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觊觎我庞大消费市场 日媒:让中国"救命"? 没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5 14: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西方国家经济低迷 “觊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 日本《外交官》杂志指出——
让中国消费者“救命”?没戏
日本《外交官》杂志昨日刊文称,尽管西方对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寄予厚望,期待中国消费者能够释放巨大的需求,来帮助步履蹒跚的西方经济复苏,但这种期望很可能会落空。
文章称,不要指望中国消费者救命,把扩大对华出口当做拯救西方国家经济的“圣杯”,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中国人消费能力仍受制约
文章称,坐拥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确实在寻求扩大进口。中国政府已经表示,实现进出口的平衡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政府也将削减进口关税并鼓励进口。
分析人士称,过去十年,中国个人消费者购买的美国商品的总额已经翻番,从2000年到2010年,包括电子产品、农产品在内的美国对华出口已经增长了4倍半还多。
然而,中国仍存在严重制约消费能力的结构性障碍。中国的家庭储蓄率高达50%,这固然与中国人的传统有关,但社保体系尚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份额为37%,而 1990年时的比例为49%,相比之下,美国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高达70%。
中国市场无法弥补美国收支失衡
当然,在某些方面,中国人的消费能力确实令人鼓舞。
中国的进口增长迅速,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进口国。
文章举例指出,著名运动品牌耐克和阿迪达斯的进口额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同时,中国也是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增长最快的市场。
2011年11月发布的两份市场报告先后指出,日益老练的中国消费者开始接受“外国口味”,尤其是食品和其他进口消费品。
文章指出,西方的快餐正在迅速地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张;而中国人对咖啡——这种传统西方饮品的需求,每年以15%到20%的速度在增长,而世界的平均增速只有2%左右。
文章称,从这些数据上看,中国市场似乎前景诱人。但是,总体看,中国市场对美国出口的推动作用并不足以弥补美国的收支失衡。
有文章援引经济学家的分析称,以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一部500美元的苹果手机为例,在中国的生产成本为179美元,但实际上,只有6.5美元的成本是来自在中国组装手机的费用,其他的172.5美元都用于在中国之外的国家采购零件并组装,甚至包括在美国采购零件并出口到中国的费用。
经济学家们认为,每1美元标着“中国制造”的商品,有55%的成本是来自美国。
文章指出,中国的进口需求是在上升,但并不能治愈西方病态的经济。
正如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所言,促进中国的消费以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想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编译/记者杨铮王进雨
(责任编辑:王慧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