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0 05:21 来源: 经济日报

  地处燕山深处的周台子村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一个小村庄。20多年前,这里贫困落后,当时村里人均收入不足400元。如今,这个2046口人的村庄,村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万元,村民实现了教育有补贴、看病不花钱、养老有保障、就业在村企、人人有活干。

  冬天的一个下午,周台子村老年公寓,75岁的刘殿英老人和老伴正在聊天。老人容光焕发,精神抖擞。

  瞧着老人的快乐劲儿,老年公寓主任丛秀芹告诉记者,公寓里共住了118位老人,村子里满70岁的老人都可以免费入住。从2006年起,村里每月都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生活补贴,现在每月发500元。

  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映衬了周台子村的新农村图景。在周台子小学新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了电脑及现代化教学设施,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初中的上学费用实行全免,高中开始到研究生阶段每人每年有1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奖学金。村民看病,在新农合报销50%的基础上,村里再给报销50%。从2002年开始,村里自筹资金实行新民居改造。目前,全村已经实现户均一套住宅楼,在塞北乡村率先实现了村容整洁。

  1987年,周台子村还是一个烂摊子的时候,范振喜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刚当兵回来的年轻人决心和大家一起改变周台子的面貌。

  周台子村有几个小铁矿,但全在村民个人手中。范振喜决心依托矿产形成集体支柱产业,为村经济发展积累第一桶金。当时村里有一个矿点在范振喜二哥手中。范振喜一次次做二哥的工作,最终,村里收回了矿点。慢慢地,村里其他的几个矿点也纳入了统一管理。仅此一举,村集体一年就多收入10万元,积累了发展资本。

  范振喜白天黑夜围绕着村经济发展苦心思虑,集体经济逐渐有了起色。

  由于拼命劳作和缺少休息,1991年,范振喜得了白血病。得知范书记得了“血癌”,许多村民哭了:“范振喜是我们的好书记,我们得想办法救他。”乡亲们自发捐款,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短短几天凑齐了钱。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范振喜把对村民的回报投入到更加忘我的工作中。周台子村村民们说:“范书记除了吃饭睡觉,想的干的全是工作。”

  “没有创新发展,就没有周台子的今天。”范振喜对记者说。当年,在一穷二白的山区小村,周台子选择了优先发展集体经济。1992年村里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办起了第一家村办企业,接着又以“滚雪球”的方式建起几个企业。1994年周台子率先建成小康村,2002年周台子村人均收入达到4280元,成为全县首富村。

  周台子村仅有1000多亩地。随着村办企业兴起,村民大多开始了上下班制,仅有的土地出现闲置。如何利用好这闲置的土地?2006年,经过实践摸索,周台子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地经营模式:以每亩耕地每年补偿村民250公斤大米的价格,按每年12月1日大米市场零售最高价兑现,适时把农民的承包地返租过来,由村集体代经营。接着村集体对耕地进行统一平整改造,建设了蔬菜温室大棚、采摘园等设施农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

  率先建设农村新民居。2001年,村班子提出“改造旧村,建设新村”的目标时,村集体年收入还不足200万元。范振喜说:“村集体发展不就是为了村民生活更幸福么,这事咬牙咱也得干。”新民居建设还与荒山荒坡改造和尾矿坝整治结合起来,实现了居住环境改善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

  生产发展了,村民生活改善了,村委会开始考虑更长远的发展。周台子科技中心的闫伟娜是今年刚回村工作的大学生,村里像她这样的回村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有12个。周台子村为大学生回村就业制定了人才政策。“有了人才,才有周台子更长远的未来。”范振喜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