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FOF一定是PE业的新机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04:0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潘沩
在本报主办的“私募股权投资与高成长企业发展”论坛上,“21世纪PE研究院”和诺亚财富(NOAH.NYSE)联手发布了《2011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人白皮书》,用扎实的数据,描绘了PE基金个人投资人的群画像。
本报为此专访了诺亚财富首席市场官陈恳,就本土投资人的投资心态有更深入的挖掘,并论及人民币FOF的未来趋势——按国外经验,未来中国做得好的人民币FOF可能不会超过十个。
LP投资PE:如何“透明化”?
《21世纪》: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这份投资人白皮书中,华东地区的要占76%。这说明江浙一带的人更接受私募股权投资吗?
陈恳:总体而论,南方地区,尤其是华东地区的投资人,更接受市场化运作,更能接受专业机构的意见;北方地区对PE也感兴趣,比较倾向于口碑传播。例如,在我们的调研中郑州地区的投资人,他们对基金的认同就是朋友圈子的口碑分量最重。
《21世纪》:诺亚财富帮很多外资基金的管理人团队募过人民币基金。和本土团队相比,外资管理团队有什么特点?
陈恳:一般来说,外资基金在一些工作上做得更为规范和细致,比如合同文本的规范化。
但本土团队更能够理解投资人的需求。比如,外资基金的管理人不大接受投资人过多的投资建议。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既然有了规范、标准的国际化运作,就较难再接受本土投资人一些独有的要求。
《21世纪》:本土投资人会影响管理人的投资?
陈恳:有些投资人会希望了解管理人团队更多的信息和投资进展,希望双方沟通的频次更多,信息披露更多——比如希望管理人公布重要的投资进展。这是中国本土投资人以私人投资为主的表现之一。
其实投资这回事,任何人都会有看法。 管理人听还是不听投资人的意见,其实是他们自己对投资策略的思考。这并不一定是一个干扰。
问卷调研表明,有时投资人的要求也是相互矛盾的。比如管理人和投资人在签协议时,已经定好了投资策略,现在宏观形势变了,A觉得这种情况下要调整投资策略,B会觉得投资策略是事先定好的,所以核心的问题还是管理人团队与投资人群体沟通应更多频次,信息披露更充分。
PE业新机会:FOF的崛起
《21世纪》:今年PE界有一个很受关注的现象,就是PE FOF的崛起。包括诺亚财富自己也做了PE FOF,是不是这是未来的趋势?
陈恳:PE FOF一定是未来趋势。我们判断过,未来PE有两个趋势,一是行业化,即基金专注于某个领域,深入挖掘此领域内的机会,像青云创投专注于清洁技术;另一个就是专业化,就是由PE FOF帮助投资人专业的投最好的基金。
《21世纪》:对于投资人,PE FOF有什么好处?
陈恳:分散风险。投资人直接投私募基金好比投给某个好的管理人团队;投PE FOF则是投一群最好的团队。就是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团队的意思。
第二,享受资产配置带来的最大收益。PE FOF拿了投资人的资金后,可以投细分行业做得最出色的团队,比如投消费的、医药的、TMT的,这样还可以实现基金在所投行业上的分散。
此外,PE FOF和基金之间,交流远比个人投资人跟基金交流要为专业和深入,这样投资人也可以通过PE FOF获得更多的关于基金的信息。
《21世纪》:你觉得未来PE FOF长期胜出的关键是什么?募资能力,还是管理基金的能力?
陈恳:从长远看来,PE FOF成功一定靠的是自己的基金筛选和评估能力。未来PE FOF集中度会很高,按照二八理论,最优秀的管理人团队可能也就20%。像国外,就集中在10个PE FOF,这些中最大的投50个基金,小的也投了10-20个基金。
我想在中国,也会有这种集中化趋势。那些市场化、最先掌握优质管理人团队的PE FOF会胜出。
《21世纪》:诺亚财富也做了PE FOF,诺亚如何甄选管理人团队?
陈恳:首先,我们有一个金融数据库。在这个金融数据库中,我们对很多的金融产品都有细致而深入的研究。针对私募股权投资的,涉及到人,如对GP团队的评估当然不能全部量化,但是可以用定性指标来描述的。更重要的是,我们长期跟踪他们的表现。诺亚财富评估基金管理人团队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追踪研究他们所宣布的投资策略与实际的投资策略是否相符,研究他们过往的投资项目的真正收益,以及长期关注GP团队稳定性和团队发展潜力。通过这种长期的追踪、积累、和深入细致地团队调研,我们就可以比较系统化的找出哪些GP团队在中国可能持续做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