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伊朗石油受制 牵动全球神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5 23:23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肖妤倩

  192

  2011-1-16

  打还是不打?这是一道同时摆在美国和伊朗两个国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者之间的争论源于2011年11月份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份报告,报告指出,伊朗正在进行核武器研究,但伊朗拒绝承认核计划具有军事目的。而专家预测,伊朗在未来1至2年内会研制出核武器。

  而作为回应,美国及其协约国对其采取金融制裁,欧洲对其石油实行封港令,欧盟各国政府已就禁止伊朗石油进入欧盟达成了初步协议。伊朗不单警告美国战舰远离波斯湾,还以封锁海上输出石油必经地——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威胁,其海军1月2日更在霍尔木兹海峡结束了一场为期10天的军事演习。

  霍尔木兹海峡对美国军事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性难以估量。有国际分析师预计,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30天,国际原油价格将暴涨至每桶300到500美元,美国将为此蒙受约750亿美元的损失。

  但伊朗不可能有能力真的封锁该海峡一个月。回望伊朗过去30年来与西方的对抗史,每当受到西方威胁之时,伊朗便用封锁作为抵抗。这会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暴涨,伊朗死对头美国的国内经济也会因此遭殃。这便是美国迟迟不敢轻易对伊朗动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伊朗手法有限

  美国五角大楼1月11日宣布,第二艘美国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号已经抵达海湾地区,“林肯”号航母正在印度洋海域,将与“卡尔?文森”号会合。加上正派驻海湾地区的“斯坦尼斯”号航母,将有3艘美国航母聚集海湾地区。美军大力向海湾地区集结兵力,让本已局势紧张的海湾地区再次战云密布。

  “斯坦尼斯”号此前一度穿越伊朗扬言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并闯入伊朗海军军演区域,向伊朗展示武力的味道相当明显。而一些伊朗议员提议通过立法来限制外国军舰进入波斯湾。

  英国《独立报》认为,伊朗的核计划争端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已经成为国际外交中必然交锋的话题。然而,在脆弱的世界经济格局下,过去的几个星期里,德黑兰和西方的对峙搞不好会让中东国家的屁股冒烟。

  《独立报》指出,局势正在恶化,任何一方出现小错,对双方都会产生致命的影响。过去爆发的大战,都是小型导火索而致。

  1月2日,伊朗在海湾地区的军事演习结束后,国际油价已冲破112美元,达到了2011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经济学人》杂志表示,毫无疑问,此次海军演习,是伊朗应对西方以不同形式对其加紧制裁的方式。

  此前的2011年最后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项法案:禁止外国公司与伊朗央行进行交易。这一法案获得了议会大多数议员的支持,因为伊朗央行的业务中包括该国原油相关的一半交易。

  在伊朗,国家80%的收入都来自石油出口,如果欧盟连同美国继续对伊朗进行石油制裁,那么伊朗的反击力度也会更大。

  《经济学人》指出,细细分析,若长期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没有那么多“弹药”,仅是有勇无谋,这样的吓唬坚持不了几天。更何况,封锁海峡也不利于伊朗的长远利益。

  还有可能的做法是,伊朗在海湾地区,打击石油设施和油轮,封锁舰艇,战略雷同20世纪80年代伊拉克战争那样,以打压美国经济。如果有其军事联盟如阿富汗反对派之类参与进来,该地区的局势可能更加混乱。

  思来想去,伊朗的手法依然有限。尽管他在炫耀武力,但最可能的态度还是谨慎。

  伊朗亚洲客户:中国损失最大

  由于美国努力阻止伊朗的石油出口,亚洲国家作为伊朗最大的石油客户,已经表明了立场:如果因来自美国的压力缩减对石油的购买,沙特阿拉伯及其邻国将能填补在能源供应上的需求。

  中国、日本、韩国的石油进口,部分来自波斯湾地区的石油生产国,部分来自伊朗。他们同时表示出的担忧是,能源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现在,美国和欧洲采取强硬手段阻止伊朗石油出口,很可能带来经济阵痛和社会不稳定。

  中国,伊朗出口原油的最大买家,表示不会遵守任何对伊朗采取的新制裁。然而,中国已经开始减少对伊朗原油的购买。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的勘探和开发负责人Sadad Ibrahim Al-Husseini说:“中国、日本和韩国希望能得到阿拉伯海湾产油国的额外供应。”其表示会予以支持。

  国际原油分析师称,在美国对伊朗问题上,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站在同一战线。他们每年的石油输出量相当于伊朗的三分之二。所以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是每年的重头戏,仅这一项就达750亿美元。但分析师警告称,三国所能承担的石油供给量是有限的,而且油价上涨也会给原本动荡的世界经济当头一棒。

  “一旦伊朗封锁石油要道,海湾国家的石油大约能供应一个月左右。之后,石油需求国还是需要向西方国家寻求援助,”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主席、阿尔及利亚现任能源暨矿业部长Chakib Khelil说,“然后,你会发现石油开始供不应求,而油价也随之飙升。”

  《纽约时报》1月12日分析认为,实际上,亚洲官员担心的还是奥巴马新年之前签订的那项新法案。因为此举必然影响到伊朗央行,而该央行正好是石油出口的主要支付结算中心。而中东方面的石油官员表示,亚洲对伊朗的态度可能也会逐渐与美国、欧洲统一,以此对伊朗的核计划问题施加压力。或许他们不太情愿,但可能性很大。

  阿拉伯石油官员说,关于亚洲这个石油大买家和石油主要输出国之间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很久,直到美国和欧洲站出来表示对伊朗实行强硬制裁。这些言论,使得伊朗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而微妙。

  代替伊朗原油出口方面的长期合同谈判已经开启,这大概需要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成形,但是石油专家们说,他们希望加快谈判的进程,或者说,在中国领导人对沙特阿拉伯等国进行访问之后,能看到可喜的变化。

  《纽约时报》指出,中国市场遭到的损失最大,它每年向伊朗进口的石油占伊朗石油出口的22%,甚至超过了整个欧盟。尽管中国曾公开拒绝西方对伊朗实行的制裁,但就在最近的几周,中国方面签署了削减购买伊朗石油的长期合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