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议IPO发审流程首次公开:有利于社会监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3 02:02 来源: 经济参考报证监会1日正式对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工作流程,以进一步提高发行审核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网民对这一公开举措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在透明、诚信的轨道上迈出的有实质性意义的一步,有利于媒体和投资者的监督。
在一定意义上是进步
网民说,过程公开,接受监督,是一定意义上的进步。公司上市前可以进行预监督,对上市后就“变脸”的公司则多了一些可以追根溯源的渠道。
有评论说,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公开表示,证监会将带头讲诚信,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阳光作业,搞好主动沟通和解疑释惑,提高监管工作的透明度。此次公开可谓是上述表态的落实行动之一。首次公开IPO发审的流程,再次证明了郭树清上任后监管工作透明度持续加强的改革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证监会的安排,同样自1日起将申请IPO企业的预披露时间由原来的发审会前5天提前到了初审会之前,大约为发审会前30天左右,并在其网站上披露了在审企业名单。
有评论认为,这意味着市场各方将有充裕时间对拟首次公开发行公司进行分析研究和监督。预披露时间提前约1个月,媒体和投资者的监督力量肯定会加强,一些拟IPO公司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督,保荐机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有利于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
IPO圈钱本质不改难挽市场信心
不过,对IPO的整体评价,网民还是用“疯狂”二字来形容。网民说,对A股市场为什么会失去信心?原因就在于IPO的圈钱行为。近乎疯狂的IPO已变为一场对投资者的圈钱掠夺,这是导致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离开市场的根本原因。
署名余丰慧的博客文章说,尽管2011年内地和香港股市均大幅下挫,但仍超越美国,成为全球IPO筹资总额最高的国家,几乎达到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两大市场IPO筹资总额的两倍。无数企业挤破头不择手段上市,不可避免地存在圈钱的嫌疑。
博主“拨云见日1688”说,我们不禁要问,A股市场为什么会失去信心?原因显然就在于IPO的圈钱行为。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让市场信心已经越来越脆弱。监管层对提振股市信心应该放弃侥幸心理,中国A股市场这辆车应该好好修修,同时应该严格限制上车的人数,首先要从严格限制A股IPO和再融资圈钱行为开始。
博主“子墨轩然”说,A股市场的IPO,到底哪些才是真正需要融资的企业,哪些是想不劳而获的企业?不要让那些等着圈钱后就跑的企业遏制了真正需要资金创业的企业。作为股市二级市场上的小股民,我们不怕IPO,我们怕的是“圈钱”,热切盼望政府能够给我们把好关,给我们这些备受煎熬的小股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平台,共同维护我们来之不易的A股市场。
在诚信和透明度上抬高IPO门槛
网民说,企业上市融资要对投资者进行回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当今的中国股市,在没有回报的情况下照样可以轻易解禁套利获得巨大收益,这就促使更多企业疯狂上市。但如果一刀切地限制融资,将使真正需要融资发展的企业也难以融资。政府及监管部门如何既能满足企业合理的融资要求,又全面兼顾投资者权益,实现一碗水端平?网民认为,在诚信和透明度上抬高IPO门槛是良策。
署名“乐投”的博客文章说,上市公司制度的本质是诚信透明,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公众公司。为此,提高企业上市诚信门槛,加大企业上市诚信成本,是提高市场质量的必由之路。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扩展企业上市说明书中诚信承诺的内容,包括分红机制、高管自律机制等;完善承销商等中介机构履行诚信职责、忠实披露信息的监管办法;在进一步完善诚信档案制度的基础上,推行诚信档案公开;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社会监督、投资者约束、司法裁处的三位一体约束机制。此外,加大对行政审核部门和人员、发审委成员的诚信约束机制。
证券市场红周刊署名“一股民”的文章说,提高IPO门槛,可通过法律、法规,限定融资企业回报投资者的程序、方式和标准来实现。建议采用:1、融资企业需将每年融资盈利的10%至20%作为分红并且持续。2、融资企业分红额度在没有达到其当初上市融资额度的时期内,企业高管股权不得解禁,辞职也不得携带股份,企业股票也不得解禁套现。3、如果出现亏损,公司股票与高管股票将永远不得解禁套现。
(记者 于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