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水立方入不敷出:年亏损1100多万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9 14:47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文|CBN记者 王娜

  这座耗资13亿元建成的奥运遗产,

  仍然只是一个旅游景点,

  补贴之下,

  年亏损1100多万元。

  除了让水立方商业化,

  经营者的当务之急是压缩成本。

  主要靠售卖旅游门票运营的水立方,已经入不敷出。

  2011年12月27日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副总经理杨奇勇说,水立方急需政策扶植和产业资金支持。2011年其自营收入约为8800万,但场馆维护、二期资产折旧、能耗等在内的成本费用总计却达到了9929.9万人民币,亏损1100多万元。如果不是在跳水、短池和花样游泳3项国际赛事中获得了北京体育产业共计960.2万的资金支持,其亏损额将更大。

  这座耗资13亿元的水上活动场所,仍然只是一个旅游景点。就在2010年8月,建设管理奥运场馆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还曾骄傲于蜂拥而来的游客所带来的收益,他们称旅游客流让外国的奥运场馆羡慕不已,鸟巢累计接待游客达1300万人次,水立方累计接待游客450万人次,这两大标志性奥运场馆的日均客流量一度超过了北京的传统历史名胜故宫和长城,鸟巢综合运营收入达5.5亿元,水立方也有1.5亿元进账,其中超过七成来自门票收入。

  比起旅游产业来,仲量联行战略咨询部董事张艺艺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奥林匹克公园更应该发展成商务区,“旅游产业能发展多少年呢?你看亚运村,还有谁会到那去旅游?”她还去过首尔的奥运公园,发现已经很少有人光顾那里。现在,奥林匹克公园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今年水立方的游客总人数同比下降了30%,亏损也随之而来。

  也不是没有过把水立方改造成商业体的做法。

  经过近十个月的改建,2010年7月28日水立方重新对外开放,在保留承办大型国际赛事功能的基础上,水立方耗资3.5亿变身为一个水上娱乐健身中心。水立方约8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中,非竞赛面积占了88.6%,但单位建筑面积上的年营业收入只有1300元,对于空间的商业潜力显然未有效利用。虽然设有电影院、戏院、购物设施、游泳池、会议场所和比赛场馆,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却太过单一,在品牌推广和营销上也明显不足。2011年,水立方仅承办了68场活动,平均每周还不到2场,这个数字与其知名度不相匹配。

  水立方的改变到现在还未奏效,杨奇勇说随着奥运参观热度的继续下降,赛后运营压力越来越大。

  眼下,吸引游客是杨奇勇能想到的解决亏损最有效的方法,毕竟做商业还需要时间来培养,水立方正考虑通过气泡变色升级、增加裸眼3D景观等方法吸引他们,“2012年的目标是让旅游收入稳住不降。”

  比起花钱,经营方更应该做的是压缩成本。水立方的压力更多来自于运营费用的居高不下,按照2011年其成本费用总计9929.9万来计算,平均每月成本高达827万。其中,水立方每年的能耗、场馆维护和劳动力成本共计5756.32万元,占总支出比重的58%。而在这里工作的运营、维护、合作单位共33家,工作人员1200余人。按照人均工资三四万元计算,人力成本约为3600到4800余万元。

  精简人员,降低能耗费用,对能源使用做更精细化的分时段测量和优化,是比裸眼3D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