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1年完成对外直接投资目标不足五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20:54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商务部动员中国企业走出去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500.1亿美元,这是2011年我国前11个月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额,尚未完成商务部制定的“十二五”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目标的5成。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就被泼了盆冷水,目前商务部的压力很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家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他刚刚参加过由商务部组织的一个会议,“这次大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动员大家‘走出去’。”

  2011年全年度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尚未公布,但从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完成情况并不理想。商务部网站数据,1~11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500.1亿美元,同比增长5.2%。

  根据商务部提出的“十二五”商务发展的预期目标:2011至2015年,“引进来”与“走出去”规模大体相当,年均实际吸收外资1200亿美元左右,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7%左右,5年累计5600亿美元。

  从历年经验来看,金融类投资一般占据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比如,今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仅为38.2亿美元,占8.6%,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07.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占91.4%。

  依此增长速度以及金融类占比推算,商务部制定的“十二五”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目标难以实现。即使达到与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688.1亿美元的同等规模,也只是完成年度目标的5成左右。

  据上述企业家透露,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目标实现情况不理想,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在商务部的‘动员’下,可能会出现个别企业‘被走出去’的情况。”

  据他介绍,“走出去”对他们来讲,目前遭遇两重挑战,一是资金问题,二是恐惧心理,目前国际经济和政治局势动荡,以及2011年利比亚大撤退所带来的沉重教训,都使他们不敢轻言“走出去”。

  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冯鹏程表示,这种心理很正常,但是中国企业必须要树立“走出去”的意识。在目前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不“走出去”就相当于等死,“走出去”不一定活得很好,但有活下去的可能。

  冯鹏程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得了癌症,如果不去治疗,那么只有等死,如果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能还会有活下来的几率。再说,目前受债务危机的影响,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遭遇资金问题,存在贱卖的可能,可以说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但冯鹏程提醒,企业决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为了政治任务或者为了口号而“走出去”,那样的话就死定了。而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财富最大化时才要“走出去”。

  “商务部有引导企业‘走出去’的责任,但引导不等于是下指标。”冯鹏程指出,商务部应该在提供信息和提供服务(政策的解读以及培训)等方面下工夫。“商务部目前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事,比如,组织编辑跨国经营系列的教材,组织企业家来学习等。”

  至于去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十二五”设定目标不合拍一事,有分析人士认为,对外投资本身就是企业家的事,每年投资规模的实现程度与商务部关系并不是很大,商务部非要制定投资规划并以实现为己任,这里有把所有的政绩往自己身上揽的嫌疑。

  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今年对外直接投资目标实现情况不理想,主要是今年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按照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今年本来应该有一个大的跨越,但由于形势的动荡,目标遭遇了挫折。这属于意外,与商务部无关。

  无论如何,对于“走出去”,政府部门的工作只是铺路搭桥,而不能赶鸭子上架。也许能冒风险的企业才能拥有最大的收益,但冒风险并不等于盲目,企业“走出去”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为,并且做足充分的准备,力争把风险降到最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