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北:大武汉崛起天下第一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4 02:42 来源: 中国经营报郑光辉
解读“汉口北”品牌背后的历程
2011年12月14日,在武汉足球俱乐部面临本地企业无人接盘,即将要转卖到外地的之时,武汉卓尔企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卓尔控股”)全面接手湖北武汉足球队,并将俱乐部更名为“武汉卓尔职业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作为卓尔控股赖以发展壮大,并且倾力打造的核心产业平台,“汉口北”品牌开启体育营销时代已经毫无悬念。这是中国商贸批发业首次注入运动元素,将呈现现代品牌集散地的全新时代韵律。
在湖北及中国商品交易界,“汉口北”从来就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名字。从“汉口北”区域概念的提出,到全国商业符号的诞生;从企业提出以市场化力量承接传统市场外迁,再到武汉市委市政府决策要求汉正街整体搬迁到汉口北,“汉口北”缔造了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传奇。而由卓尔控股倾注全部心力打造的“汉口北”品牌,已然成为武汉现代批发市场乃至华中地区新兴商贸物流业的代名词。
华丽转身
武汉人提起“汉口北”,必然会想起卓尔控股。
3年以前,“汉口北”不过是武汉北郊的一片乱泥岗。发现“汉口北”,扎根“汉口北”是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最骄傲的事。
从湖北广告业大佬向实业界转型的过程中,阎志以纺织企业老板的身份到汉正街考察市场的时候,发现了汉正街的两大不便,第一是交通拥堵,汉正街实行交通管制,货物流通不畅;第二是门面租金太高,这些租金最终要摊销到每一双鞋子、每一尺布料上。
带着这些问题,阎志又考察了深圳的华南城和义乌商贸城。他发现,这些新兴的批发市场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都是建在市郊。因此,闫志得出一个结论,“武汉的批发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迁往新城区”。
2004年卓尔投资建设企业总部——第一企业社区的时候,阎志看中了武汉北郊的盘龙城。当时,盘龙城还是一片乱泥岗,但空间充足,地价便宜,且周边交通便捷,武汉航空城、横店列车编组站、武汉阳逻新港正好将之合围其中,7条高速公路密集连结,极具发展潜力。
2006年年初,“第一企业社区”一期建成,独栋办公楼风采各异,100多家企业总部入驻。当年年底,阎志向武汉市黄陂区委、区政府提出,在盘龙城刘店一带,也就是汉口的北部建设一个大型批发中心,并正式命名此区域为“汉口北”。在邀请国内外专家论证之后,黄陂区委、区政府决定,提供3800亩土地,在“汉口北”建设国家级批发市场。
就行政区划来看,这里应该叫做“黄陂南”,因为这里与汉口还隔着一条不宽不窄的府河;但是跨过府河,换个角度北望,这里正好是汉口的北端,命名“汉口北”,立刻使这块当初稍显偏僻的地域,在心理上成为繁华闹市的一部分,极大拉近与主城市的距离,并且继承了老汉口500年商贸传统。
2007年,卓尔控股汉口北集团成功注册了“汉口北”商标。当年11月,卓尔控股投资的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正式动工。这项工程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是十大门类的商品专业批发市场。之前默默无闻的“黄陂南”,由此实现了向汉口北的华丽转身。
为了提升“汉口北”的品牌效应,卓尔控股成立了子公司汉口北集团,专注于汉口北批发第一城的开发。以至于到后来,武汉人提起“汉口北”,必然会想起卓尔控股。在多数人看来,“汉口北”即卓尔控股。
汉口北共识
“汉口北”严格按照行业、品种经营、行业聚集特性进行划分。
“汉口北”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形成“汉口北”共识,也就是说中国商业界应该对 “汉口北”产生集体认同。
“汉口北”想要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必须向外部表明,它与其他大型批发市场存在什么差异,肩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有着怎样的经营理念等。在缔造品牌的过程中,卓尔控股也是不遗余力、精益求益的。
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规划建筑面积达800万平方米,为汉正街市场营业面积的4倍。规划设计由义乌商贸城的规划设计机构——杭州设计研究院完成。该交易中心按照第四代批发市场开发理念设计建设,具备了相对完备的政府支持、物流保障、质量安全系统等要件因素,堪称武汉版的义乌市场升级版。
在建设上,卓尔控股邀请了中建三局、新八集团等一批优秀的知名建筑企业,遵循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从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的选择上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做到一丝不苟。
此外,除了“大面积、大投入”以外,作为新生代批发市场的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还拥有强大的交通服务网络、完备的电子交易平台、齐备的产品种类和健全的信用保障体系。
在市场分区规划上,“汉口北”严格按照行业、品种经营、行业聚集特性进行划分。项目通过配套中央空调、自动扶梯、观光电梯、货梯,科学组织人流动线,不给市场留死角、偏角,保证各个商铺人流、财流均衡有序,实现市场平等竞争。
市场建设完成后,精致明快的装修风格,宽敞的过道和中庭,中央空调、自动扶梯等硬件设施齐备,让省内外批发经营户倍感欣喜。在招商过程中,他们纷纷表示,“汉口北的硬件设施太专业了,在全国来看也是首屈一指的,汉口北为我们准备了一个绝佳的事业平台。”
天下第一市
“汉口北”承接“天下第一街”的商贸传统,打造“天下第一市”。
“汉口北”投入建设的时候,乃至建设之后的两三年间,没有一个机构说要把汉正街搬到“汉口北”。卓尔控股的提法一直是承接市内老批发市场的外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带来的市场转移。
2011年,“汉口北”7大市场稳健运营,经营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而汉正街的问题又开始不断出现,它的消防隐患、交通拥堵、社会治理混乱最终形成一些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尖锐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认识到汉正街应该外迁。而汉正街外迁最好的形式是整体外迁,承接汉正街整体外迁最好的地方、最成熟的地方是哪里?大家发现是“汉口北”。
在对“汉口北”运营状况做出详细的调研以后,2011年2月14日,在武汉“两会”上,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对外公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定: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进行全面改造,搬迁必须限期完成。
2011年8月2日,武汉市公安局发布汉正街禁止货车通行的通告,汉正街整体搬迁正式发布“总动员令”。先有“汉口北”,后有汉正街搬迁,两者之间以前没有必然联系。卓尔控股先做好了商品交易中心项目,后来政府要求与汉正街对接,全面承接汉正街整体转移,这样的机遇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绝无仅有。
“汉口北”打造新汉正街,承接“天下第一街”的商贸传统,打造“天下第一市”,重振武汉百年商贸雄风。“汉口北”,在对汉正街的全面承接中,实现了品牌的升华。
大武汉之“汉”
“汉正街是汉江之‘汉’,汉口北的定位是大武汉之‘汉’。”
汉口北批发第一城作为第四代新型批发市场的代表,在市场培育及运营扶持上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甚至风险。然而,卓尔控股却在这条风险与挑战并存的道路上走得坚定而且充满信心。究其奥秘,就在于卓尔控股“与商户共担风险,共同成长”。早期资金一度困难的时候,卓尔控股始终保持自有物业50%左右的比例,用于自营和直接引进业内实力机构驻场经营。“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开盘之后供不应求的销售火爆,让卓尔控股两次主动“封盘”。
在市场开业之前,卓尔控股投入3亿元,1亿元装修,1亿元促销,1亿元推广,把前期赚的钱拿出来投入到后期的市场运营。2010年卓尔控股精心筹办第一届“汉交会”,全国万余品牌参展,是迄今为止武汉举办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齐全的商品交易会。汉口北集团还出台了来采购免费送中餐、打货奖汽车、派送千万代金券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客户形成交易、提高交易额。
2011年,卓尔控股以“十亿巨资,十大优惠”倾力承接汉正街。在前期投入4亿元优惠和推广的基础上,再投入6亿元,襄助、支持商户平价平稳平移。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汉正街是汉江之‘汉’,而汉口北的定位是大武汉之‘汉’。汉口北要做全国最大的新型商品专业市场,以不愧大武汉之‘汉’。”
从2009年起,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已连续3年写入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汉口北”市场建设项目还被财政部和商务部列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拉动内需商贸平台,获得财政部“2009年服务业聚集功能区项目”专项资金扶持。
面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阎志表示:“我们要对汉口北的发展担负历史性责任。卓尔控股没有把它当成是一个开发项目,而是把它当成安身立命的事业来做。”在他的规划中,15年内汉口北商品交易中心年交易额将达到1500亿元,汉正街整体外迁、吸收沿海商贸业转移、面向国际市场将分别占到三分之一的份额。“汉口北”不但将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商业高地,更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商贸品牌。
本版文章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郑光辉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