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2的期待与见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4 21:38 来源: 中国财经报

  编者按:

   被赋予多种神秘传说的2012年,终于走进人们的视野。

   回望2011年,物价上涨、楼市限购等词语见证着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波折。尽管国际社会形势复杂,国内经济曲折不易,但寒冬里也会孕育着希望。前路虽然难测,生活还将继续。展望2012年,楼市调控仍将继续、物价下行的趋势已经明朗、股市在2011年年末留下了触碰2200点的希望,文化大繁荣前景乐观……中国社会的2012年,似乎是一个值得让人期待的一年。

   新年的钟声宽宏辽远,将人间的企望绘成万紫千红的画卷。2012年,是全球经济在艰难中寻求突破的一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每一起宏大叙事,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你我相关;每一种民生诉求,都是国家宏观政策的折射。新一年,国内外经济的走势如何,股市、楼市、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又会有什么变化?本刊开年第一期,将选取经济社会中的多个热点进行展望、猜想,以飨读者。

  GDP:经济增速8%左右 或创近年新低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透露,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保增长成首要任务。

   不少专家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经济发展将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趋势,处于“一季度低开,二、三季度稳走,四季度可能有所回升”的局面。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速预计在8%左右,或创近年新低,保增长有可能成为2012年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而在一季度经济可能继续走低的情况下,如何平衡经济增速下滑和物价大幅波动之间的关系,依然是关注的焦点。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2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在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看来,2012年的经济增长将会明显低于2011年,但低于8%的可能性不大,出现严重滑坡的可能性更小。他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接受低一些的增长率,保持政策基本稳定,适度灵活,特别需要关注和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和第三产业发展问题。

   “微”言“网”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调结构’,追求更高的经济质量,而不是增速,并不意外,而且今年三分之二省份预计GDP将超万亿,中西部提速发展。”

   点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GDP增速的期望值非常高。然而,当中国经济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更多人开始将目光转向GDP的“质量”,即调整经济结构。尽管8%的预期“应该是近十年以来的新低”,但在投资结构改善、外贸顺差减小、消费稳中趋旺等因素带动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正在巩固,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进一步孕育。

  CPI:涨幅或降至4%以内

   2012年CPI的上涨幅度预计将会有所放缓。不过,电价和水价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资源价格上调改革也许会成为推动CPI上涨的新的因素。

   2011年,全国物价走出了一根“前高后低”的曲线,资深价格专家徐连仲日前接受采访时预计,2012年CPI涨幅将保持回落态势,全年CPI涨幅或在4%以内,今年物价水平将维持稳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也透露,今年CPI总水平涨幅预期为4%左右。

   据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经济蓝皮书认为,2012年导致物价下行的因素增多:随着秋粮丰收,粮价和蔬菜价格涨幅都将趋于放慢,从而拉低CPI涨幅;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空间有限;货币金融政策将继续温和调整,流动性过剩问题有所减轻,从而对物价增长有所抑制。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甚至认为,2012年通胀率将显著下降,可能降到3%以下。不过通胀问题仍不可忽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国家发改委召开的2012年工作会议及同期全国物价局长会议也均提出,2012年稳定物价总水平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微”言“网”语:“在劳动力成本上升、油气电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等因素带动下,当前我国通胀水平的‘底部’可能已经抬高。‘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除非出现经济明显下降导致短期的通缩风险之外,我国将长期面临一定的通胀威胁。”

   点评:菜价涨了,市民着急;菜价急跌,农民犯难——调控物价就像跷跷板,一不小心就难以平衡。CPI高了,消费者叫苦;若CPI陡跌,也说明经济不景气——通胀控制在什么水平,考验宏观调控智慧。

  PM2.5:期待蓝天白云 出门不必戴口罩

  多城市今年启动PM2.5监测,2012环保大幕拉开。

   不符合百姓实际感受的空气质量评定或许将在2012年成为历史。

   日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该意见稿提出,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

   在PM2.5、臭氧纳入监测的实施时间方面,环保部相关负责人给出了分步实施的“四步走”:2012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而2016年则是新标准在全国实施的关门期限。

   不过,显然只有标准和检测还远远不够。产生PM2.5的“凶手”,恰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这背后还有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

   “微”言“网”语:“谁都没有想到,过去赚钱是为了将来‘受罪’,但是这是事实。三十年GDP增长的代价是还要花上二十年时间去治理阴霾。这是中国经济高歌猛进的悲剧,也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剧啊!”

   点评:治理灰霾,任重道远,开始治理还至少要20年,可是不开始就永远看不到希望。治污不能一蹴而就,公布PM2.5的数值满足的是公众对身处环境的知情权,而非立竿见影式污染治理的效果。保守估计,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也要占到GDP总值的约10%。言及治理,那所花费用将更加庞大。监测和公布PM2.5的实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也为人们审视经济增长及制定经济计划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

  房价:回归理性 看2012

   对于中国房地产来讲,2012年是一个转折点。

   尽管2012年的春天就在不远处,房地产市场却仿佛正向寒冬走去。

   从需求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已相继表态,今年均将继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投机性投资需求今年可能继续受到遏制。从供应看,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

   不过,为使刚性需求不被压抑,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将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支持居民的合理购房需求,优先保证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

   知名房地产研究专家陈淮说:“对中国房地产业来说,依靠于恐慌性的需求,依靠于过度占有资源的需求,依靠于为卖而买的需求支撑的关系时代过去了。”

   “微”言“网”语:“2012中国房地产5大预言:1.2012年不是2009年,没有超级大反弹;2.房地产市场会在上半年完成寻底过程,下半年放量成交;3.土地价格会向下松动,全年维持低位;4.顶替限购的政策还在试点,但部分房价大幅下降城市会取消限购;5.行业整合年。”

   点评:房价松动了、降低了,先别急着高兴,因为同时表现出来的是仍然抢购的热情,说明百姓仍然对房价感到不放心,仍有大量的刚性需求或投机需求隐含其中。房产调控不能只求价格下跌,要价稳与量增并行,建立合理的房地产价格运行和调控机制,才是健康的市场前行方向。

  出行:火车票实名制“启程”

   如今,实名制终于全面实施,但其能多大程度上缓解旅客“买票难”;能否真正打击“黄牛党”都有待实践的检验。

   自2012年1月1日起,火车票实名制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包括在此前就已实行实名制的高铁(G字头)和动车(D字头)列车的所有铁路列车都将加入实名制购票的行列。至此,覆盖全国所有车次的实名制全面“落实”。

   从试行到全面推开,火车票实名制一路坎坷。“实名制尽管不能够做到绝对公平和根本杜绝,但却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红昌表示。

   据悉,此次火车票实名制不仅仅是停留在购票层面,而是覆盖了从旅客购票至进站、验票、乘车的所有验证环节,不难想象,四次的严格验证执法必然会给旅客“实名”出行带来保证,但为此消耗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也是让旅客担心的问题。

   “微”言“网”语:“实名制购票,为何不能一步到位,像机票一样‘实名制用票’呢?只要凭身份证购票,全国电脑联网,不用出票、带票,凭身份证就可以上车。彻底杜绝黄牛,也不怕车票遗失或忘了带。”

   点评:对于铁路部门而言,实名制是顺民意之举,是一个提升服务的良好开端。铁路部门需要做的,是从舆论和乘客的意见和建议中,发现并尽快弥补可能影响实名制顺利实行的漏洞。此外,实名制最关键的验票环节也待完善,如只是实名购票而不能实名验票,实名制很可能将被架空。

  内需:三驾马车的主力

   在外部经济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将成为提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2012年出口格局较弱,投资需要培养新的增长点,2012年消费对GDP贡献的占比较2011年会有明显提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由于欧美弱增长对我国出口的带动还将回落,长期支持我国高增长的外贸,今后对经济拉动作用将减弱,中国经济的增长最终必然要靠内需。

   “微”言“网”语:“收入分配问题是造成中国长期以来内需不振的重要原因,很多民众有消费意愿而无消费能力。”

   点评:国之本在于厚民生,民生之本在于扩内需、稳就业。中产阶层数量不足应该说是我国内需迟迟难以真正启动的更重要原因。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与理想的“橄榄形”社会收入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我国迈入大众消费时代的步伐还需再“提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扩大内需”变成无所不能戴的“帽子”,其基本的落脚点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分配:中低收入者收入将增加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日前表示,要尽快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着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近年来,收入分配改革一直备受关注。对此,中央政府开出了药方: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按此发展,2012年,我们有理由更加乐观。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2012年是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有利时机,外部环境对这一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可以说,缩小收入差距,是提升百姓应对挑战的信心、理顺现阶段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源头和关键之一。

   “微”言“网”语:“仅仅就居民收入本身谈收入分配没有意义,居民收入本质上受宏观经济影响,而收入分配改革根本没有可能孤立前进,因为说到底,收入分配就是财富分配。如果没有制度性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就很难有实质性进步。”

   点评: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任务艰巨。分好财富“蛋糕”比做大“蛋糕”更难。为了做大“蛋糕”,社会成员有共识,目标一致;而分“蛋糕”,却是利益的重新分割。这样的改革需要决心,也需要智慧。收入分配改革,行要胜于言才是。

  食品:行业标准会更严

   当一个最简单不过的愿望上升为千万个家庭乃至全社会的渴望时,用“最严厉”的准入、监管、执法、问责措施来确保食品安全,就成为一种必须。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从政府来看,在社会各界关注的压力下,会不断严格监管,完善法规,增大投入。大城市的食品安全水平会不断上升。工作的重点可能从掺假、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物质的方面逐渐扩展到对生态环境的监管控制,这可能是最重要和最艰难的工作。学术界则会增大科研投入,完善监测方法和技术措施。同时帮助政府及时进行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对信息发布进行科学解读和引导。

   “微”言“网”语:“2012我只有一个愿望,很简单——食品吃着安全,饮料喝着放心。”

   点评:“安全”竟成为百姓对2012年最大的期许。食品安全问题不是简单的企业责任,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约束来彻底解决,要有专业化的政府机构去管理,有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形成一个完整、立体、多维的监管体系,才能真正让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