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侨”提案:归侨津贴应增一二百元 老归侨:很高兴国家记得我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1 19:20 来源: 上海侨报

   上海两会侨界提案“追问”民生和文化

   既然物价一个劲儿上涨,早期归侨津贴就不应该总是“意思意思”;第一次提出筹建上海“侨博”的倡议至今已经十多年,今年争取要在文物征集上“先动起来”;“华侨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是涉及面最广的侨界平台之一,所以要借鉴兄弟省市侨联经验,做好长期提案的准备;外籍人士、港澳台侨胞的个税起征点比一般标准高1300元的规定,要尽早在新侨集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落实……

   问题不休,提案不止,一向是侨界委员、代表的特色。1月9日,在上海市两会召开前夕的咨询会上,因为委员们向各职能部门提问太热烈,记者不得不“喊”着采访,受访的委员们热情地探过头,却也只能“喊”着回答。记者在梳理了这些“喊话”记录后发现,这些侨字头提案背后,侨界委员们不仅仅在每年一次的两会上为民生、为经济大声疾呼,更做好了长期追踪的准备——侨字头提案,都有一股追着问的劲头。

   本报记者/陈丽伟 张璐 周可 摄影/见习记者 陶辰

   归侨津贴:涨100元对上海财政来说不算什么

   “按大数3000人的规模来计算,假设每位归侨每月再增加100元,那么每月增加财政支出在30万元,全市财政一年需增加支出合计360万元。”

   “两会”一开始,记者获悉,作为致公党的集体提案中,有一项《关于适当增加早期退休归侨生活津贴的建议》。上海市老归侨谢老伯得知这一情况,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其实归侨津贴的意义更多的不在于钱多钱少,这是一种荣誉。这些年来,上海的归侨津贴涨过几次,很高兴国家没有忘记我们。”

   记者从致公党方面了解到,早期归侨为国家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早就从第一线退休。如果上世纪80年代前后退休,他们的退休工资目前一般维持在2000元左右,甚至还有收入更少的人只拿到1500元。这样的水平,就与需要政府托底保障的低收入群体相距不远了。在目前日趋高企的城市生活成本压力之下,这部分归侨家庭的日子过得不轻松,如果家中再有人不幸罹患疾病的话,情况就更加糟糕。

   早在1995年,市政府侨办、市社会保险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局、市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联合发文,给早期退休归侨每人每月发放生活津贴50元,2003年调整到每人每月100元。但不断走高的物价因素,又消蚀了政府此前所作的努力,使得不少老归侨每天不能不为如何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而犯愁。

   据统计,现在本市健在的、在文革之前回国的归侨约3040人。假设每位归侨每月再增加100元,那么每月增加财政支出约30万元,全市财政一年需增加支出约360万元;每人每月再增加200元,那么每月增加支出在60万元,全市财政一年需增加财政支出合计720万元。这笔数字对于上海市的财政收入来讲,应该是可以承受的(据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上海市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873.58亿元)。增加的津贴不多,却对改善老归侨生活意义非同寻常,而且这项工作在海外华侨华人圈中产生的影响,将使上海的建设受益。

   一位曾因归侨津贴的发放而致信本报的杨浦区老归侨在电话里对记者表示:“早期归侨津贴增加100元,其实相对于上海的财政收入,不算什么。但是政府要照顾的群体多,面面俱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老归侨的生活并不富裕,年纪大了医疗费用也多,这个津贴还是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为此,致公党在提案中建议:在现有100元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00元,如果条件许可可直接增加到200元;有关部门对全市早期归侨退休后的生活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早期归侨工作提供依据。

   个税起征点:外籍人士、港澳台侨应是4800元

   “很多人不知道,华侨、港澳台胞和外籍人士的个税起征点应该比一般员工高1300元。”

   在政协小组会议间隙,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张癸还向记者透露了另一个重点提案的主要内容:“很多人忽视了,华侨、港澳台胞和外籍人士的个税起征点应该比一般员工高1300元。”

   据上海师范大学侨联介绍,近年来,随着上海对海外优秀华人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新侨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上海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很多新侨人才又要国内国外两头跑,不少人的家属仍生活在海外,因此在个人收入所得税上,应该与一般标准有所区别。更重要的是,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中早已明确规定,在华外企工作的外籍人士,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条例》有关规定,个人收入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1300元。这意味着很多新侨人士的个税起征点应该是目前的3500元再加上1300元,即4800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用人单位不了解这条规定,而且由于上海高校有的是市属有的是部属,所以在这一块的执行上,经常出现推诿、踢皮球的情况。上海市侨联准备就这种情况提出提案,一方面提醒涉及到的在沪工作的纳税人,一方面督促用人单位尽快落实法律相关规定。

   华侨服务中心:将成涉及面最广的侨界平台

   “希望市侨联发挥组织层级高、视野宽、统筹能力强的优势,搭建一个统一的专门为侨服务的实体平台。”

   “华侨服务中心建成后,每一个上海侨界人士都会从这个平台中获益。”一位侨界政协委员这样告诉记者。目前,在上海市侨联考虑提交的集体提案中,涉及面最广的堪称筹建华侨服务中心的建议。

   据上海市侨联介绍,随着上海各类侨界群体、组织的发展,侨界人士迫切希望市侨联能发挥组织层级高、视野宽、统筹能力强的优势,搭建一个统一的专门为侨服务的实体平台。

   首先,随着老归侨群体年龄增大,几乎都已是退休一族。老归侨群体特殊的时代背景、群体特征,决定了他们更需要在属地化服务外,建立以海外侨居地、国内祖籍地和国内侨校为纽带的联系、联谊方式。当前,老归侨群体在社区受到了街道、居委、基层侨联组织的高度关心,但众多老归侨普遍反映缺少在市一级层面的归侨活动和服务场所,现在仅剩下在华侨大厦“华侨之家”的一个会议室,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老侨已连续多年呼吁市侨联能为他们提供固定的、多功能的活动场所。如何让各个老侨群体实现跨区域的、以共同历史背景为纽带的联系、联谊活动,需要在市一级层面予以考虑。

   其次,在区县、园区、社区、校区等基层侨联活跃着大量侨界文艺团队、志愿者队伍等未正式注册的群众性团队,这些侨界群众迫切希望在市一级层面得到侨联组织的引导,搭建交流经验和共享资源的平台。

   再次,已经正式注册的侨联社会组织也十分渴望在市一级层面得到公益项目、资金、社会工作人才、团队的扶持和帮助,以不断壮大自身为侨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实力。

   在政协小组会议上,一位侨联界别委员趁休息间隙与记者谈起这个提议时表示:“我们应该借鉴北京的做法。北京市侨联《关于建立北京市归侨之家的提案》也是连续递交了好几年,最后获批成立集法律咨询、文化娱乐、学习培训等为一体的华侨服务中心。”

   上海市侨联认为,如果能成立华侨服务中心,既为老侨解决联谊、社交需求,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又能为各类侨界群众团队、社会组织的活动、发展、壮大提供包括场地、交流、项目、信息等在内的多功能服务;还能为全国侨联各级组织和本市人民团体新时期的枢纽型组织建设创造新经验。

   延伸阅读

   归侨津贴,最热“接力提案”

   在本次两会上的侨界议题中,记者发现,早期归侨津贴是侨办、致公党、侨联等涉侨机构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而且大有涉侨部门合力、接力追踪、一定要有个说法的态势。

   上海市侨联介绍,2011年年初,市侨联就提交了《关于早期归侨特殊津贴发放问题的建议》的提案,反映了退休早期归侨在调整增加退休养老金时,因超过封顶标准,将每月100元的早期归侨特殊津贴抵扣掉了的现象。提案递交后,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一年来,上海市侨办国内处也不断追踪此事,与社保局等有关部门反复沟通、协商。目前,社保局已同意不再将100元津贴纳入封顶范围。

   同时,很多涉侨部门、团体都注意到,100元每月的早期归侨津贴与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实际物价的上涨有较大差距。

   本报记者/陈丽伟

   涉侨文物:上海等不了再一个十年了

   “许多华侨已年老,许多物件已历经沧桑。那些亲历过重大历史事件的人,都已是残年风烛,必须时不我待地作抢救性征集。”

   由于数量众多,目前关于全国有多少个涉侨博物馆尚无权威的统计数据,遗憾的是,上海作为一个侨务资源丰富的直辖市,在侨博的建设上缺席了。在本次两会上致公党提交的《关于尽快开展涉侨文物征集工作的建议》中,记者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据介绍,为了能更好地反映华侨历史,展示华侨华人珍稀人文资源的丰厚历史价值,致公党市委与社会各界一直在呼吁尽快建立上海华侨华人历史博物馆。经过多年努力,现已获得共识。  但是,办一个博物馆有其自身规律和要求,藏品决定博物馆的地位和影响。现在国内已有不少华侨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也在建设中,大家都在征集文物,所以要有紧迫感。一方面,作为文物而言,其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或曰唯一性。谁征集到谁就有发言权,就有影响力。 所以,我们要尽快把文物征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不要等到博物馆立项再开始征集,那就太晚了。另一方面,华侨华人闯世界,就近代而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许多华侨已年老,许多物件已历经沧桑。特别是那些亲历过重大历史事件,或者有故事的人,都已是残年风烛,剩下的不多,且随时可能逝去,必须时不我待地作抢救性征集。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一位退休的侨务干部,他向记者回忆:“从侨界最初倡议筹建上海市华侨博物馆,至今已经有十多年了。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华侨博物馆,在广东、福建等地,华侨博物馆是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为当地的文化建设增添了很多内涵。以后上海侨界的老人会越来越少,想记录就来不及了,上海等不了再一个十年了。”  作为涉侨参政党,致公党的这份提案指出:要明确收集涉侨文物工作的主体。建议借助“五侨联席会议”这个协作机制,成立一个由五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加上市文管会等部门的领导参加的“华侨华人人文资源征集委员会”,负责推进这项工作,征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操办,并搭建工作平台。   另外,应根据相关规定解决经费来源。原则上,除主动提出捐赠的以外,对提供华侨华人人文资源者,都应给予一定费用补偿。建议在政府给予一定财政支持的基础上,设立“华侨华人人文资源征集基金”,作为该项工作的专项基金。

   上海市侨联在近期召开的侨联参政议政座谈会上,有与会者提出,为让早期归侨切实感受到侨务政策“适当照顾”的原则,体现早期归侨津贴的特殊内涵,建议将津贴适当提高并建立随物价水平浮动机制,同时从原来社保的社会统筹中单列出来,由政府公共财政承担。这样既确保早期归侨津贴的财政独立性,避免有关政策的波动;又能体现党和政府对早期归侨的承诺和肯定。

   记者手记

   “冷提案”最烫

   又是一年两会时,在今年的小组会议上,记者依然能感受到那种熟悉的热切;但在热烈的小组发言中,又似乎有种不同以往的“冷”。

   的确,和去年围绕世博的诸多提案相比,今年的侨界提案都是相对的“冷问题”。归侨津贴只涉及全市3000余人,给政府收入算账,为3000老人向财政要钱,多少显得有点“不识时务”;个税起征点一直是参政议政的议论焦点,此时为侨界人士“争口袋”,不怕外界众说纷纭;地方“侨博”十多年“没动静”,督促有关部门早下决心、尽快行动,没点“秋菊精神”还真坚持不了。

   但侨界提案的这份“冷”却让人心安、让人心暖。媒体关注总是热点轮换,时政焦点总是不停变换,提案却不能随波逐流。“拎得清”的提案往往是锦上添花,那些冷提案背后才有群众最焦灼的等待,才是最严峻的民意大考。

   随着两会的落幕,很多热闹消歇,但“冷提案”的温度会一直与侨界群众相随相伴,“冷提案”最烫。

   本报记者/陈丽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