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符合利率市场化调控方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01:2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聂伟柱
昨日,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文指出,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社会融资规模将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结合起来,将进一步促进金融宏观调控向市场化方向转变,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社会融资规模是我国宏观调控于2011年引入的一个新的指标概念,其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即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曾再一次强调,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在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信用渠道实现的,所以仅仅关注货币是不够的,还需要同时关注社会融资规模。”盛松成认为,我国特定的货币政策传导决定了需同时关注社会融资规模。
“有一种误解,以为社会融资规模要取代货币供应量,来作为唯一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盛松成同时也强调,统计社会融资规模的目的,不是为了取代货币供应量,而是二者相互补充。“从我国情况来看,尽管人民币贷款占比下降,但依然是社会融资规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盛松成还认为,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体系,同时初步实现了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相结合。而“社会融资规模符合利率市场化调控方向”。
“目前社会融资规模中人民币贷款实施基准利率及其浮动管理,而其他类型的融资市场化定价程度更高,市场化调控特征更明显。”盛松成称。
具体来看,对于票据贴现、债券、股票融资等按市场化方式定价的融资,主要使用利率价格型工具进行调控;对于贷款等市场化定价程度相对较低的融资,则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和利率价格型工具进行调控。
统计显示,从2002年到2010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年均增长27.5%,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年均增速高7.5个百分点。2011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占比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