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03:35 来源: 经济日报

  “改革带来了大发展、新变化!”谈起近些年的发展情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董事长陈昕颇为感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新闻出版领域先行先试,始终走在前列,努力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人民,为整个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宝贵经验。

  体制改革成果显著

  “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产业经济增长年均超过20%,与“十五”末相比,全行业总资产、总产出、总销售、总利润均翻了一番,印刷业翻了两番

  2003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确定在北京等9个地区和35个宣传文化单位进行试点,其中新闻出版系统试点单位占21家,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截至2010年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148家应转制的出版社中,除一家停办退出外,全面完成了转制任务。这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中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标志着我国经营性出版单位全面完成身份转换。

  得益于体制改革,这期间,12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成功组建,40余家企业集团成功上市,一批出版、印刷、物流和数字出版基地陆续建立,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新闻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主力军、国民经济新亮点的作用开始凸显。

  2010年,全国出版图书33万种、71亿册;出版报纸1939种,年发行量超过450亿份;出版期刊9884种,年发行量超过32亿册;新闻出版业总产值达到1.27万亿元。

  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工作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已经有1600余家报刊出版单位拿到了“企业身份证”,新闻出版的生产力进一步得到释放。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同样突飞猛进,营销收入已从2006年的21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51亿元,5年间平均增幅接近50%。2010年,数字出版总产出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比例已接近10%,成为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上海、广州、重庆、天津为龙头,遍布“东、南、西、北”的数字出版格局,行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为“走出去”积蓄力量

  2010年,全国共输出出版物版权5691种,引进出版物版权16602种,版权贸易逆差从“十五”末的7.2:1缩小到“十一五”末的2.9:1,5年间版权输出总量增长275%

  新闻出版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走出去”夯实了基础、铺平了道路、积蓄了力量。

  为有效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新闻出版总署实施了一系列“走出去”重点工程。《大中华文库》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重点新闻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扶持工程、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重点企业与重点项目奖励计划等项目的实施,目标明确、扶持到位,有效调动了新闻出版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大中华文库》已推出87种汉英对照版和15种汉韩对照版,56%的产品销往国外,成为国际著名大学和图书馆的必备中国图书。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新闻出版企业市场主体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们不仅创造着“走出去”的产品,而且直接在海外布点,投资、合资、合作甚至并购国外出版公司。安徽出版集团在俄罗斯创建的新时代印刷有限公司,其业务近年来已拓展到了全俄境内的10个州,企业综合实力位居俄罗斯中央区前列。人民卫生出版社投资收购了加拿大BC戴克出版公司的全部医学图书资产。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在英国注册成立了第一家以出版英文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并且实现了当年组建、当年赢利。《狼图腾》、《于丹〈论语〉心得》等一批代表中华优秀文化的图书在海外市场广受欢迎。

  两个效益有机统一

  新闻出版总署将文化事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推进“全民阅读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城乡阅报栏(屏)工程”、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等一系列新闻出版惠民工程建设

  2007年3月,“农家书屋工程”正式启动。几年来,各地农家书屋已成为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的好阵地。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将于今年全面覆盖全国64万个行政村,切实解决农民“读书难”、“看报难”问题。在解决农家书屋“全覆盖”问题的同时,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将农家书屋的资源利用好、管理好,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发展的长效机制,让农家书屋具备了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记者日前在江苏省南京市近郊的锁石村看到,这里不仅配备了1.5万余册各类图书,而且还将宽带网接到了农家书屋,为村民及时查阅最新农业技术信息和农产品交易信息创造了条件。

  如今,遍布城乡的出版物发行网络正在逐步建立,新华文轩的“发行连锁便民文化工程”将图书发行与超市、便利店、药店、医院等的服务功能融为一体,采取“店中店”的形式设立文化便利店;浙江新华书店将个体或民营书店吸纳进图书发行网络,产业触角已伸向偏远农村地区;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探索出“三合一农民文化家园”,将农家书屋、便利店和健康的农民绿色网络室建设在一起……

  这些新方法,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好地统一起来,必将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