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无理 孕妇不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3 11:37 来源: 中国经营网相信当其价格与其所能获取的利益相差无几时,这些逐利而走的孕妇们也就会安然于在本地生产了。
据《环球时报》报道,香港一家报纸2月1日出现一则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大幅广告,表达反内地孕妇赴港的立场,并暗讽内地人为蝗虫,要求当局阻止内地人“入侵”。不少媒体认为此举将激化港人与内地民众间的矛盾,有香港市民和学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不认同这一做法。
该新闻在内地的网络上迅速走红,并在多家网站上升到点击、回帖首位。大部分网友都表示,港媒不但无理,而且无耻,因为事实恰然相反,不是“要不是香港你们全完蛋了”,而应该是“要不是内地香港你们全完蛋了”。因为是从深层意义上讲,香港实际上是内地政治、经济的重要中转窗口,其长期的繁荣是靠背后内地的依托所致。从现实状况来说,其水、电、甚至猪肉的供应都是在依靠内地。也因此网络上掀起了香港网民和内地网民的骂战。
其实,笔者倒是认为,地域攻击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从古时的荫庇、家乡势力开始,地域的抱团取暖与利益一致自然的形成了排他、排外思想,这也是地域攻击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全球都一体化的新时代下,我们化解地域攻击这样一个老问题自然也不能以更加猛烈的攻击去应对,因为地域的感情撕裂是最难缝补的社会问题。更何况,虽说港媒很无理,但是赴港产子的内地孕妇却一点都不冤枉。
我们固然要淡化地域概念,多谈同一个中国。但地域间的流动,以及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利益冲突却是现实中难以避免的。在理论上,两者的利益协调是有一条底线的,起码在本地人的心中是有这样一条底线,而那些赴港产子的内地孕妇正是严重的触及了这条底线,影响到了港人的利益,所以才遭此辱骂。
那么地域间利益的这条底线划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一个人在其他地区占据和获取当地公共资源应当是建立为保障人的先天权利条件上,或遵循付出与给予对应的原则上的。
简单来说,一个人如果患了本地无法治愈的疾病,他是有资格享有医疗条件发达地区的医疗服务的;如果本地的教育无法满足他个人的提高和发展,他也是有资格在教育发达地区接受教育的。因为健康、教育乃至自由都可以算作是人的本身权利属性。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出于上述目的而占用其他地区的公共资源,当地人心里是有一个不付出、不给予的想法的。要么你也在我这里纳税,或者在我这里工作、消费,否则你无权跑到我的城市里来分享我的红利。人是自私的,没道理会将自己纳税的成果白白给予他人享受。
赴港产子的内地孕妇恰好违反了上述两点:第一,内地的医疗条件并不比香港差,其在内地生产不会有任何健康上的威胁。第二,她们本身不在香港工作,可能总共都没有往来过几次。她们之所以选择在香港生产,是看中了香港当地的福利,想让其子不但享受免费的教育等诸多服务,甚至在香港全民分红时也想顺势捞上一笔。但实言之,这些“双非”儿童未来留在香港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香港某些官员想以此来解决老龄化的想法也非常不现实。
其实,赴港产子热的背后,一些港人也是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香港医院顺势提高了内地产妇的住院费用,一些无良旅行社更是推出了赴港产子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才是真正的蝗虫,会吃尽一切眼前可食的利益和赚钱的机会,而不顾及他人。
至于究竟如何解决同时困扰大陆与香港的赴港产子问题,笔者认为寄希望于法院修改判例,或香港政府出台有关法案是不现实的。因为香港政府在回归后一直致力于扮演一个开明、开放、包容的形象,也不想以此引发争议和大陆的不满。而依托群众运动来解决更加不靠谱,地域之间本来就存在的隔阂只会导致更大规模的冲突和骂战,甚至将小矛盾升级。最为可能和现实的做法,还是利用价格手段,大幅成倍的提高内地赴港产子的费用。相信当其价格与其所能获取的利益相差无几时,这些逐利而走的孕妇们也就会安然于在本地生产了。
王亚煌 中国经营网专栏作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1