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天然气运营之变:直供部分取代统买统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4 01:5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林小昭
在试点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同时,广东天然气的运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广东省政府近期公布的《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运营模式方案》(下称“方案”)提出,由广东省统筹全省天然气主干管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形成覆盖全省、资源共享、开放使用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即“全省一张网”。
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作为天然气供应公共基础设施,由广东省天然气管网公司(下称“广东管网”)负责建设和运营,其他主体不得建设主干管网及直接连接下游用户(城市燃气公司及终端用户等,下同)的供气管道。
运营模式之变
“统买统卖”曾经是广东管网坚持的原则。按照规划,到2020年,将新建约3200公里管线,拥有十大气源,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年输气量达到600亿立方米。广东管网将扮演批发商兼运输商的角色,统一采购气源,统一向下游各地级市销售、输送天然气。这个模式对上游的供应商比较有利。
新的模式则对广东以及下游用户更加有利。按照新方案,广东天然气主干网采用“统筹调配”和“代输”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调配”指气源供应方提供一定比例气量交由广东管网,由广东管网统筹销售并输送给具备城市燃气经营权的各地级市以上城市燃气公司,其范围限定在城乡居民生活及公用性质用气。
实行“统筹调配”的用户主要包括:城乡居民炊事、生活热水用气,政府机关、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用气,城乡天然气应急调峰储存设施等。对该类用户实行“三保”(即保质量、保供应和保同价)。
“代输”指广东管网按照气源供应方或用户的要求,提供代输服务,收取管输费,其范围覆盖全省工商业用气,实行市场运作。 实行“代输”的用户主要包括天然气汽车、天然气发电、工业燃料、天然气化工及除“统筹调配”外的其他城市工商用户等。
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主任华贲教授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该方案最大的好处是打破了统买统卖的模式,“统买统卖绝对造成垄断,不利于天然气市场的发展。” 华贲说,对于民用的部分应该坚持特许经营、统买统卖,但对于工业、商用部分都应该由厂家与上游直接交易,从而形成一种价格竞争机制。
他指出,竞争不但会促进下游市场的发展,而且反过来也促进上游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只有天然气下游市场快速开拓了,我们的能效才能提高,碳减排任务才能完成。”
“三桶油”入股
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的股权结构在此前已经有变化。2008年3月,中海油、中石化与粤电集团共同出资、注册成立了广东管网公司,负责规划、建设和运营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三方的股比依次为40%、30%和30%。而之所以这样做,主要缘于当时该省气源众多,如果一个气源一套管网,那么就会造成重复建设和气源供应安全方面的问题。
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未来广东接收气源主要包括西二线提供的100亿立方米/年;川气入粤计划;已建成的深圳大鹏湾LNG以及已建或建设中的深圳LNG、珠海LNG、粤东LNG、粤西LNG等进口天然气等等。
最初广东方面也曾邀请中石油入股,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中石油并没有入股。其后中石油更是一度试图绕开广东管网公司,另起炉灶建设自己的管网,掌握对终端的控制权。
广东省政府对此反对。因为按照广东省的规划,广东将建设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的天然气主干管网,即“全省一张网”,实现多个气源的联网供应、互补调配。如果“全省一张网”的规划被打破,难免陷入重复建设、气源无法互补、供气安全系数下降的困境。
协调各方利益后,广东省在去年9月提出了股权结构的新设想,并于去年11月正式公布了新方案。按照方案,广东管网由代表广东省政府的粤电集团相对控股,其股比原则上保持不变;其他股东原则上以供广东气量为基础确定股比,并建立相应的股比调整机制。调整后,中海油为第二大股东;中石油和中石化并列作为第三大股东。粤电集团、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的股比分别为:28%、26%、23%、23%。
至此,广东管网也成为全国第一个由三大石油公司共同参股的省级天然气主干管网。在引入中石油,中海油退居第二位后,广东省在广东管网中将拥有更多语话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