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战略性新兴产业:谨防竹篮打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7 02:48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金碚

  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被描绘得前景美妙,令人憧憬和向往,美好景色虽然可以遥望,但要到达那里必须靠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远行。在当前条件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节点在哪里?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一片炙手可热的热土,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势头方兴未艾。

  形势令人振奋,但新兴产业的成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有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精神和毅力。

  立足于产业经济的现实基础

  产业升级必须考虑国家规模、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基本国情条件。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产业升级,拓展产业空间,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产业升级必须考虑国家规模、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基本国情条件,特别是产业技术水平的现实基础和劳动力素质的实际状况。所以,尽管以科技革命为支撑,具有技术路线的“飞跃”、“突变”性质,可以发现和开拓产业发展的“新大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特征,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被描绘得前景美妙,令人憧憬和向往,但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绝不是凭空创造,其成功和“成气候”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新兴产业要发展成为具有战略地位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都必须依托于现实的工业体系。也就是说,美好景色虽然可以遥望,但要到达那里必须靠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远行。如果没有远行的意志,期望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短期内就大功告成,则难免遭受“鸡飞蛋打”或“竹篮打水”的挫折。

  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体现产业发展战略方向的新产业。那么,中国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是什么?从经济发展大势而言,中国产业变迁所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应对新挑战。由于企业生产成本的较快上升、资源约束越来越强、环境保护标准越来越高,必须以技术创新来克服产业发展的现实矛盾和约束。第二,攀升产业链。加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先进产业的速度,逐步占领世界产业高端领域,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第三,拓展新空间。形成新的产业门类,实现产业发展阶段的革命性跨越。

  所有的统计数据和可以观察到的经济现象都表明,就全国而言,目前,中国工业没有“夕阳产业”,从最传统的工业部门到先进制造业的各个部门,所有的工业部门在中国都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几乎所有工业行业的增长率都高于国内生产总值10.3%的增长率。这表明,现有工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所以,中国产业升级的意义绝不在于“放弃”,而在于“强化”,即全方位地加强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向更加发达的产业体系发展,使各产业部门(包括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都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是中国产业体系变革的迫切要务。

  所以,中国产业发展必须处理好三个基本关系:第一,现有产业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关系;第二,化石能源与新能源的关系;第三,全面提升工业素质与发展高端产业以及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关系。总之,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是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技术创新。其中,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产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核心是技术创新

  在技术不成熟和技术路线不明确的条件下,不能急于在低端产业链上铺摊子。

  新兴产业是未来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关系中国重大利益并且可能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未来产业。既然是未来产业,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技术路线选择的不确定性和技术产业化的不成熟性。大多数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在发达国家中也还没有成熟,其产业化仍然处于必须依赖政府补贴的阶段;而且即使是发达国家比较成熟和适用的技术路线也未必完全适用于中国的现实国情。

  所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内容和成败关键是核心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化技术和经济机制的成熟。对于中国产业发展的现实,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包括发达国家已经存在而我国尚没有的高端产业及产业链高端环节,也包括在发达国家正在探索的新的产业门类。无论是前一类产业还是后一类产业,都要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尽管对于前一类产业我国尚有一定的模仿创新可能,实现技术的国际转移,因而技术路线选择比较明确,但是总体来说,在这两类产业的发展中自主创新的决定性作用都越来越强。因为,高端技术的国际转移障碍非常高。而发展后一类产业则只能主要靠自主创新,因而其研发成本、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都是相当高的。

  在技术不成熟和技术路线不明确的条件下,不能急于在低端产业链上铺摊子,过分扩大生产能力。实际上,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都是很长的产业链,在产业链的有些环节上(通常是终端使用环节)具有资源环保优势;而在有的环节上并不具有资源环保优势,甚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反而是高消耗和高污染的工艺(例如,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产业链前端)。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实现某些产业端的技术创新,而且要培育和实现全产业链以至产业全生命周期的成熟技术和技术经济优势。从这一角度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不是“点”状突破,而是“线”状(全产业链)和“面”状的(需要社会性的广泛创新包括基础设施的支持)技术革命。因此,必须以系统、综合和全面协调的创新活动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

  不能异化为圈地块、争补贴、上项目的锦标赛

  要避免传统发展思维和“血拼”式增长方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演。

  当前,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地区竞争的投资热点领域,这本身虽然无可厚非,但是由于原有经济增长方式的惯性和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所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往往异化为竞相扩展产能的投资项目。而且,由于各地方政府直接和深度参与产业发展的竞争,以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所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演变为圈地块、争补贴、上投资的锦标赛,导致很大的副作用和资源浪费。

  当然,任何发展路径和产业路线都要有一定的资源投入,需要有一定的建设用地开发指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能没有政府支持,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政府补贴也是有限的。依靠生产性投资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正是需要改变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典型行为。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很可能又出现中国产业主要在新兴产业的中低端进入和低效益端扩张,将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成本留在中国,而把节能环保的产品出口到了发达国家的现象。而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原本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衷,决不应该出现从大门被赶出去的“魔鬼”,又从窗户跑回来的结果。如果那样,将无助于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也违背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衷。

  所以,关键的问题是必须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式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新的体制机制来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沿着更高效率、更具有科学合理性的路径推进,避免传统发展思维和“血拼”式增长方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演。

  企业的创新想象空间至关重要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不是一哄而上的投资热,而是脚踏实地的研发创新。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产业发展重大问题之一。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越是重大的问题越需要由更高级别的决策层次来解决。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各级政府的经济规划和项目审批部门也都忙于策划和安排所辖地区或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具体投资项目。由于凡政府认定的项目方向,往往就会有特殊的支持和优惠措施,例如,可以有建设用地指标,甚至还会有财政资金的补贴,所以可以引致企业投其所好。但是,如果因此而认为政府部门就比企业更明白,特别是越高层次的政府部门就越聪明,越了解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路线,越能够做出正确的项目选择,则是过高估计了政府部门的能力。实际上,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政府部门拥有的信息和信息处理能力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如果政府部门决策失当,往往会产生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后果。

  从各国工业发展史看,技术创新以至“工业革命”和新兴产业的出现从来不是由政府计划出来的。政府虽然可以在支持和促进重大技术创新上发挥重要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但是,企业毕竟是最终的创新实现者。实现创新归根结底是由企业创意和完成的事。企业面临着最现实的生存和竞争压力,对创新具有最切身的感受,可以说,创新成败关系到它们的身家性命,所以,企业是创新动力的最强盛源泉。

  创新是做前人未曾做过的事,甚至是要做前人未曾想到过的事,所以,实现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创新者的想象力,企业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越大,创新的成果就会越丰硕。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期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给企业和基层留下了多大的创新想象空间。中国工业化继续推进所面临的约束和问题似乎是极为棘手难解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道路艰巨,风险很大。但只要给企业以充分的创新想象空间,创新成果就能层出不穷,中国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定会有乐观前景。

  所以,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路径、技术选择特别是项目决策上,政府没有必要规定或者强求企业如何做,或者以高强度补贴的方式诱使企业就范。政府的高强度补贴不仅不可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而且会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从根本上扰乱技术创新的环境。要相信,让企业充分发挥想象力,它们中的大多数可以走上可行的技术创新道路和进行适当的技术路线选择。从而实现中国整个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总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不是一哄而上的投资热,而是脚踏实地的研发创新;不是政府对企业强力补贴的揠苗助长,而是企业创新想象的更大自由空间和自负其责的技术路线选择;不是政府直接决定市场赢家,而是提供让更多企业参与竞争和合作的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BMW中经智库专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