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科技赶超美国路还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6 08:2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经过100年左右的积累才达到如今这样在创新领域傲视全球的境界。而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开始未久,还要在很多方面进行耐心、扎实的积累。所以,我们看到美国人的文章时,不应盲目醉心于其中描绘的虚幻美景,更应该学习其中的忧患意识。

  本报评论员/曹岳

  “由于中国正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到2022年,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将超过美国。届时,中国可以在这一领域与美国展开竞争,更多的中国企业可以借此获得更高的利润,而美国企业则需要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与中国竞争,美国的工人不会再像今天一样享受优厚的待遇。中美两国在世界产业链条的等级地位也将发生逆转……”

  以上是《纽约时报》不久前刊登的一篇题为《中国将比美国更聪明吗?》的文章为世人描绘的图景。

  看到这样的图景,我相信会有很多中国人心潮澎湃,仿佛中国的“苹果”已经在中国某个城市或乡村的车库里诞生了。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过去30多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最主要的产业类型,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赖以成功并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人民的财富都是用自己的血汗挣来的。如果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也能有长足的进步,让中国也能进军产业链的高端,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天就真正到来了。

  不过,美国媒体这篇文章的本意并不是要分析中国的转型能否成功,而是为了以中国的进步作参照,提醒美国人注意自己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决策体制存在的隐患。

  文中描绘的图景也没有经过仔细的论证和分析,作者只从中国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这一个角度就想当然地按照美国式经验预测了中国的未来。而实际上,中国距离在科技创新领域赶上美国还差得很远很远,更不用说超越了。

  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和成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很难与投入资金的多少划等号。首先,进行科技创新风险很大,投入的资金多不一定就能有成果。我国提出科技兴国、加大科研投入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但是取得的成果与每年数千亿的资金投入很难说是成比例的;其次,科技创新不能只看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应用层面,更多的工作要依赖基础科研的给力程度。中国发展中急功近利的问题在科研领域表现得同样突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多次空缺就很说明问题;此外,科技创新要形成产业,还要依靠体制机制的有效性。如今,中国每年批准的专利数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专利成果转化率却不到20%,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

  美国一直是鼓励创新的国家,经过100年左右的积累才达到如今这样在创新领域傲视全球的境界。而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开始未久,还要在很多方面进行耐心、扎实的积累。所以,我们看到美国人的文章时,不应盲目醉心于其中描绘的虚幻美景,更应该学习其中的忧患意识,意识到中国发展方式转型任务的艰巨。只要中国坚定自己的目标,不满足于现实的阶段成果,继续努力,科技强国之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