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骨牌推倒 强人政权纷离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11: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骨牌推倒强人政权纷离析

  动荡中东

  去年12月起,一场被西方称为“阿拉伯之春”的变革席卷了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巴林、约旦等西亚北非国家,四国强人政权倾覆。而在也门和叙利亚,乱局仍在持续。

  究竟是“阿拉伯之春”还是“阿拉伯之冬”?受影响的国家能否尽快恢复和平稳定,以及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这些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26岁的小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由于没有申请执照而被警察没收摊车,无奈之下自焚身亡。这一看似个例的事件随后引发了突尼斯大规模的街头抗议,并导致中东局势多米诺骨牌式的突变。

  突尼斯:

  “小贩之死”触发民众多年积怨

  年轻人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的自焚事件是突尼斯糟糕经济状况的极端发酵。2010年的调查报告指出,突尼斯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8%,但失业率却高达14%,其中又有30%是年轻人。此外,通货膨胀、政治腐败及生活条件不佳等也让民众积累了多年的怨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总统本·阿里家族的生活相当腐败和奢华。

  面对全国各地的骚乱,本·阿里首先是发出警告,并于2011年1月12日晚开始宵禁、部署军队。然而抗议者却喊出“我们不害怕,我们怕的只有上帝”、“本·阿里滚出去”的口号。1月14日晚,本·阿里逃往沙特阿拉伯避难,这个靠政变上台、四次连任总统的独裁者结束了他长达23年的执政。

  随后的临时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新政策,包括更换政府官员、解散本·阿里所在的前执政党“宪政民主联盟”、解散秘密警察等。并于10月23日举行制宪议会选举,民众投票踊跃,实现了突尼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选举。12月23日深夜,制宪议会通过投票批准了新政府组成人员名单,同时原则通过了杰巴利新政府的施政纲领。新政府于当地时间24日下午宣誓就职。

  布瓦吉吉16岁的妹妹贝斯马说:“我哥哥用自焚换来了新的突尼斯。”

  埃及:

  穆巴拉克承诺为时已晚

  受突尼斯变革的触动,埃及示威浪潮从1月25日开始蔓延全国。开罗和亚历山大的抗议活动最为激烈,示威者要求穆巴拉克下台,要求组建非军事政府。

  穆巴拉克,这个中东政治强人,自从1981年上台就一直担任总统。面对骚乱,他采取强力的措施进行驱散,并导致数十人伤亡。但随着骚乱升级,穆巴拉克逐渐妥协,近30年来首次任命一位副总统,并承诺不再寻求连任,表示自己已经厌倦了权力,然而这个承诺为时已晚。

  2月11日,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务,并由埃及武装部队接管权力,结束他长达30年的执政。他的再次出现是在8月3日,病躺在铁笼子里接受审判,这也是埃及历史上首次公审前领导人。

  目前埃及的局势依然动荡,民众开始抗议军方的执政方式以及对前政府官员审判缓慢。现在,埃及人民议会(议会下院)的公开选举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穆斯林兄弟会的自由和正义党暂时赢得最多席位。

  回头来看,埃及和突尼斯有着类似的根源,警察执法粗暴、政治严重腐败,加上高失业率、低工资和高物价等经济问题,最终压垮了民众对穆巴拉克的忍耐。更要命的是国家紧急安全法自1981年穆巴拉克上台就一直在实施,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次戒严。根据这个法律,政府可以无理由对个人实施无限期监禁。

  也门:

  骚乱持续时间最长

  也门的抗议活动和一个宪法修正案直接相关。1月23日,首都数千人参加抗议活动,反对之前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这个修正案意味着萨利赫有可能成为终身总统。

  面对民众要求其辞职的抗议,加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调解,萨利赫态度模糊,并数次反悔。5月23日,首都爆发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的冲突,造成上百人死亡。6月3日,总统府遭到反政府军的炮击导致萨利赫受伤,随后前往沙特阿拉伯治疗,直至9月才回国。

  也门骚乱在“阿拉伯之春”运动中持续时间最长、也最为激烈,激烈的街头战斗已将该国拖到内战边缘。11月23日,在国际社会多方努力和施压下,萨利赫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皇宫签署由海合会和联合国斡旋下达成的协议,同意交出权力。

  目前,也门的局势仍处于不确定当中。虽然萨利赫下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但其亲信仍旧把持着军队和某些政府部门,支持和反对萨利赫的双方也没有真正停火。混乱中的也门将走向何方仍有待观察。

  叙利亚:

  卡住“阿拉伯之春”的火药桶

  可以说,“阿拉伯之春”这场社会运动卡在了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对待抗议者的强硬立场,使其成为西方国家谴责的对象。针对叙利亚的制裁仍在加码。

  随着时间推移,阿萨德政府一方面成立新内阁、废除已经实行了48年的国家紧急状态法、制订全面改革计划,甚至宣布实行多党制,但另一方面却加大对抗议者的打击和镇压。联合国方面估计,自3月份以来,超过4000人死于相关暴力事件,包括大约200名儿童。

  叙利亚国内动乱的背后却是有关各国的明争暗斗,美国、欧盟相继宣布对叙利亚实施制裁,阿盟和土耳其紧随其后。与之相反,伊朗、黎巴嫩等邻国,均支持巴沙尔政权。就在美国“乔治·布什”号航母驶入叙利亚邻近海域时,俄罗斯唯一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上将”号也启程奔赴叙利亚海域。

  12月26日,阿盟观察团主席达比率领由政治、军事和人权领域人士等50余人组成的观察团前往叙利亚,这是叙利亚动乱以来比较可喜的进展。叙利亚,这个仍在流血的火药桶注定带着不确定的未来进入新年。

  专家点评

  中科院西亚北非研究所研究员殷罡:

  叙利亚未来无法预测

  从整体上看,“阿拉伯之春”是一场反专制争民主的社会运动,是阿拉伯民族觉醒、普通民众觉醒、国民意识提高的一种表现。但是不同的国家也掺杂了不同的因素。

  比如巴林,由于是个小国,军力不足,其民主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受到伊朗支持的什叶派反对逊尼派的统治。海湾国家有这样一个特点,虽然同是阿拉伯国家,由逊尼派的王室掌权,但是国民内有大量的什叶派。因此在海湾地区发生的民主运动,就不单纯是阿拉伯内部的政治运动了。其中掺杂着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争斗。所以在海湾地区,我们看不到革命成功的可能。

  叙利亚问题有多种潜在的解决方式,比如政治途径,也许会像也门,统治者最终平安离开;也有可能是暴力解决,甚至是战争解决的方式。每个国家的发展趋势是不同的,在利比亚建立民主和在埃及建立民主的难度也是不同的。所以,叙利亚的未来无法预测,因为很多偶然因素可能改变历史。

  阿拉伯地区变革,伊斯兰政党上台是板上钉钉的规律。伊斯兰政党上台,不能简单地归为好还是坏,即使在西方人眼里也不能说是坏的。阿拉伯伊斯兰政党处于在野的位置时,他们常常向国际秩序发起挑战;但当他们掌权的时候,却要服从国际秩序,因为他融入了这个轨道。同时,掌权后他们会对激进、极端的伊斯兰力量、恐怖主义活动实施压制,这也是任何一个执政者的责任。

  所以,可以得出3个结论:第一,伊斯兰政党在阿拉伯地区的非君主国家掌权是一个趋势;第二,伊斯兰政党掌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中东非君主国家的这种政治社会环境;第三,伊斯兰政党上台对遏制伊斯兰极端力量有积极意义。

  新闻回放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11月12日决定,自16日起中止叙利亚代表团参加阿盟及其相关机构的活动,直至叙利亚政府全面执行阿盟就化解该国当前危机的倡议。当晚,叙利亚民众在首都大马士革街头举行游行示威,抗议阿盟中止叙利亚阿盟成员国资格的决定。

  12月19日,叙利亚签署了接受阿盟派遣观察团的协议。双方各让一步,叙利亚局势有所缓和。

  南方日报记者 宋涛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