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问题难倒财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6 02:2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包蹇
上海市应加大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力度,大力发展补充养老保障,形成“两条腿”走路的养老保障格局。上海市政协委员张宁、吕红兵、梁信军在市政协会上递交提案,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养老金制度的顶层设计,争取国家税收政策支持,在上海进行建立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金制度的试点。
中国在1997年的养老保险改革中提出要建立三支柱的养老金体系,包括第一支柱基础养老保险(政府规定的基本养老金,由单位和员工缴费形成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第二支柱(自愿参与的企业年金和补充养老保险)和第三支柱(个人储蓄为养老)的补充养老。上海的养老保障体系基本与国家保持一致。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还很不完善,存在着老龄化问题突出、保障水平差、养老金收益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在上海表现得也相当突出。
三名委员认为,应争取在上海进行建立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金制度的试点,这样做既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加快补充养老的发展,平衡养老金保障体系;又可以借助个人补充养老金账户增加退休以后的收入来源,平衡不同时期的收入水平;同时也可以让地方政府减少部分养老金支出压力,将支出重点向那些无条件建立补充养老的低收入人群倾斜,提高针对性和最低保障水平。
他们同时建议,上海在建立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金制度时,要首先考虑税收优惠政策。比如争取在上海试点推出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金优惠政策, 确定延期纳税的形式。其次,要在投资运作上下功夫。按照国际惯例,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金账户应允许多种资金管理方式,组织运作模式可采用合同或契约等方式,投资对象可扩大到股票、债券、基金、银行定期存款、保险等多样化的投资产品。最后,完善管理机构。他们建议比照企业年金的资格管理模式,由社会保障局设定严格的资格审定标准,选择一批信誉度和资本运营能力强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如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大型的保险机构。
郊环路况 不可容忍
■ 本报记者 包蹇 发自上海
“上海的郊环线(A30高速公路)的路况之差,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不仅与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格局格格不入,而且给行车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上海市人大代表钱翊梁在市人代会上提交书面意见,强调要重视郊环路况。他说,“车子跳,上海到”,已极大影响了上海的形象。
据了解,郊环线的部分路段是由上海市一家企业出资建造的,至今未移交给市公路管理署,协商了好几年未有结果,因为在价格上分歧太大,据称“接近天价”。
“解决A30高速公路的问题不能再拖了,应当尽快解决。”钱翊梁说,至于价格问题,既然谈了几年都谈不拢,完全可以公开举行听证会,让那家企业在听证会上陈述理由,由与会的专家、评估师、会计师、律师等作评判,甚至可以在网上公开,让全社会来评判,相信应该能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