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苏丹否认成功解救 叛军称视安全形势释放中国工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31 10:08 来源: 中国经营网

  遭反政府武装袭击的17名中国工人已安全抵达苏丹首都,1人失踪。中国驻苏丹大使馆营救被劫持的29名中国工人。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据中新网报道,截至目前,遭反政府武装袭击的中资公司17名中国工人已安全抵达苏丹首都喀土穆,另有1人失踪。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和其他相关部门正继续与苏丹方面保持沟通,积极营救被劫持的29名中国工人。

  苏丹否认成功解救叛军称视安全形势释放中国工人

  最后三名脱险的王志攀等在抵达奥拜伊德机场时,与前来迎接的中水电负责人合影。

  中水电集团公司在苏丹南科尔多凡州一个公路项目工地28日遭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袭击。

  事件发生时,工地内共47名中国工人,其中29名工人被反政府武装劫持,另18名工人躲藏到工地附近。苏丹政府军随后寻找到17名未被劫持的中国工人,但仍有一名中国工人下落不明。

  此前有外电报道,苏丹政府军30日成功解救了14名被反政府武装劫持的中国工人。随后,正在亚的斯亚贝巴出席第十八届非盟首脑会议的苏丹代表团成员否认了这一消息。

  苏丹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秘书长阿尔曼30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北方局”不反对中国和中国人,该组织武装人员28日与政府军发生激烈交火,该组织考虑到中国工人的安全,才将他们带走。中国工人并未被绑架,很安全,也没有人受伤。

  他同时否认了苏丹官方媒体有关政府军解救了其中14名中国工人的报道。他说,要释放这些中国工人取决于安全形势。

  我国在苏丹人员多次遭遇安全问题

  ●2004年苏丹时间3月26日午夜,被当地反政府武装劫持的中国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职工李爱军被成功解救。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下属辽河油田筑路公司派往苏丹油田的两名工人遭枪杀。

  ●2008年10月1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9名员工,乘车行驶在苏丹当地油田4号地区的公路上时,遭遇不明身份武装分子的拦截,并被绑架,其中3人为工程师,6人为工人。10月27日,苏丹有关部门向中国驻苏丹大使馆通报,日前在苏丹西南部地区遭武装分子绑架的9名中国工人中,有5名中国工人已经在当天遇害,2人失踪,另2人已经脱险。(中国经济网)

  环球时报:保护境外公民,中国的超级课题

  在苏丹遇袭的中水电工人有的得到救援,有的仍处于被劫持中。他们的遭遇是中国“走出去”面临风险和不测的缩影。中国崛起有很多令人唏嘘的故事,其中有一些发生在境外非常遥远、落后的地方,主人公通常是默默无闻的中国工人和小商小贩。

  每一个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走出去”的阶段。欧洲列强都有过海洋殖民的冒险,开拓过“荒蛮之地”,但当时没有能够约束他们的规则,市场远未瓜分殆尽,也没有时刻紧盯他们一举一动的国际舆论。今天中国的“走出去”,则是要在别人已经瓜分的市场中,寻找“被忽略的角落”,“淘出”自己的发展空间。

  欧美国家当年对“新世界”的开拓,国家机器成为主体,军队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中国小心翼翼的向外迈步,大都是企业打头阵,中国工人以及商贩站到了最前沿。尽管这当中有很多中国国企的参与,但近代大国的对外开拓中,企业和工人从没有像今天他们对中国这么重要。

  中国人在非洲迈出的每一步,都靠一线基层人员的勤奋、吃苦和隐忍铺路。在几内亚等疟疾多发国,几乎每个中国工人体内都有疟原虫,很多人都打过摆子。很多人一两年不能回国,为了安全平时不能走出营地,他们生活的艰难、枯燥常常比国内农民工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非洲人来说,中国工人和商贩经常是比“中国”大概念更清晰的存在。他们说不上处处给中国“长脸”,他们展现了中国真实的复杂。他们促进了非洲各国的民生,为当地也为中国国内创造了就业。他们还增加了中国的能源供应,给中国资本和产业开辟了新出路。212>>

  遭反政府武装袭击的17名中国工人已安全抵达苏丹首都,1人失踪。中国驻苏丹大使馆营救被劫持的29名中国工人。

  中国离不开走在向外开拓的一线工人和商贩,但国家的力量却不足以在极其分散的地域中保护他们每一个人。

  中国经济的低端不仅“低”在国内工业生产在世界经济链条中的位置,而且“低”在对外经济也常常摆脱不了“劳动密集”的层次。中国在境外落后及动荡地区的侨民,往往是大国中最多的。向他们每一个人提供保护,是中国国家安全碎片化的超级课题。

  再难也得做。在国家使命与个人幸福和安全空前融合的今天,世界各地中国公民每个人遇险,都可能触动整个国家。而现在很多境外中国人的自我保护能力都不达标,与中国使领馆或华人组织没有联系,个别公司冒险经营的收益与安全比没有经过认真评估。

  国家投向保护境外公民安全的资源在快速增加,境外公民和公司的安全投入必须增加更快。中国政府除了完善驻外使领馆的紧急应对机制外,还应根据高风险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动员中国公民和中资公司增加安全投入的机制。

  中国不是帝国,中国的“走出去”不是为了侵略和掠夺。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对境外公民安全的关心,也越来越与现代国家相称。中国崛起过程的公民生命代价应当是最低的,这一点我们必须做到。

  (编辑 武帅)2<<12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