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报:伊战限制美国全球影响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7 09: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报:伊战限制美国全球影响力

  2011年12月18日最后一批美国军队撤出伊拉克 12月18日,从伊拉克撤离的美国士兵在科威特边境地区集结。新华社\路透社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2月17日文章】题:伊拉克战争,奥巴马不想要,但却构筑了他的外交政策(作者马克·兰德勒)

  从阿富汗战争到“阿拉伯之春”,从中国到反恐斗争,伊拉克战争的种种教训依旧威胁着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影响着,有时甚至是限制着总统如何在全世界施展美国的威力。

  据美国现任及前任的政府官员称,这场奥巴马从未希望发动的战争已对美国国内政策争论造成重要影响,强行占有优先地位并缩小了美国的选择余地。

  最明确地说,美国从伊拉克的迅速撤军将对美国如何处理阿富汗战争的收尾工作构成影响,北约驻阿富汗部队已同意在2014年前移交安保职责并撤出阿富汗。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军在撤离伊拉克时没有在安全问题上出现大的纰漏,这个事实本身就可能鼓励一个厌倦了战争的政府加快从阿富汗撤军的进程。

  国家安全副顾问本杰明·罗兹表示: “美国过去一直对于是否制定从阿富汗撤军时间表存在激烈争论。”与此同时,他告诫说,伊拉克并非阿富汗的完美范例,“毫无疑问的是,我们要致力于贯彻我们在阿富汗制定的撤军进程”。

  2008年在奥巴马竞选时曾为其撰写外交政策演讲稿的罗兹表示,伊拉克是人们看待奥巴马外交政策时被大大忽视的一个因素。罗兹指出,作为一名因反对战争的立场而塑造了自己的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根据伊拉克战争构筑了其外交政策的全部理论。

  他的理论具有两大核心支柱:伊拉克战争将美国人的注意力从阿富汗这一真正的战场转移开来,同时也削弱了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这就直接导致了奥巴马政府两项最重要的外交及国家安全决策,即奥巴马的反恐战略及其近来在亚洲采取的一系列外交和军事动议。

  奥巴马总统旨在恢复美国在亚洲地位的侧重点源自于国务卿希拉里和国家安全顾问托马斯·多尼伦推动的伊拉克战后“战略再平衡”。他们主张,这场战争使美国人的时间和资源在世界其他地区被吞食,使中国在整个太平洋带状地区的大部分区域扩展了自身的影响。

  到2011年,奥巴马先生对于使用武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不愿插手利比亚战争——只是在得到阿盟的认可之后有限地军事参与——表现出伊拉克战后运作的特征。在叙利亚,面对屠杀本国人民、具有萨达姆复兴社会党传统的独裁者,美国没有考虑设立禁飞区,更不用提大范围的军事干预了。

  曾在美国国务院担任资深顾问的瓦利·纳斯尔认为,“伊拉克战争留下的更重要遗产在于,美国用军力不可能塑造结果。这也导致我们对于动用武力不可靠的论断”。

  与乔治·布什总统单方面进军伊拉克相反的是,奥巴马更多地致力于采取多边外交政策。他的顾问们认为,这一点源自于他坚信美国需要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并达成一致,以恢复其道德地位。

  有些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政府的多边政策更多地归功于民主党传统的理念,而并非伊拉克战争。

  布什政府一直希望伊拉克战争成为遍及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改革的催化剂。然而,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在美国军队推翻萨达姆政权8年之后,伊拉克让美国为应对今年春季席卷中东及北非的政治变革做好了准备。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