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业务中的 沪港匹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7 03:3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新金融研究院顾问 上海市市委常委、副市长 屠光绍
长期以来,上海和香港的金融合作就已经非常密切,双方之间的交流往来非常频繁。上海和香港的金融机构在两地互设分支的数量不断增加,内地企业在两地挂牌上市也有长足的进展。目前,香港已经是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也正在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总之,沪港之间的金融合作已经有了良好稳固的基础。
2009年4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对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之间如何更好地合作、形成合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0年1月份,我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亚洲金融论坛,那个时候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是上海要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应如何处理好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关系。
在论坛上,我提出要通过“三个面向”来寻找沪港金融发展的机遇和合作机会。一是要面向全球。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要能够合作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共同为中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提升提供支持。二是要面向未来。面向未来主要是指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未来在金融服务上,香港和上海两个金融中心会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完全可以共同发挥作用。三是面向互动。虽然上海和香港都是金融中心,但因为香港已经是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而上海还在建设当中,特别是内地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等等,因此上海和香港可以形成互补和互动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
这“三个面向”提出后,得到大家的广泛赞同。从这样一个定位来看,沪港在金融合作方面有很多事情可以推动。国务院关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文件发布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国际和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有了新的进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也进一步提升,上海香港的金融合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这里,我要特别提到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的问题。现在,还没有称之为人民币国际化,因为国际化是一个大概念,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是也没有完全停留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水平上,现在叫做人民币跨境业务。目前人民币跨境业务比跨境贸易结算范围更加宽泛了,但是仍处于人民币国际化比较低级的阶段。随着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启动和发展,使得上海和香港的金融合作有了客观的需要,也提供了很大的动力。
具体来讲,人民币跨境业务过程当中,因为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客观上会形成一个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所以下一步香港和上海在分别发展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过程中,两地要更多地互动。在相当长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匹配互动。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有效匹配,对发挥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的作用,支持人民币国际化非常有必要。在过去没有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情况下,香港和上海两个市场除了企业两地上市挂牌、机构互设之外,市场没有打通,这是我们过去沪港金融合作的一个基本特征。而人民币跨境业务使得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相互连通。并且,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被更广泛使用,对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之间的匹配、互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如果能够有效匹配,对于发挥好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作用,形成合力,支持人民币的国际化,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在目前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已经初具规模的情况下,下一步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匹配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加快发展在岸市场,从而为离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如果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脱节,或者不匹配,两个市场就很难形成有效的互动,来共同支撑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发展在岸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重点推进,加快实现三个“匹配”。
首先,市场“匹配”。要加快健全市场体系,当前迫切需要加快债券市场发展。围绕债券市场发展,关键是要加快扩大债市主体,促进债市统一互联,促进市场化机制。如果没有一个有相当规模、功能比较健全的在岸市场的支撑,离岸市场也难以快速发展。因此要加快在岸市场发展,促进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规模进一步扩大、功能进一步完善。
有序促进在岸市场的对外开放。在岸市场的开放是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互动、匹配的一个非常核心的环节。现在人民币已经走出国门,不管是在境内的人民币,还是在境外的人民币,两者之间一定要有有效的连接。当然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我们也希望人民币这颗子弹可以在外多飞一会儿,这就要发挥香港的作用,满足国际上对人民币的需求。但是另外一方面,人民币的子弹飞得再远,也需要和在岸市场形成有效的连动,所以要扩大在岸市场的开放。
现在境外三类银行机构已经可以在境内银行间市场进行债券交易,人民币的QFII也已经启动,但在岸市场的开放,还有很多其它内容。例如,股票国际板的正式推出还要考虑市场条件和时机。目前可以考虑加快推动更多的境外机构来华发行债券。此外,在人民币的清算体系以及其他市场设施上也要对接。
其次,机制要“匹配”。比如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利率形成机制。随着离岸人民币的规模增加,市场交易也将趋于活跃,境外是完全市场化的,这就客观上要求要加快在岸人民币市场的机制改革,否则,巨大的机制落差,容易形成“套利”格局。一些改革已经很难让所有方面都满意,也没有任何一个决策能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具备时才推出,因此必须抓住改革攻坚的主要问题,解决今后发展的主要矛盾,而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就是金融体系中的核心问题。如果没有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无法深入推进,因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核心还是人民币的可兑换。因此要创造条件,加快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最后,微观“匹配”。在以人民币为纽带的与离岸市场的互动中,在岸市场要注重微观基础的健全。要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各类主体走出去,人民币要走出去,必须健全和完善这些主体的激励机制。我在此重点谈谈考虑将上交所进行股份制改造。交易所的股份制改造有三大好处:一是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目前,交易所的机构性质模糊,既非政府机构,也没完全市场化运作。过去在股权分置改革未完成的时候,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市场是扭曲的,交易所股份制改革时机确实不成熟。但现在股市已经实现全流通,我个人认为,目前启动交易所股份制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二是有利于理清资源配置问题。证监会的很多工作其实可以下放给交易所来承担,因为交易所有更多资源和更灵活的机制来发挥其市场主体作用,特别是在人才资源的集聚方面。三是与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有关,即有利于更好地支持上海和香港这个方面进一步的合作。现在,交易所股份化及上市并在此基础上的全球联盟已经成为大趋势。在上交所股份制改革完成后,上交所和港交所就可以开展合作,形成合力,比如,上交所和港交所可以相互持股。这对于上交所和港交所的总体发展大有好处,从而为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的互动互补形成更紧密的平台基础。
总之,下一步要切实研究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如何实现相互匹配,有效互动。只有这样才不会形成香港跑得很远,上海仍很落后的不匹配局面。如果最后落差依然很大,不能形成有效的协同,沪港合作就无法实现“三个面向”,共同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等任务也无法有效完成。
(本文为作者在2011年12月17日由中国金融40人论坛、上海新金融研究院、香港中国高校联金融协会联合举办的“沪港金融圆桌内部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稿,已经作者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