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草原”守护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4 03:42 来源: 经济日报
萨如拉图雅嘎查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南部一个美丽的牧村。廷·巴特尔就生活在那里。30多年来,他扎根草原,情系牧民,带领当地广大牧民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富裕之路。
汽车在冰雪覆盖的草原上艰难地穿行。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廷·巴特尔的家。刚一落座,巴特尔的妻子为记者倒上了热气腾腾的奶茶。记者开门见山:“您是开国将军的儿子,本来可以选择另一条人生道路,可为什么要留在这条件恶劣的浑善达克沙地呢?”
巴特尔笑笑:“这里有我的‘用武之地’。我坚信,沙地可以治理,草原可以保护,农牧民一定能够富裕起来!”
“蹄腿理论”是巴特尔的新理论。“一头牛4条腿,5只羊20只蹄子,哪个对草场破坏大?养1头牛费劲还是养5只羊费劲?一头牛的收入顶不顶5只羊?”他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劝说牧民兄弟们改养肉牛。
“当然,牛的数量多了也会破坏草原,牛的头数要减少,就要把牛的质量提上去,这就必须先让牧民看到效益。”
廷·巴特尔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革新”,引进适应当地气候的欧洲西门塔尔肉牛与当地黄牛杂交,把自己家的150头牛减少到60头,又把自己家的草场划分为几个区域,让牛群在草原上自由觅食。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廷·巴特尔获得成功。因为草场质量好,他家的牛个个膘肥体壮,一头牛犊能卖4300元,而当地最好的牛犊也只能卖2000元。自从养了优质牛之后,他家的年纯收入由原来的5万元增加到20万元。
如今,全嘎查70户牧民养着4000多头肉牛,而且种公牛全部是三代以上西门塔尔优质牛,全嘎查人均收入达到了1.1万元,比2001年增长了5倍多。
“仅仅发展经济还不够,还要保护草原!”廷·巴特尔和牧民们一起,决定从恢复草原生态入手,因地制宜种植黄柳、沙棘等耐旱植物。现在,全嘎查草原生态得到了明显的恢复,草场植被覆盖度和产草量由2001年的22%和每亩48.8公斤,提高到现在的31.7%和每亩51.3公斤。
廷·巴特尔还带领牧民群众充分利用水资源,大力开发建设高产饲料基地,建成了全盟第一个沙地保护区,注册成立萨如拉牛业公司,投资230万元大力发展沙地旅游业,走出了一条保护生态、科学养畜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