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预选首战凸显三看点 选举年关注四焦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07:33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陶冶

  当地时间本月4日凌晨,被视为2012美国大选预选阶段风向标的共和党首场党内预选结果在艾奥瓦州揭晓。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米特·罗姆尼凭借8票微弱优势拔得头筹,预示着未来10个多月时间里人们将看到可能比往届选举更为激烈的政坛角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张志新5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持续疲弱是本次大选的最主要背景,奥巴马政府未能带领美国经济走出低迷在给其竞争者带来“取而代之”的希望同时,也为整个竞选的激烈交锋埋下伏笔。

  艾奥瓦一役三看点引人关注

  尽管艾奥瓦州和马上开锣预选的新罕布什尔都是美国小州,但因其是最早启动选举的两个州,因此被喻为整个预选阶段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受到包括两党竞选人、选民以及媒体在内的各界高度关注。透过这两州的预选过程和结果,人们往往可以大致把握整个大选的看点和特点。张志新认为,4日结束的艾奥瓦州预选至少有三个方面引人关注。

  首先,此次报名参加预选的共和党参选人数很多,最多时多达9位,最终参与论战的候选人也多达七位,表明共和党人在美国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看到了奥巴马执政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奥巴马不是无懈可击,对其落选心存希望,愿意趁此机会展开一搏。

  其次,从选举结果的前三甲排名中可以看到共和党内部竞争异常火爆,不同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交锋激烈。罗姆尼以极其微弱的优势排名第一,前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里克·桑托勒姆和得克萨斯州众议员罗恩·保罗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罗姆尼是共和党内的温和保守派,桑托勒姆则来自极端保守派,而现年76岁的罗恩·保罗则是地地道道的孤立主义者(主张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收缩,包括退出联合国、不向外派兵以及不干涉别国内政等)。显然,这三位胜出者立场迥异,支持率却大体相同,表明其党内派系竞争十分激烈。

  最后,今年共和党的初选结果存在较大变数。与以往几届大选年共和党初选日期均较其全国委员会规定有所提前一样,今年该委员会本来规定允许四个州在2月1日前举行初选,其它各州在3月6日初选,但艾奥瓦州元旦刚过就开锣,令共和党全国委员会颇为不满。对此,该委员会下令要对违反规则的州进行处罚,处罚方法就是可能会对这几个州的选票计数打折。这意味着,此番罗姆尼赢得的这一点微弱优势在打折后可能更加微不足道。

  四大话题贯穿选举年始终

  无论是正在进行的共和党党内预选,还是未来更加激烈的两党争夺,张志新认为2012选举年的主要争执议题毫无疑问将围绕经济展开,经济领域将成为争夺最为激烈的竞选阵地。“总体说来,谁能促进就业增长,谁能提高经济增速,谁能找到带领美国经济走出低迷的灵丹妙药谁就能胜出。”他说。在此之前,共和党在国会中始终扮演着反对党的角色,反对奥巴马在刺激经济、创造就业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而这一切将在大选年进一步加码。“对于两党来说,经济领域的争执主要是执政理念的交锋。无论是民主党主张的大政府还是共和党主张的小政府,均各有优劣,关键要看哪个政府是真正有效、能够为老百姓切实做事的政府。”张志新表示。

  除此之外,医疗保险改革、金融监管改革以及国债与赤字问题是两党争执的另外三个主阵地。其中,2010年奥巴马通过的医改方案自其宣布立法之日起就受到来自共和党的重重阻挠。目前已有20个州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提交诉状认为这一法案违反宪法,要求将其废除。毫无疑问,这一争夺还将继续并且愈演愈烈。同年通过的金改方案虽然被视为奥巴马执政期间最辉煌的立法成就,但其执行同样遭遇共和党的阻拦。后者认为对华尔街监管过多,不利经济增长。正是受困于共和党的层层设障,当地时间本周三奥巴马利用国会休会任命权绕过共和党,任命了一位新的消费金融保护署署长。此前奥巴马提名的两位候选署长均在国会落败。奥巴马此举已然激怒共和党人,预计双方围绕金改方案实施的斗争将更加激烈。至于国债与赤字问题更是老生党谈,在大选之年围绕这一问题的辩论预计将更加热闹。几天后美国国会复会后将展开新一轮有关上调美债上限的讨论,而这决不会是最后一次。

  中国问题再次成为选战话题

  和历次选举一样,中国问题此番再次被美国政客翻出来热炒。罗姆尼参选前即大张旗鼓地攻击中国经济政策,称进入白宫后第一件事就是对中国商品实施高额进口关税。而另一名候选人、美国国会众议院前议长金里奇也称将在上任后聘用最具攻击性的律师出任美贸易代表,除了每周与中国进行协商,一旦遇上贸易纷争,将在24小时内采取行动。

  张志新认为,中国问题被热炒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中国崛起的态势让美国政界、学界、商界乃至普通民众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各方对于中国崛起后中美关系发展的方向感到担忧。奥巴马甚至明确表示“美国不当老二”,“不能被中国赶超”。“这反映了美国政界焦虑不安的心情,使得中国顺理成章地成为攻击对象,成为美国经济疲弱的替罪羊。”其次,从历史上来看,美国政客拿中国问题做文章基本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却可以得到可观的政治收益,没有人愿意放弃这个“一本万利”的竞选利器。不过,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就是选举期间的言论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公众注意,在最终的大选赢家入驻白宫以后,其立场通常会大为软化,更加理性务实。“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美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处理不好中美关系肯定要出大问题。”张志新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