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对美"越顶外交"背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13:5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世事如棋局局新。真相和道理深藏在每天发生的海量时事动态背后。《天下纵横谈》透视政治、经济、文化三维视野,贯通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每周一次为您抽丝剥茧,显现新闻本质。
日本对美搞“越顶外交”,对华政策变化乃形势所逼
●中日启动自贸区谈判和互购国债
据路透社2011年12月25日报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日前表示,日本和中国就2012年初启动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谈判达成共识。野田佳彦还称,日本寻求购买中国国债,且两国政府就加强金融合作达成共识。
●中日首脑一致认为应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011年12月27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6日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一致认为,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中日应与有关各方一起努力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双方在野田访华期间都重申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在去年11月20日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日本本想借助美国来制衡中国,但美国却想利用日本的这个心思,来先行完成对日本真实国民财富的收编,以充实美国的资产泡沫。TPP的出台,让美国的这一战略意图显山露水。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正是TPP在美国的重新包装下浓墨重彩地推出,才让日本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任何阵营势力没有完全分清楚你我的时代,将本国的利益完全寄托在某个特定国家身上,将招致本国利益最大的损失,日本在中日关系上的病态心理,最终将把日本人的经济之路,导向让美国肆无忌惮地收割的死胡同。”因此,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日本外交政策可能出现调整,其核心是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虽然这种调整必然是不稳定的,中国仍可以持开放态度。”
刚刚过去的一周,日本对华外交的变化,正在沿着当初评论员所谈到的方向行进。而体现日本对华外交政策转变的,则是日本首相访问中国所取得的成果。这个成果有两大看点,一是双方在有关维护朝鲜半岛局势稳定的问题上,达成了基本一致。在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之后,中国表态希望各方维持朝鲜半岛稳定,而通过领导人会晤的方式,直接就此达成共识的,只有日本一家。这是相当值得品味的。可以说,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日本这次是对美国人搞了一次“越顶”外交,这是不同寻常的。从历史上来看,只有美国对日本搞“越顶外交”,比如尼克松秘密访问中国,而少见日本敢于对美国搞“越顶”外交。评论员认为,可以预料,日本此次外交政策的变化,必将对日美关系造成冲击。
而中日互换国债,以及就启动自由贸易谈判的时间表达成共识的成果,则更表明,日本深刻地意识到,日本的经济前途在亚洲大陆,而非在太平洋另一边的美国。对美国而言,这是一种负面的变化,但对中国以及亚洲而言,日本外交政策的这些变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用金融“点穴”警告日本,美国担心日本“重返”亚洲
●美国不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据《华尔街日报》2011年12月27日报道:美国政府当天再度表示,中国并未操纵人民币汇率,但同时强调,人民币升值步伐一直不够。
●日本官员称汇市干预是必要手段
据日本共同社2011年12月28日报道:日本财务省一位高级官员当天表示,日本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是一个必要手段。这是针对美国政府发布报告敦促日本避免进行单边汇市干预作出回应。美国财政部报告称,日本应当采取根本性的、彻底的举措来提高国内经济的活力,提高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激发潜在增长率。
本次美国汇率报告的中国部分,可以说在人们的预料之中。美国还没有准备好与中国打贸易战,因此也就不可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是这份报告令人意外的部分,则是对日本汇率政策的批评。
评论员认为,美国对日本汇率政策的批评,正是评论员在往期《天下纵横谈》中所谈到的“美国试图收割日本国民财富以充实美国高泡沫资产的意图”的体现。最能体现美国这一意图的,则是报告中的这段话:“与其通过干预汇率来解决国内对强势日元的担忧,日本不如采取根本性的、彻底的举措来提高国内经济的活力,提高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激发潜在增长率。”这段话可谓充满威胁,直指日本以高国民负债维持日本经济泡沫的死穴。它显示,美国随时可以要求日本自行挤破自己的经济泡沫,以大规模的去杠杆化,让日本经济先死而后生,也就是所谓的“彻底的、根本性的举措来恢复活力”。
在了解了美国对日的经济意图之后,评论员认为,如果对日本最近对华外交政策变化的行动有这样一个推断,从逻辑上来看,也是非常合理的:即在美国此次发布汇率报告之前,日本有关方面已经获悉了该报告的基本内容;因此,日本才会在对华关系上,有了比很多人预料的更大胆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则是日本对美国试图控制本国经济与财富的一种反制:日本不仅在政治上有可能“重返”亚洲,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甚至有可能通过与中国互换国债的方式,来支持中国的国际金融影响力:这就是与中国互换国债的政治含义所在。
对于日本的这一反制,评论员认为,美国人是读懂了的。可以预料的是,美国不会这么轻易被日本威胁的。下一个观察点,就是美国在什么时候,将日本的国债问题正式破题;一旦如此,日美矛盾激化将不可避免。当然,日美都不会轻易走到这一步的。
日本印度外交新动向,向中美传达不同含义
●日本与印度将举行首次联合军演
据共同社2011年12月28日报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当天在印度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辛格举行了会谈,双方就日本海上自卫队与印度海军2012年首次进行联合演习达成共识。会谈还确认将扩大日方对印度基建项目的支援、加速旨在重启日印核能协定谈判的工作磋商。
会谈还确认将扩大日方对印度基建项目的支援、加速旨在重启日印核能协定谈判的工作磋商。双方还就推进稀土生产合作达成了协议。野田看准印度经济增长势头,表示今后5年内,日本将提供相当于45亿美元的日元贷款支援印度基建。日方提供的资金将被用于推进“德里-孟买工业走廊”构想。
在访问中国之后,日本首相随后又访问了印度。从日本与印度取得了这一系列成果来看,评论员认为,这与日本与中国达成的一系列成果的意图,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都是冲着彻底打消美国试图收割日本财富这一目的。
不管是与印度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也好,还是与印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也好,或者推进德里-孟买工业走廊也好,评论员认为,日本的这些举动,都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最大的意图之一,就是做给美国人看的:那就是,日本是可以在美国政治与经济遏制中国的战略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军事上,日本可以发挥“小喽罗”的作用;在经济上,日本则可以发挥遏制中国产业链条延伸的作用,甚至可以与美国一起,在印度打造另外一个“世界工厂”,取中国而代之。
评论员认为,日本的这些想法,根本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它确实是一部分美国人的夙愿。这么多年来,在美国舆论的主导下,西方媒体炒作“中印之争”,其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试图引导那些前往中国投资的外国资本流向印度。但结果如何,世界是有目共睹的。西方舆论世界里的印度与中国相争的神话,印度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只存在于西方舆论的自我想象里,而在真实的世界里,事情则是完全不同的。
评论员甚至认为,如果世界上还存在一个在短时间内。把印度打造成另外一个“世界工厂”的力量的话,那恐怕既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国,而惟有中国能够做到。日本也好,美国也好,他们的人力成本已经太高了,而中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与性价比高于任何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成本,则是印度全面工业化最需要又紧缺的资源。
所以,评论员认为,对于日本与印度之间的这番眉来眼去,中国完全可以视之若有若无。
日韩怕被美国“割肉”,中国因势利导应对
●中韩在首尔举行第四次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2011年12月27日消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同韩国外交通商部第一次官朴锡焕日前在首尔举行了第四次中韩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双方认为,有关各方应共同努力,维护朝鲜半岛和本地区的和平稳定。
●中韩两国元首互致新年贺电并启动中韩友好交流年
据新华社2012年1月1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韩国总统李明博1日互致新年贺电,共同宣布启动“中韩友好交流年”。
当然,任何一个外交动作的变化,其意义都是多重的、复杂的。日本对印度关系的新变化,既是对美国的逢迎,同时也是日本对中国隐藏的一个警告:日本并非已被美国逼到墙角,日本依然有应对中国其他的战略选项。评论员认为,日本对华外交变化同时出现示好与警告的矛盾迹象,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这个逻辑就是日本大国外交的挣扎与苏醒。评论员认为,野田佳彦上台之后,日本政府才算暂时摆脱了地震与核泄漏灾难的打击,并开始真正考虑日本的未来出路。而这个出路问题,仍然是“入亚”与“入美”的抉择。不过,随着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的发展,日本在这两者之间骑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对中国而言,日本的骑墙政策不值得惊讶,因为它是一贯的,只不过现在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我们所要做的则是,根据日本骑墙政策的调整,来推动中国与亚洲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点,从中韩关系的最近发展上,则可以看到对日本政策变化,中国采取开放心态的良好效果。
在日本高级别的对美“越顶外交之后”,中韩两国达成维护朝鲜半岛稳定共识的消息,则是美国的东亚盟友对美国的又一次“越顶外交”。评论员认为,虽然这次中韩外交部门高级别对话的等级,要远低与日本首脑与中国领导人达成共识的等级,但是其在政治意义上是一样不可低估的。不管韩国的动作是否经过了美国的允许,它们在公开层面上至少都向世界传达了这么一个信息:美国的两个最亲密的东亚盟友,都充分认识到,在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分量上,中国在某些时候,比美国还要重要。
不过,评论员认为,日韩的外交行动并没有得到美国的秘密允许,而是日韩的自主选择。因为,在美国当前全球政治与军事战略大撤退当中,日本也好,韩国也好,恐怕都明白,美国缺乏充足的战略资源投入东亚;他仍都在防备着,美国可能随时挥刀从盟友身上割肉。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