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融强大的战略意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8 04:24 来源: 信息时报

  

金融强大的战略意义
《看多中国》聂庆平 蔡笑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

  书己见

  高效与健全的金融体系促进荷兰成为17世纪的世界经济霸权;英国曾利用国际金本位制维系其在世界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金融市场、美联储、美元霸权三大重要支柱支撑美国成为并维持了超级大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国崛起战略要有大国金融战略的配合与支持。资本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论及金融就必谈资本市场。

  自下而上的股份制试点,深圳股市的“狂热”事件,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中国证监会的诞生,股权分置改革的前生今世,B股市场的试点,H股市场产生的前后经过,聂庆平以历史见证者和重要推手的角色,在《看多中国》一书中,为我们一一梳理资本市场深埋历史烟尘的节点,生动描绘一个个曲折痛苦的过程,至今读来仍颇感沧桑。

  金融力量的强弱是影响大国崛起进程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金融力量的强大对大国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金融力量已成为大国崛起的基本型战略力量,大国在崛起过程中应建立一个高信誉度的中央银行、一个繁荣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确立本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构建符合本国利益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是大国金融战略的核心和终极目标。国际制度已成为大国确立和维持金融霸权强有力的工具。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开放中要注重风险的防范,必须从经济崛起的高度把GDP增长、信贷政策、汇率制度改革、国际资本流动管制和金融业的开放整体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2008年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为何是从美国开始?第一声暴雷为何是从雷曼兄弟的破产倒闭开始?在这场危机中,世界的金融体系发生了哪些变化?全球金融体系该不该“去杠杆化与全球化”?中国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中国的金融业在危机后表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究竟面临着怎样的机遇?美国为什么要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时机是否成熟?引领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新革命性力量又在哪里?外汇储备如何成为影响美元及其资产价格的力量?等等,《看多中国》一书对这些问题,也都做了尝试性回答。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 《看多中国》的作者聂庆平、蔡笑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股票市场本身,不是因为实体经济出了大的问题导致上市公司的质量恶化,而是场外信贷衍生品市场泛滥发展”。那么,目前中国的金融战略,究竟是应该急于国际化,还是应着眼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日本资本市场开放,使日本市场更加趋于国际化的同时,也让外资主导了价值判断的标准,左右着市场价格的形成。韩国则十分重视开放政策的综合考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与外汇兑换自由化衔接,与利率改革并行,与银行、证券、保险业开放同举,结果增强了市场信心,促进了市场交易的活跃,国内证券市场进一步国际化,但外国资本流动的波动性也对韩国金融稳定带来巨大影响,1997年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鲜活例子。《看多中国》的作者,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兴市场的市场开放和制度转变、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本国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实力足够强大三个我国资本市场对外资开放的命题,完善H股和B股市场、进一步优化QFII与QDII制度、实施资本市场“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政策等建议,以实现金融强大与大国崛起。

  叶雷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说不尽的慈禧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