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表示,英特尔的移动微处理器业务将“注定失败”,这是因为英特尔出售芯片成品的业务模式无异于与所有半导体厂商为敌。

  不仅如此,ARM还相继宣布了64位架构和服务器产品,这意味着它已不满足于移动领域,甚至开始杀入传统的x86桌面乃至服务器市场。有消息称全球服务器巨头惠普正计划销售采用ARM架构处理器的服务器。

  这显然会对英特尔造成直接打击:惠普是英特尔在服务器处理器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来自惠普的收入占据了英特尔在该业务上大约19%的营收。

  当然,英特尔在移动领域也不是全无作为。2008年3月,英特尔推出“凌动”(Atom)处理器,专门为小型或低耗能设备使用,但这款处理器因为功耗问题,在智能手机市场遭到了ARM的阻击。

  2011年5月,英特尔提出“超级本”概念,希望能够以超长待机时间和高性能的笔记本与MacBook Air和平板电脑竞争。

  这个介于主流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之间、意欲取代上网本的概念原定在2013年公布,但为了尽快改变市场对其芯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过于笨重的印象,英特尔提前公布了这个计划。英特尔甚至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3亿美元的超级本基金,用以改造整条产业链。

  但它还是来晚了,早在一年前苹果就推出了11英寸的MacBook Air。

  而与此同时,称霸市场多年的Wintel联盟也正在瓦解。

  2011年9月,英特尔宣布与谷歌合作,Android系统将支持Intel现有的x86芯片架构。虽然对于与微软的合作关系,英特尔的CEO欧德宁依然用“最好的”来形容,但眼见微软大有被苹果和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取代之势,英特尔当然也要为自己留出后路。

  微软当然也不甘被动,就在同一天,微软也在向开发者公布早期Windows 8版本时宣称,新版本的Windows将支持ARM架构。

  往日的竞争者此时也跟英特尔站在了同一阵线上。曾屡屡指控英特尔垄断的AMD也打出超薄本的概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英特尔已经不再是AMD眼中最大的威胁。AMD的发言人麦克·西尔弗曼更表示,AMD正处在一个转折点,必须摒除过去的“AMD对抗英特尔”的旧有观念。这意味着AMD也将把方向转到移动终端领域。

  要应付ARM通过授权形成的联盟,不管对于英特尔还是AMD都是巨大的挑战。为了使自己在技术上领先于其他对手,英特尔在2011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90亿美元,并扩大生产下一代22纳米制程的微处理器,而这一数字去年仅为38亿美元。

  另一方面,英特尔暂时还拥有长期与Windows同盟形成的开发者优势,至少ARM还需要时间去培养具备实力的开发者,在此期间英特尔可以凭借自己在桌面领域的积累迅速转型。

  对于移动终端而言,与谷歌的合作看起来也不算太晚。智能手机行业尚未完全定型,而已经收购了摩托罗拉的谷歌也拥有了硬件条件。但如何收拢人心,说服其他硬件厂商选用自己的芯片,则是英特尔需要面对的另一个棘手问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