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广发银行副行长宗乐新:商业银行应走低资本消耗之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01:4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杨波

  利率市场化不可一蹴而就,可渐进式推进

  自2009年广发银行产生新一届董事会和高管团队,并在人事、战略规划和考核机制上做出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来,广发银行展现出全新的活力。201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3%,2011年经营利润预计同比增长不低于50%。截至2011年上半年,广发银行资产规模约8700亿元,净资产逾47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接近70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5100余亿元。

  近日,广发银行分管公司业务的副行长宗乐新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详谈了该行五年战略规划确定过程和改革成效,并对信贷结构和利率市场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银行应走低资本消耗之路

  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以来我国信贷结构出现了一些调整变化,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调整?

  宗乐新:2009年,为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冲击、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当年新增的信贷投放规模大部分用于政府融资平台、中长期基建项目和房地产贷款,这对保持国内经济平衡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波动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为应对通胀,央行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预期的成效。2011年,在外围经济不景气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了严峻的融资困境,原有的信贷结构难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针对信贷结构失衡的问题,中央及监管部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引导商业银行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新的五年战略发展规划中,广发银行明确提出建设中国最高效中小企业银行战略目标,我行将公司融资的主要资源用于中小企业,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中小企业客户数已达9700多户,占公司业务客户数比例超过八成。

  日报:2011年,货币政策紧缩和通货膨胀高企所带来的负利率给银行经营造成不小的压力,商业银行将如何应对这种压力?

  宗乐新:2011年,通货膨胀的高企使存款的实际利率为负,造成了银行存款的大量流失。在这样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一系列紧缩措施和对存贷比的考核使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负利率和政策紧缩的双重冲击下,商业银行的经营遇到了不少困难,也受到很大压力。

  但实际上,从长期趋势看,这种压力对银行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机遇,银行不可能按照传统的业务模式发展下去,转型是必然之路。广发银行早就提出建设资本节约型银行的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资本节约型业务,如金融市场业务和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等。在战略转型的同时,广发银行也逐步重视服务的升级,提高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程度。例如,广发银行从考核等方面入手,要求从基层的客户经理开始转变观念,从客户的贷款需求出发,全方位考虑与银行相关的金融需求,其中包括支付需求、咨询顾问、投资银行业务和现金管理等,而不是将目光局限于简单满足客户贷款需求上。同时提升贷后管理水平,保障贷款资产的安全。这些举措都很好地适应了政策环境的变化,有力地支持了银行的业务发展。

  日报: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经历了规模快速扩张、信贷高速投放和利润高速增长的发展期,这种发展方式能否持续?国内商业银行应该要走什么样的道路?

  宗乐新:在中国经济逐步走出单纯依赖信贷投放拉动投资增长的发展模式后,商业银行以规模带增长的时代也将随之消失。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银行业也将回归至理性发展的状态,大规模贷款投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将不再是主流。

  2011年,意识到发展瓶颈的商业银行纷纷转型,开始走低资本消耗之路,以增加服务附加值的方式来使银行经营更为稳健和可持续。

  客观而言,资本市场的现阶段表现也给银行业上了生动一课。大规模资本消耗的盈利模式对资本市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商业银行从资本市场融资更加困难。而且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银行也要量入而出,业务发展背后若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那么如果继续用粗犷的方式去耗用资本,这种发展就没有太多的前景。银行业的共同取向还是走资本节约的道路。

  可在市场中测试利率市场化的机会

  日报:您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目前推出利率市场化是否合适?

  宗乐新:2011年流动性非常紧张,加之通货膨胀持续攀升导致储蓄存款利率倒挂,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资金流向银行体系之外,去年银行吸收存款非常困难,因此,各个方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觉得利率市场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几个机会点可以把握。

  前几年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放开了,可以在基准利率上上浮4倍,但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还没有放开。我觉得可以渐进式推进,比如现在贷款资源这么紧张,可以考虑贷款利率下浮的空间大一些,这样在市场中测试利率市场化的机会。从去年来看,即使允许贷款利率下浮10%,真正能得到这个利率的企业少之又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扩大贷款利率下限是一个好的机会。此外,存款也可以尝试大额存款采取类似协议存款的方式,逐渐放宽。现在协议存款仅限于保险机构,可以顺着这个思路,让金额大、期限长的存款在利率上有一些浮动。

  日报: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经营是否会造成很大影响?

  宗乐新:利率市场化是早晚的事情,银行必须要练就本领,如果真正在人才储备、风险定价、目标客户选择、风险管理、专业服务等方面有足够的能力,盈利未必会下降。美国的利差比国内一点都不差,前几年看到一些外资银行如花旗银行利差大约有3.5%,非常高,这就是自身的经营策略和风险控制、定价能力造就的结果。

  利率市场化晚一点的好处是,银行业培养和积累这种能力的时间更多一些。但现在实际情况是,汇率在市场化,人民币逐渐国际化,很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利率市场化可能会比我们原来想象的要快一些。

  总行的指导和管理更强化

  日报:近年来,广发银行迎来了立行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您来到广发银行的这两年间,您体会到的改革成效是怎样的?

  宗乐新:近两年广发银行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机构、流程和人力资源等,引进专业人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尤其是2011年,广发银行更名换标,突破地域限制,树立新的企业品牌形象。

  2010年广发银行开展了五年战略规划(2011年~2015年)的讨论。我来广发银行时,广发银行内部已到了大讨论阶段,聘请了德国著名的罗兰贝格咨询公司,进行了为期近一年的大讨论,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大家集思广益,反复开了多次讨论会、沟通会,从总行到分行逐渐达成了共识。

  广发银行这两年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例如中小企业业务,截至去年12月底,广发中小企业一般贷款已近2000亿元,其中,小型企业一般贷款近900亿元,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公司业务贷款增速约4.5%。

  日报:在那次的集思广益中,大家达成了怎样的共识?

  宗乐新:大家认为,对个人银行和公司银行这样的结构,一方面应以公司业务“当家”,另一方面个人业务是长远的事,但必须从眼前做起,做到平衡资源,均衡发展,因为这涉及到资源当期和中长期怎么投入。要发展个人业务,就要建更多的队伍,投入会更大。

  中小企业业务也是一样,信贷资源是有限的,以前广发银行有比较好的中小企业资源基础,特别是在珠三角和广东地区,但形成明确的“做中国最高效的中小企业银行”战略,是这次大讨论后的明确定位。

  同时,广发银行也提出,在细分市场上对一些大企业也要做透做深,我们不希望面做得非常广,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信贷资源去匹配大客户的要求,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依照广发银行自身的实力,选取一部分我们认为比较适中的大客户进行深度合作。另外,我们希望将大部分的信贷资源集中在中小企业,由此形成了大家最终达成共识的战略规划。

  日报:这种调整与以前有何不同?

  宗乐新:以前主要是依赖分行,总行只是作为依托提供一些基础的标准化产品,但在各个地区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选择、资源投入和产品介入上还是以分行为主。现在矩阵式的条线化管理色彩越来越浓,总行的主导和管理职能更强,比如,一个战略确定了,不是说分行愿意做就做,或者认为还是以前做的那套有效就不做,现在总行在这方面加强了直接管理和营销。

  总的来说,与以前相比,总行的指导和管理比以前更强化。比如,在五年战略规划中,在利润和信贷投入上,中小企业未来要占整个公司业务的60%,这种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总行要负责监督、管理和资源配置。今年我们把小企业业务专门切出一块额度,由总行专门统筹,广发现在成立了约50家小企业金融中心,我们要求小企业金融中心的团队配置经培训后必须经过总行的资格审查,成立之后要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服务为主,在资源配置方面,总行会考虑分行有几家小企业金融中心,在资源配置上给予更多倾斜。

  日报:五年战略规划为何将两个支柱放在个人银行和中小企业上?

  宗乐新:一方面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这两个领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个人业务上,中国的财务积累为中高端客户服务提供了广阔市场;中小企业也一样,没有被服务和服务不够的企业非常多。另一方面,广发银行在这两个领域有深厚的基础,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广发银行信用卡是国内盈利持续时间最久的,应该将这个优势发扬光大。在未来,只有通过实现差异化和专业化的竞争,银行才能在同业保持一席之地。

  日报:现在很多银行都看到了个人银行和中小企业业务的机遇,很多同业走得很早,在市场上已积累了一定影响力,广发银行有什么优势赶超?

  宗乐新:现在广发银行总行专业化的能力大大提升,广发一直努力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中国市场非常大,而且经济会保持若干年的快速持续增长。别说广发银行已经成立20多年,现在还有一些新银行成立,从零开始,只要目标明确,有足够的耐心,把自身的策略、人才和产品打造好,一定会在行业中磨练出不俗的成绩,这点我们很有信心。

  放眼未来,我们看到无限商机。只要现在静下心来,把产品打造好,目标客户选择好,把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起来,一定会不断进步,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