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必须打破垄断以及实现要素市场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7 03:3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日前召开,在本届会议的十大议题中,由财政部主导的“改进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受到广泛关注。此前曾有消息称拟组建“金融国资委”的草案已经获批。
这又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行政化和市场化的讨论。中国的市场舆论经常表达出对央企垄断的不满,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又出现所谓“国进民退”的现象,央企饱受舆论质疑。
有种观点认为,央企是市场化形成的公司,因为不应背“垄断黑锅”。不过,这值得商榷。该观点认为央企背了“垄断黑锅”,因为“中国企业的垄断是自然垄断多,不是企业自己用垄断去控制价格、控制市场”。一些央企所处的行业(如石油电网铁路航空等)是容易产生自然垄断的行业,但自然垄断是市场自然条件产生的,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处于垄断地位,中国在这些行业拒绝竞争。此外,认为价格与垄断地位都是政府部门控制而不是企业,因此不是企业垄断,也不是故事的全部,因为,国有企业垄断本身就是政企合一的形式。
事实上,也正是政企合一形式让市场对行政垄断的不满转移到央企身上,因为央企是执行行政垄断的机构。正是垄断背后的国家力量促成了央企越来越强大的垄断以及蔓延,如国进民退。比如在煤炭行业,行政之手关闭民营煤矿,为国有企业的并购和进一步垄断市场创造了条件。再比如电网企业,开始向上游发电和设备制造进军等等。“国进民退”意味着垄断行业并没有开放,但垄断企业向更多的领域蔓延,以行政力量作为后盾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依靠政府提供的信贷优势。
另一个观点是,认为没有国有经济就没有非公经济今天的发展,国家给了非公企业不少优惠政策,没有国有企业年年增长的纳税,国家没有钱给出这些优惠。这个判断也值得商榷,首先,除了超国民待遇的外资企业外,国家从来没有给非公企业优惠政策,即使有利于非公企业发展的政策也是市场经济本身就该具有的制度环境,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完善空间还很大。其次,并不是国有经济的税收扶持了民营企业。在1990年代金融机构深陷巨额坏账,而这些坏账都是一些国有企业产生的。这些窟窿显然不是国有经济所填补,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窟窿。国有经济是依靠人民补贴才生存下来,而且目前的利润也是由垄断所得而非市场效率的结果,即以牺牲全民福利为代价,相当一部分央企是靠财政补贴和廉价信贷才能支撑。
央企垄断的不良影响并非是企业垄断本身,它本质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垄断,直接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发生扭曲。比如水、电、石油、天然气、信贷等价格和供给都处于管制之下。尽管土地不属于央企垄断,不过是由地方政府直接垄断而已。这种要素垄断是中国经济结构扭曲和失衡的最主要根源,它对外体现于汇率方面,令大量资源与民众福利流失,换回的外汇储备又冲击国内物价。对内而言,利率垄断和土地垄断造成投资过剩与资产泡沫。
近年来,国资委的相关工作是较为成功的,央企数量已经由此前的196家减到123家,但利润大增,超过1万亿元。这与国资委推进的改革有关,比如出台了23个规章和193个规范性文件。这些成功同时也是以1990年代的国企改革作为基础,而且过去十年也是全球要素资源重新配置激发的增长周期,这是一种历史偶然,也不完全是央企本身变“强”。
中国不可回避的经济转型,须以打破垄断以及要素市场化为前提,而这两个目标同一个阻力和障碍就是央企。央企应该接受竞争,政府也要放弃要素管制,中国才有进入新增长周期的可能。何况,以美国为首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开始不满中国央企优势,提出了“竞争中立”概念,拒绝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与私营企业不公平竞争。无论是国内需求还是国际环境,都需要垄断的央企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