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水果保鲜我最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04:32 来源: 经济日报

  与苹果打了数十年交道的张永茂,如今最喜欢吃的水果依然是苹果,“我喜欢吃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种植环境和运用不同栽培技术生长的各种苹果,然后根据口感琢磨哪种最好,因为一个苹果背后就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

  1977年张永茂考上了甘肃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后到庆阳地区科技处工作。由于工作出色,1986年,张永茂被调入甘肃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开始了农产品贮藏加工的研究工作。在同事眼中,张永茂对待科研工作有一股钻劲儿。1989年,在进行软包装水果罐头项目的研究中,为了找到合适的材料,他跑遍全国先后找过8家包装企业,终获成功。

  甘肃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全国前列,为了解决苹果种植区大量的等外果、次等果的综合利用问题,提高果农收入,张永茂带领他的科技团队,经过10年的努力研制出苹果脱水、膨化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苹果残次果资源通过加工,每吨可增收800元,加工成脱水苹果、苹果脆片,每吨次等果可增值1100元。”张永茂介绍说。该项目2008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09年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事农业科研30年来,张永茂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专项4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开发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5项,均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其科研创新成果,已在20多个省份的生产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3亿元。

  在甘肃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门口,还挂着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果蔬加工专业分中心和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预警甘肃分中心两块牌子。站在研究所里的院子里,张永茂感触颇深,从无到有,从一个只有三四个人的研究室到拥有数十人的专业研究所,再到甘肃省农产品贮藏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永茂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文/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陈发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