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郭本恒:从安全开始,重塑本土乳业品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01:0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刘琼

  去年刚刚收购新西兰Synlait Milk(下称“新莱特”)的光明乳业在迈出海外收购的第一步后,在今年结出了硕果,不久前其推出的一款高端原装原罐进口婴幼儿奶粉产品,欲与长期占据中国高端奶粉市场主流的洋品牌竞争。

  然而,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多变让中国乳业发展的脚步开始放缓,中国乳业在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后,靠什么增长?中国本土乳业又该如何突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重塑民族品牌?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解答了这些问题。

  乳业“黄金十年”终结?

  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满十年。中国乳业可以说是少数的几个没有受到较大冲击的行业,您如何看待入世十年中国乳业的发展?

  郭本恒:如果说中国乳业在入世以后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那是因为中国乳业很早以前就实现了国际化,而且国际化程度非常高,20年前,几乎所有的跨国乳企都进入了中国,中国乳业一直处于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

  入世十年间,是中国乳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原料奶的吨数增长了3~4倍,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依靠市场消费的拉动,乳业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产品结构明显改善,短时间内培养了一个庞大的乳品消费群体,为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日报: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宏观环境恶劣。在您看来,宏观经济形势对光明乳业和乳品行业有什么影响?光明采取了哪些化解措施?您预判2012年的形势是否会有所缓解?

  郭本恒:个人认为,光明以及乳品行业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所遇到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乳业行业增速放缓。乳品行业在2011年结束了十年来的突飞猛进的增长阶段,开始缓慢增长。现在行业的增长速度仅有10%左右,而在七八年前,中国乳业的行业增长速度超过30%。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成本的全面上升。2011年原料奶价格上升了8%~12%,辅料糖由3000元/吨涨到7000元/吨,能源价格以及人工成本等也都有至少10%左右的涨幅。现在CPI指数数据虽然有所下降 ,但2012年的物价还可能会上涨,只是涨幅会放缓。

  从安全开始重塑本土品牌

  日报: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是乳品行业的一场重大危机,国内消费者因此对本土乳品行业有很多不信任,光明乳业在产业链的安全性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来重建消费者信心,塑造品牌?

  郭本恒:三聚氰胺事件是国内个别企业出现的问题,让整个行业都遭受到影响。但是,我们光明的奶粉在三聚氰胺事件期间没有任何一个品种出现问题。

  三聚氰胺奶源问题的出现,实际上是饲养方式的问题。乳品企业从散户手中收购原奶,存在着不确定性。即使一车奶里只有几桶不好的奶,可能这一车奶都会受到影响。

  光明在奶源方面控制非常严格。在华东地区,光明的奶源由上海113家牧场的6万头奶牛供应,平均每个牧场超过500头牛,每年供应20万吨原奶。在规模效应下,机械化控奶、科学喂养等方面就形成一个闭环,奶源安全和质量得到更好保证。在外地,光明通过自建牧场或参股当地牧场的形式,控制的牧场可能规模小一些,但饲养方式是一样的,这样就完全保证了奶源的安全和品质。

  为了恢复消费者的信心,在光明的网站上,我们特意安放了新西兰新莱特乳业工厂的实时视频。消费者可以随时通过当地的摄像头,观看到奶牛以及牛奶加工厂等实时情况。我们的很多产品上市前也会请营养专家等第三方团队来研究把控。

  同时,光明还努力将自己的安全管控体系与国际进行接轨。2010年光明旗下所有工厂都在“工厂千分”标准审核中频结硕果,全部通过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再审认证和国家GMP(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认证,并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日报:您如何看待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国内乳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郭本恒:这两年,美赞臣、惠氏、雅培、雀巢等洋品牌在中国高端市场的比重加大,“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奶粉市场格局的分水岭。之前是洋品牌与本土品牌三七开,如今仅2010年,进口奶粉已经占据婴幼儿奶粉市场50%的市场份额,拥有半壁江山。而在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进口奶粉更是占据了80%的绝对优势份额,即便价格一涨再涨,仍有消费者追捧。中国本土乳品企业,需要重建消费者信任。

  竞争方式以我为主

  日报:目前来看,光明乳业与另外两大本土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还不小。未来发展追赶的策略是怎样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郭本恒: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光明采取的不是对抗的形式,而是以我为主的发展方式。2011年,光明乳业将新阶段的战略目标升级为16字,即“聚焦乳业、领先新鲜、做强常温、突破奶粉”,也就是说,在产业布局上将凸显“新鲜、常温、奶粉”三驾马车。新鲜奶方面,光明的市场份额一直是第一;目前常温奶的增长速度已由5%增长到8%。此外,奶粉业务将作为光明的另一支柱产业进行战略性的重点培育。根据规划,三年左右时间将实现20亿元以上的销售额。

  重要的是,光明希望在所有品类中的高端产品逐渐形成优势。这种高端,不只是营销定位方面的,更是具有科技含量和安全质量方面的。

  日报:入世十年,越来越多的外国乳业品牌进入中国,而民族乳业品牌“走出去”的例子却鲜有。光明对新莱特的并购,是中国乳业的首例海外并购。在您看来,本土乳业走出去是必然趋势么?未来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还会有哪些考虑?

  郭本恒:并购,包括海外并购,将是光明未来的增长方式之一。但是,光明绝不是为了并购而并购,而是基于发展战略而并购。光明未来的并购,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聚焦乳业主业,只会考虑与乳业相关的并购机会;二是价格合适;三是战略协同,要能与国内的乳品市场产生协同效应。

  目前,光明的主要战略还是面向国内消费市场。世界乳业的增长,已经有一半来自中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光明的产品,如常温酸奶莫斯利安,也曾考虑过通过走出去来开拓国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很容易,但目前销量较少,成本较高,更多的是象征意义。通过对新莱特的收购,可尝试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国际市场渠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