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再会!SOHO最嘹亮的那把萨克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01:1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Sam Rivers活了88岁。他所开启的阁楼运动,如同一场爵士乐的伍德斯托克

  王昕

  Sam Rivers去世的次日,一早醒来,微博(http://weibo.com)上@我的居然达到70多条,都是转发这条消息的朋友。

  Sam Rivers活了88岁,在爵士乐的历史上也算长寿之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Blue Note公司的一批人里,他大器晚成,并且越老越醇香逼人。

  Mosaic公司那套Sam Rivers的Blue Note公司全集,价格想必又要水涨船高。前些年狠狠心买下这套全集的时候,说实话,冲着的是绝版二字,现在则愈发绝决了。其实,Blue Note自己也再版了这些全套中的几乎所有作品,并且以专辑的形式复刻。个人觉得,那些妙不可言的封套,比起Mosaic模式化的黑底人像封套要更能体现Sam Rivers的性情。

  1964年出版第一张专辑《Fuchsia Swing Song》时,Sam Rivers已经年届四十。在此之前,他虽然有着音乐院校的经历,却一直不务正业四处厮混,如果不是1964年,死党Tony Williams把他拉入自己的演奏组再介绍给Miles Davis,并且后者随即带着他们巡演,Sam Rivers或许会瞎混到老死。

  和Ornette Coleman、John Coltrane、Albert Ayler等第一批的自由爵士乐手有着区别,Sam Rivers的即兴/自由乐手生涯并不呼应着当时的民权运动,与之意气相投的还包括Andrew Hill、Bobby Hutcherson、Larry Young、Tony Williams等人,他们或许在思想上同样是激进的,但在他们的音乐中,却始终让自己的声音回归到音乐的本质而不是过多表达音乐以外的东西。一个不太形象的比喻,他们是自由爵士的学者而不是战士,也正是这批人,形成了Blue Note公司的新事物(New Thing),他们对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直至70年代的前卫爵士运动居功至伟。

  Sam Rivers在Blue Note的四张专辑,无一例外的表现优异。其声音并非如Albert Alyer那样充斥着噪音和不和谐声响,很多的时候Hard Bop的滋味依然浓郁,只是他的萨克斯里吹出的音符多出了畅快的思辨和轻盈的自由,在他的长笛演奏里甚至可以感受Eric Dolphy在其最后时刻的那一缕天外飞仙的超然。如果你只能用一首曲子感受他的光泽和色彩,那么我毫不犹豫推荐你听下Sam Rivers的《Beatrice》,从容逸然的极品。

  反而是在民权运动势微的上世纪70年代,Sam Rivers表现出自己更为张狂和放肆的一面,休整数年远赴欧洲多日后,他在70年代早期出版于自由爵士大本营Impulse的几张作品,都是以精力充沛风格凶悍的自由/即兴作品,尤其1974年的《Crystal》专辑,他歇斯底里地组成了64人编制的超级大乐团,并且抛弃了钢琴(这一招他在后来的作品里屡试不爽),是一次彻底的关于爵士乐声响的冒险之旅。

  能招募到64人,自然也和Rivbea有关。1970年,Sam和妻子Bea,在纽约休斯敦街南(South Of Houston)地区,也就是简称为SOHO的地方,利用一些旧厂房和破仓库,开设了名为Rivbea的录音棚,起先是用来为他自己的Rivbea大乐队排练提供场地,后来则索性对所有同道中人开放,Sam Rivers对于Rivbea的宗旨就是:你随时可以前来,但要演奏你愿意演奏的东西。

  大批的自由/即兴爵士乐手迅速汇集到这里。起初是纽约市里的一些人,随后芝加哥等地的人们也闻讯前来,从已有名头Anthony Braxton,到刚出道的Oliver Lake,还有有着无比响亮名字却肯定不是那个大家熟悉的那位歌王的即兴乐手Michael Jackson,整个美国的食不果腹却胸怀世界的前卫爵士乐手,就这样聚集在Sam Rivbea周围。人一多,地方自然就显得狭小拥挤,尤其在表演的时候,乐手和听众之间根本没有舞台上下之分,彼此之间只有不到数米的距离,Rivbea于是又被戏称为Loft(阁楼)。在爵士乐历史上,由此诞生了著名的阁楼运动,与大洋彼岸欧洲发生的即兴/前卫浪潮交相生辉,阁楼运动代表了上世纪70年代爵士乐在融合爵士乐占主流时代的一次自觉的凤凰涅槃。

  阁楼运动的高潮出现在1976年的5月14日至23日,Rivbea举行了连续十天的“野花”音乐节。用极低的价格选购好门票,观众便可以在这里没日没夜地观看演出、和乐手交流,甚至可以和乐手现场切磋技艺。这样一场爵士乐的伍德斯托克,28个团体/个人的马拉松式演奏,令Sam Rivers名垂青史,只不过,为了体现公平和民主,他也只是作为二十八分之一在Rivbea的规定时段中表演,而在后来出版的五唱片的现场录音全集中,他也只是以一曲《Rainbows》亮相。

  70年代后期,与Rivers合作密切的是大提琴手Dave Holland,他们联手的两张二重奏作品无比迷人,而联手其他几位乐手录制的Holland的ECM名作《Conference Of The Birds》,则精彩到令人难以置信。

  80年代之后,Sam Rivers移居到奥兰多,在那里他重组Rivbea大乐队,1999年在RCA公司旗下发表了广受赞誉的大乐队作品《Inspiration》,那一年他76岁。当大家认为他可以衣锦还乡,用如此辉煌告别自己音乐生涯时,Sam Rivers却继续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接连出版多张唱片,把自己的音乐带入到新的千禧年。

  再会!SOHO最嘹亮的那把萨克斯,还有爵士乐的那束灿烂野花,它们随着主人Sam Rivers,会出现在天堂,夺目悦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