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留住巴楚文明的底色和基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4 21:40 来源: 中国财经报

  ——湖北省宜昌市财政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纪实

  □ 本报记者 柳青 林毓卿

   通 讯 员 谢作材 向黎

  我们的“故事”不会消失

   72岁的刘德方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栗子坪乡村的农民,也是“中国民间故事家”。

   “发现”刘德方是一个偶然的场合。1993年,栗子坪乡组织一次皮影戏擂台赛。一摸底,皮影师傅们一致反映,如果刘德方参赛,他们就只有凑角的份,刘德方因此当上评委。比赛进行得不温不火,临结束时,刘德方忍不住了,主动请缨,赢得满堂喝彩。

   “刘德方很能讲故事”,随即引起了时任县委副书记的彭明吉的注意,此后几年间,采录刘德方的稿子一天天堆起来,刘德方终于“出山”,他的生活费和医疗费纳入财政预算,政府多次为他的专著和音像出版拨出专款。

   与刘德方生长的土地相邻,五峰县还发现了故事大王刘德培,长阳县发现了土家族女故事家孙家香。这一方水土,同时养育了几位天才民间艺人。难道是偶然?

   “刘德方的出现看似偶然,实则缘于宜昌市各级财政对民间文化资源的认识和重视。”原宜昌市文化局纪检组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罗晓路这样回答道。

   作为巴楚文化的发祥地,宜昌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活化石”,是巴楚文明的底色和基因。然而,由于社会的变革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传统生态模式正在逐渐消亡,以此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上世纪80年代,宜昌市开始了对民间文化进行保护和抢救工作。2002年,宜昌市全面启动民间文化保护。

  先行一步的民间文化保护

   时至今日,罗晓路依然对2003年6月文化部在宜昌市召开的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调研座谈会记忆深刻。正是那次会议,让宜昌人凭着一腔热情干出来的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被更多人所熟知。

   当天,因为发言的人太多,原计划给罗晓路的发言时间眼看就要被挤占。罗晓路急了,她找到参会的时任湖北省文化厅厅长的蒋昌忠:“请给我5分钟。” 最终蒋昌忠把自己的发言时间留给了罗晓路。罗晓路的发言赢得了掌声,参会的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称赞宜昌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在全国超前。随后文化部《文化要情》第33期专门介绍了宜昌市民间文化保护工作。

   2002年3月,宜昌市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小组,抽调专家及相关单位专业人员60多人组成工作专班。10月,宜昌组织了300多人的民间文化普查队伍。

   采录过程中,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边,遭遇过山洪爆发的危险,也曾经受山路塌陷人车悬空的生死考验,工作人员照样追根溯源、现场真实采集,为后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宜昌保护名录积累了大量的优质数据,也抢救和保护了一批重点艺人。

   “宜昌民间文化工程保护的第一笔经费是市财政支持的。”罗晓路告诉记者,民间文化保护的起步很艰难,为了获得经费支持,她到过北京也找过湖北省相关部门,但当时全国还没开始这项工作,从中央到省级都没有此项专项经费。最后只能找到市财政,“当时任市财政局教科文科科长的李仁贵告诉我10万元的经费批下来了,当时我的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得益于先行一步,也得益于基础工作的扎实,2003年10月,宜昌市和云南省、浙江省一起,成为了首批全国3个综合试点之一。

   2004年,宜昌成立了宜昌市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文化局同时挂牌成立“宜昌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后改为“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抽调专业人员集中办公,经费独立核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抢救保护意义重大,必须设立保护工程专项资金,纳入到正常性财政预算。”据宜昌市财政局局长王金建介绍,“十一五”期间,市财政“保护工程”专项资金累计投入207万元,14个县市区地方财政共投入374万元。

  给古代文明安个现代的家

   尽管宜昌在全国先行一步,但是众多致力于“抢保”工作的宜昌人还是不无遗憾地看到,不少流变性很强、十分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淹没在了世间,有些则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

   “像薅草锣鼓,是农民在除草的集体劳作中创作的,随着这种劳动方式的消失,就很难在田间地头找到薅草锣鼓了;清江号子是过去清江上的拉船人过急流、滩头时喊的号子,但是如今清江上建起了水电站,这种喊号子的景象听不见了。”罗晓路说。

   因此,必须通过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静态性保护方式将无形文化遗产转化为有形存在,运用多学科、多技艺、多手段来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资源和实施“记忆工程”。

   宜昌市率先在全国着手数据库的建设。在这个浩繁的系统工程中,市财政安排了将近60万元的资金。“当时没有多少人觉得这事重要,市财政能再次挤出资金予以支持真可谓‘雪中送炭’。”宜昌市文化局局长王永平告诉记者,有了资金支持,非物质文化宜昌数据库的建设大刀阔斧地开展起来。市文化局先后建成了永久库、备份库、资料库、查询库和工作资料库。

   现在,宜昌市已采录、整理数据库声像资料800G。拍摄制作专题片15部。目前已成形的视频素材总量达到12.5T。图片数据量达到500G。文字数据达到2G。各县市区采集数据量近1.8T。

   截至2007年底,历时5年的《年轮——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基本建成,实现了对普查资料、田野调查、艺人库、项目库等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管理、检索和提取利用。数据库也因其通用性、兼容性和开放性而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中心的基地之一。

  活性传承拓展空间

   记者采访期间,正逢宜昌市五峰县牛庄乡中心小学开展“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活动现场,民间艺人和学校师生一起演唱了南曲的部分曲目。

   “具活态流变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能脱离人而存在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要探索传承机制,推动整体和全方位的保护。”据宜昌市财政局总会计师李仁贵介绍,宜昌市在市县两级制定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命名、奖励和资助制度。由市、县人民政府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人和优秀民族民间艺人进行命名、颁发证书,予以表彰资助,并规定具有代表性或做出重要贡献的传承人可以享受政府津贴。

   近年来,宜昌市共命名表彰优秀艺人300多人。为鼓励和支持民族文化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民族文化艺人政策。政府鼓励优秀民间艺人带徒传艺,对优秀师傅和优秀徒弟给予奖励。对参加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大赛的优秀表演者,给予奖励。

   除了注重保护已有的传承人,开发潜在的传承人在宜昌也受到关注。近年来,宜昌市探索建立了把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列入中小学生教育内容,在民族地区中、小学进行“山歌进课堂”和“南曲进课堂”试点,通过以点带面,把学校当作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摇篮。

   20年的非物质文化抢救保护工作,宜昌市捧出的是瑰宝,赢得的是荣誉: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39项入选省级名录,51项入选市级名录;4个县市或乡镇成为国家级民间文化之乡;10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湖北省入选国家级项目最多的城市。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