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08:25 来源: 金融时报记者 刘红
主持人:记者 刘红
嘉 宾: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宗良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本质要求
主持人: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个坚持”原则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被放在了首要位置。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这一原则?
宗良:对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放在“五个坚持”的首要位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发展,将会助推资产泡沫形成,引发社会经济资源严重错配,造成经济体系相对价格关系混乱,将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到“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的投机性活动之中,进而加速实体产业空心化。
二是国内金融形势的需要。目前我国金融领域呈现出某些脱离实体经济的苗头。突出表现在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某些民间金融行为失序,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剧导致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这表明国家对这些问题高度重视,促增长与防泡沫将是今后的金融工作重点。
郭田勇: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基础,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枯则金融亡。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业就会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存续和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膨胀,出现产业空心化的现象。因此,要使金融能够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首先要防止金融业由于创新过度而剑走偏锋、脱离实体经济自弹自唱。这是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的教训,也是我国今后在进行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时应该注意的方向。
鲁政委: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对国外经济金融发展教训的总结。2008年下半年开始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带给各国政策制定者的是深刻反思与教训。首先,危机的发生并非由实体经济所引发,而是由于金融业的过度杠杆化、过度衍生、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自我膨胀,崩塌之后拖累了实体经济。其次,一些实际上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国家,在本轮危机中所受影响较小。这些国家中的典型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北欧国家和德国,特别是前三者,不仅经济总体平稳,而且银行体系也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而德国除了少数银行较深卷入美国式的金融虚拟膨胀从而遇到问题之外,其金融体系的其他部分依然稳健,一贯坚持以“工程师文化”立足,在制造业、化工制药、机电设备等领域占据优势的德国经济,在本轮危机中成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漩涡中难能可贵的“不死鸟”。
我国也出现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近年来,我国楼市价格出现快速上涨,很多企业开始将资金从主业抽出投入到房地产,捂地捂楼,坐等平地涨价。不仅如此,还有资金投入了各种商品的炒作当中,一度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等现象都是“自我膨胀”的表现。而最近出现资金链断裂的企业,不少与脱实入虚、涉足投机领域有关。总之,这种现象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高度关注的时候了。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涵
主持人:最近,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讨论很多,以什么标准区分某一领域或者某一经济形式究竟属于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具体到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专家们怎么看?
鲁政委:这是一个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内涵的问题。同一个金融市场,相同服务对象,但在不同情景下,有服务于“实体”与“虚拟”的区别。因此,要做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其难点也在于如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区分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可操作的边界与标准无法简单明确,这里存在资金在具体使用中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跟踪管理困难等问题。2010年年初以来,银行实施的动态差别化管理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推进平台贷款“解包还原”工作等各方面的尝试,都是试图确保贷款流向实体经济,抑制虚拟经济泡沫积累的措施。
在一般意义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概念相对应,市场通常简单化地把股市、楼市、金融等同于虚拟经济,但实体经济不仅仅包括实物、物质生产,也包括绝大部分服务业,要视市场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描述,所谓虚拟经济,其典型表现是“以钱炒钱”、“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依照这种描述,在我们看来,股市和楼市是否属于“虚拟经济”要视市场的具体状况而定:如果股市脱离企业基本面和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而暴涨暴跌,没有能够体现“晴雨表”的功能,就是虚拟经济;如果股市起到了便利企业融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企业发展和鼓励创新,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状况,这就是在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如果土地和楼市短期内暴涨暴胀,只需捂地捂楼就可以快速增值,由此导致投机氛围笼罩,就是虚拟经济;如果房地产是主要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和工商业生产经济活动需要,那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
信贷投向应瞄准战略重点和薄弱环节
主持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一方面要把握信贷投向,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要按实体经济需要提供服务,这是两个重点。请专家们先谈谈信贷投向问题。
连平:近几年,相对于实体经济旺盛的融资需求,信贷资源一直比较紧张。在信贷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银行业的信贷投向应该突出两个主题:一是围绕国家战略规划,积极配合产业政策,对社会经济的重点领域给予重点支持;二是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融资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在支持国家战略重点方面,银行应该自觉地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完善优化信贷结构的体制机制,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信贷资源的产业投向上,应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切实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导出口结构升级,严控“两高一剩”等国家限制性行业的信贷投放,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在信贷资源的区域布局上,应积极支持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继续保持银行业援疆、援藏工作力度,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此外,针对当前的经济工作重点,银行业应确保国家已批准开工的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的有效信贷需求得到合理满足。
由于各种先天缺陷,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历来是融资市场中的弱势群体。解决这两类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首先需要构建好一个商业性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互补、综合型银行与特色化机构并存,大中小型银行各得其所、各显其能、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多层次银行体系。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各层次银行机构的发展定位,让不同层次的银行服务于不同的客户群体,既能避免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竞争,又能解决好目前银行体系服务实体经济时所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围绕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央和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应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调整信贷结构,创新担保方式,优化业务流程,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在“三农”金融服务方面,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和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宗良:金融部门支持实体经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近期,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呈下滑趋势。2011年社会融资总量将比上年的14万多亿元有所下降。去年前11月,M2增速呈现快速下滑趋势,11月份12.7%的增速创下了自1985年开始实行M2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12月份M2虽然反弹至13.6%,但仍低于年初16%的目标2.4个百分点。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实质就是要求信贷保持合理增长,是支持实体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重要保证。
二是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功能,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支持。重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三是加强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性,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而对具有引发资产泡沫之忧的房地产等行业,仍将保持趋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体现“有保有控、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方向。
鲁政委:做好“金融服务实体”,关键是要做到将资金投向与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产业政策相结合。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银行信贷,只要能够做到与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产业相结合,致力于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就能够做到。
对于今年来说,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是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着力改进和提升“三农”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
风险防控应避免过度增加企业运行成本
主持人:请再谈谈服务问题。应该着重注意和解决哪些问题?
连平:在风险防控上应避免过度增加企业运行成本。风险防控是监管部门日常工作的重点,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因此,银行经营管理者普遍存在“风险厌恶”倾向。那些经营风险大而又缺少传统抵押物的小微企业想从银行获取贷款确非易事,即使最终获得贷款也常常会付出较高的融资成本,这也是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一个重要原因。更何况还有为数更多的小微企业不得不依靠成本更加高昂的民间借贷资金维持生产经营,客观上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成本。而且,由于民间借贷盛行现象通常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要预防和化解这些风险也将付出巨大的成本。
若想提升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整体贡献度,就应尽量减少银行业风险防控的负外部性。首先,需要监管部门给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设定一个合适的风险容忍度,财税部门在呆账准备金税前扣除、不良贷款税前核销等方面提供匹配的优惠措施,提高商业银行开展此类业务的积极性。其次,商业银行要在风险防控上加大创新力度,推广存货、应收账款、专利权等动产或权益质押,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减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第三,吸引优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减少民间资本体外循环,同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
业务流程应体现便捷性和合规性的统一。市场经济瞬息万变,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就必须跟上企业的经营步伐和融资节奏。然而,相对繁琐的银行业务流程却常常受到客户诟病。由于管理环节多、处理时间长,一些客户因此错过了宝贵的市场机遇,还有的客户甚至为了争取时间而选择了民间借贷。银行业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就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创新,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体系,实现便捷性和合规性的统一。
一是从实体经济的需求出发,推行垂直化管理,建立不同类型的业务单元和专业化的经营团队,实行从服务内部客户到服务外部客户的服务流程体系和以独立核算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实施扁平化管理,精简管理层级,增强管理执行力,达到贴近市场、快速应变的目的。三是实行集中化管理,实现前中后台分离,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节约运营成本。四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为产品创新和及时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金融创新应从实体经济需求出发
主持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创新过度,金融衍生产品脱离了实体经济,最终演变成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创新处于什么水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金融创新?
连平:没错,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创新过度。危机爆发后,G20会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国际组织和各国金融当局已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衍生产品的集中清算,以及对衍生产品交易的资本要求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总体而言,一方面是加强控制衍生产品的风险,另一方面则强调衍生产品应该主要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
因此,我国银行业应吸取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从实体经济需求出发进行产品和业务创新,而不能单纯出于金融交易或虚拟经济的需要进行产品衍生。当前银行业进行金融创新应紧跟实体经济的以下需求:一是紧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融资需求,在企业贷款、股票融资、债券融资等方面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二是紧跟业务往来中的交易和结算需求,为客户提供满意的金融服务;三是紧跟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需求,通过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创新;四是紧跟规模扩张中的兼并重组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五是紧跟国际化进程中的配套服务需求,为客户的境外贸易结算、投融资等活动提供及时有力的金融支持。
在推进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如何规避与发达国家类似的由于过度创新而诱发的金融风险,关键还是要让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及风险管控能力相适应,避免创新过快、过度、过于复杂,这不仅需要依靠金融机构加强自律,按照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开展创新活动,更需要有效、适度的金融监管。既不能使金融创新过于盲目,脱离了监管的能力限度;也不能监管太严,压制了金融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郭田勇:2008年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仍未平息,纵观这场至今仍未真正结束的金融危机,金融创新产品的过度开发和滥用是酿成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各金融机构受高收益的诱惑,不顾实体经济的需求,纷纷从事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的层级不断增多,内生性风险不断加大,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使得本来就蕴藏着大量风险的基础资产纷纷违约,资金链条发生断裂,金融创新工具使得风险被数倍地放大并迅速蔓延,最终造成了金融危机。
我国的金融创新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实际上处于一种创新不足的局面,将来还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等创新业务时,要充分吸取教训,高度重视基础资产的质量和隐藏的风险,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系统,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正确评价风险的状态与程度,使金融创新在不脱离实体经济的范围内实现良性发展。
此外,加强和改善外部监管也尤为重要。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我国混业经营的趋势会不断加强,这给我国的分业监管体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对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建立一套能够和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相匹配的监管体系,既能为金融创新预留一定的空间,同时又可以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避免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同时,我国的监管体系要努力实现由机构监管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的转变,建立全面审慎的风险监管体系,强化逆周期调控,切实避免金融创新脱离实体经济,演变成系统性风险。
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主持人: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方面,我国的金融服务在某个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如大型商业银行综合实力比较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有何解决之道?
郭田勇:要解决困扰中小企业已久的融资难题,就要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引入民间资本,在基层、农村发起设立大量的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直接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村金融,满足它们对于资金的需求。
一直以来,监管机构对于民间资本办金融存在较多担忧,往往认为民间资本不专业、唯利是图,会给金融业带来较大风险。但实际上,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是由民间资本经营的。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民间资本,认为只有国家和外资才能办银行。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也明确表示,要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推进股权多元化,切实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改制和增资扩股。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只靠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是无法满足的,必须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才能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解决之道。
宗良:推进市场化改革是金融业的长期发展方向。未来改革将注重打破金融业垄断和行业壁垒,提高金融业效率。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深化的方向和重点有两个:一是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基本方向,推进多层次融资体系建设。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进一步明确政府作用的领域和边界,做到该放的坚决放开、该管的切实管好,激发各类金融市场主体的活力。未来将注重推进多层次融资体系建设,包括推进股权多元化,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改制和增资扩股等。
二是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无疑将有利于建立正规金融为主导、民间金融为补充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来说是重大利好。对于那些适应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民间金融形式,应通过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民间融资的规范化、阳光化。
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主持人: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专家们有何建议?
郭田勇: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利率市场化与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利率没有市场化却大幅放宽金融机构准入,必然会导致大量社会资本涌入金融业,形成金融黑洞。同样,如果利率实行市场化而准入却没有放宽,就有可能造成银行的垄断地位,导致贷款利率上升。因此二者要同时改革,共同推进。
目前我国金融系统内利率过低,利率市场化改革非常迫切。一方面由于利差保护,使得银行高盈利一直饱受各方诟病。同时由于利率管制,银行没有手段来更好地稳定储户,存款的理财化倾向严重。另外,民间金融的泛滥跟体制内和体制外利差过大也直接相关,体内的低利率必然会导致资金的超额需求、信贷配给乃至金融投机,并催生体外泡沫。
一般说来,大企业和政府项目的预期收益率较低,同时由于信用较高,所以融资方式较多,除了银行贷款,还可以选择发债或进行海外融资。但是银行出于稳定客户的原因,一般不会拒绝大企业的贷款需求。如果能够放开利率管制,使体制内利率提高,就会提高大企业的借款成本,对大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贷款产生“挤出”效应,使它们自动转向成本更低的融资方式,使有限的信贷资金从这些低效率的项目中解脱出来,及时流入中小企业,缓解其融资难题。
我再补充一点,就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已经讨论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前不久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央行工作重点进行部署时提到,要进一步做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降低准入门槛以及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随着金融业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银行自身的风险正在逐渐增加,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的盈利模式被银行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所替代。银行作为商业机构,在市场化竞争的情况下就会有破产和倒闭的可能性。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在鼓励竞争的同时给金融机构提供退出机制,为金融行业的市场化、利率的市场化以及民间资本的进入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