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梅新育:美国重返亚洲 难撼中国地缘优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08:2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点击进入《视说新育》专题

  中国经济网北京13日讯(记者 彭金美) 2011年,美国高调实施重返亚洲战略成为引起全球瞩目的大事,它是否会挑战中国在亚洲大陆的地缘政治优势?中国与东盟之间深化合作的前景如何?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博士做客中国经济网《视说新育》,针对此话题给大家做一些分析和点评。

  梅新育认为,美国重返亚洲,难撼中国作为亚洲大陆国家与东盟关系上的地缘政治优势。

  美国重返亚洲欲重构反华包围圈 已今非昔比

  美国高调重返亚洲,挑战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经济政治优势,欲对中国布局构造包围圈。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签署东南亚的互助条约,构筑反华反共的环形包围圈。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跟东盟国家陆续建交,环形包围圈被打破。目前,美国某些势力想要在一定程度上重温旧梦,重新构筑东南亚反华反共包围圈。

  梅新育指出,美国重返亚洲,条件已今非昔比。尽管美国意在拉拢东南亚国家,某些东南亚国家参加了美国发起的TPP谈判,但这些国家只希望通过追随美国得到一些政治经济上的好处。它们并不愿意在中美两个强国之间选站队,从而发生对抗。只要中国与东盟国家不因引发特别问题破坏双方之间关系,只要对方国内没发生很大的动荡,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关系,不会发生戏剧性的剧变。

  虽然有的东盟国家,与中国存在领土、领海主权争议,它们国内某些势力,想要傍着美国军力,在与中国的领土主权争端中,得到好处。但它们明白如果中美之间发生冲突,它们会付出毁灭性损失。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的世界和几十年前的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美国即使想将军事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情况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紧密

  在政治上,中国是第一个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大国;中国是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大国。

  在经济上,东盟国家是中国对外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的首选合作伙伴。对中国而言,东盟是仅次于美、欧、日的贸易伙伴。近20年来,我们与东盟贸易的增长幅度,一直都是高于我们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幅度。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东盟十国中,好几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跟东盟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中,进展最深、覆盖面最大的协定。中国与东盟密切的经贸联系已转化为东盟国家对中国在政治上的支持。

  中国和东盟深化合作前景可观

  最近习近平副主席出访越、泰两国,强调中国要继续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深化东亚地区合作,在海内外媒体引起高度关注。梅新育分析,中国与东南亚深化合作前景非常可观。

  中国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双方从对方进口货物零关税待遇。中国从东盟进口享受零关税达10000多项,东盟从中国进口的货物也达8000多项。零关税产品主要涉及东盟零产品、资源性的产品和中国技术装备、技术和资本含量比较高的商品。中国的企业,进入东盟市场,能够得到的待遇,比在世界其他地方,得到的待遇要好得多。

  梅新育以泰国为例,深度分析深化东南亚地区合作的前景。

  首先,中国跟泰国两者,是相互名列前茅的贸易伙伴。泰国在东盟内部,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其次,中国和泰国的人员流动规模相当大。去年泰国全年接待游客1580万人,其中接待中国游客112万人次,中国已成为泰国第二大外国客源地。与此同时,泰国是中国去年接待的第九大外国游客客源地。在工作就业方面,泰国给中国的不少劳动者,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提供了可以发挥的空间。

  最后,泰国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泰国51万平方公里国土,人口5000多万。泰国面积为广东面积的3倍,但是泰国人口不到广东人口的一半。泰国可开发土地资源相当可观。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保留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独家专稿”

  

梅新育:美国重返亚洲难撼中国地缘优势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